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把问题里描述的“求知欲”来分解为消遣性好奇,认知性好奇和同理性好奇。

好奇心是什么?


个体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探索世界的渴望好奇心就是在探索中开始发生的。很早期的一个研究,给2个月大的婴儿看一些图片,然后加上一些新的图片跟旧图片掺杂一起再给婴儿看一遍,就发现婴儿对不熟悉的图片盯着时间更长,表示他们更感兴趣(Fisher-Thompson et al., 1998)。

婴儿阶段,孩子对于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从刚出生的时候眼睛盯着看,到小手能够将物体拿起来,他们会开始把任何物体都往嘴巴里面放,用嘴巴尝尝,到之后会爬了会走了,孩子们会到处爬,到处摸,哪里都想知道是什么,这都是因为对新奇事物着迷的好奇心,科学家们把这种好奇心成为消遣性好奇 (perceptual curiosity,Berlyne, 1954)。

消遣性好奇督促着我们去认识这个世界,让我们的视野更广阔,但是它也会让我们在不断变化对象的过程中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消遣性好奇能够让我们有兴趣去了解新的事物,但是就像思想家Edmund Burke说的那样:“那些仅仅靠新鲜度来吸引我们的事物往往无妨让我们长时间关注

如果能把消遣性好奇继续发展转化,把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深入下去,这个时候我们就拥有了认知性好奇(epitemic curiosity,Loewensterin,1994)。认知性好奇能够让我们超越自我,并在工作和学习中做的更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成人都拥有认知性好奇,这是小部分人独有的品质


还有一种好奇心叫做同理性好奇(empathetic curiosity)。是一种对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好奇。不要觉得同理心好奇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喜欢八卦,对于八卦的热衷依然属于消遣性好奇,同理心好奇指的是对他人为什么如此生活和感受的深入思考

好奇心的脑科学

是什么鼓励着人类去寻求新的信息呢?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的一个实验揭示了好奇心的愉悦机制。他们给大学生提问了40个冷门的问题,并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

实验者要求他们每读完一个问题便在心里猜测答案,并表明是否好奇正确答案是什么。脑扫描的结果显示那些可以激发他们好奇心的问题刺激了他们大脑中的尾状核——一个跟学习和爱情相关的位置。尾状核里密布着能够传递多巴胺的神经元

多巴胺这个物质我想大家听到过很多次,是我们人类的最本能的快乐源泉。通常在性行为或者进食,包括跑步的时候都会释放并遍布大脑的化学物质。

所以理解为什么一旦刷上抖音微博等就貌似停不下来吗?是因为好奇心跟我们大脑中的快乐机制连接了起来,受到了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奖赏机制。


孩子的好奇心

那婴儿的好奇心是一直存在吗?跟ta的生长环境,周边环境或者育儿者相关吗?

有一个婴儿实验室在探索婴儿大脑中的好奇心状态,他们在试图区分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目前还在探索中。目前他们能够知道的是,婴儿的大脑不是一直处于好奇心的状态的,他们时而发发呆,时而困倦,时而活跃学习,他们的大脑状态与周边的环境和看护人的回应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当他们开始理解我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和看法会有区别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之前的文章提到过的心理实验理论,当孩子能够认识到第一个进来而又出去的陌生人并不知道房间里的东西被动过,那就表明孩子明白了别人的想法和看法会有不同。这个时候,他们的同理性好奇开始被激发。

越是积极探索世界的孩子,越是在十几年后表现出更加杰出的学业能力。越是有同理性好奇的孩子,越是能够较好的与他人相处。


所以孩子的好奇心如何被保护呢?

关键词:与孩子互动,回应

婴儿实验室的科学家贝古斯 (Katarina Begus) 和婴儿们做过一个游戏,她和16个月大的婴儿一起在房间里,房间里摆放着婴儿熟悉的日常用品。

在与第一组婴儿相处的时候,她会和婴儿们一起探索房间里的物品,并一起研究他们的名称和作用。在与第二组婴儿相处的时候,她装傻,并表现出毫不关心,或者故意说错婴儿所指向的物体。结果发现,第二组婴儿的指向行为频率更低。

指向行为对于婴儿来说是一种要学习的表达。这个实验说明孩子是否会频繁的指向跟父母的对ta指向行为的回应有着密切关系。当养育者显得漠不关心,或者不予理睬婴儿的指向行为时,婴儿会降低这种渴望。

语言也是一样,当婴儿咿咿呀呀的时候,正是他们表达交流想要学习的时候,越是在交流中,父母给予的词汇信息,越是容易被婴儿记住。这种指向行为或者咿咿呀呀的行为都是婴儿的一种探索世界的表达。这种好奇促进了婴儿的学习。

因此,越是给予孩子鼓励性回应的父母,越是与孩子交流,越是善于反问孩子的父母,孩子越是能够学习到。好奇是一个互动的循环

家长们可以多问问孩子“为什么呀”。比如养育者陪伴着孩子一起玩发条玩具,孩子上了发条后,玩具就会开始自己跑自己跳,这个时候养育者可以问孩子“为什么它可以动了呀?”孩子可能会说“因为我拧了这里(指按钮)”,养育者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拧了发条就可以动了,爸爸/妈妈和你一起研究一下。”

然后养育者就可以进一步的跟孩子讲解发条玩具的工作原理,换成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或者举个例子等等,把生活中小小的游戏变成一场大大的探索。

不要忽视孩子的问题

共同探索答案

家长也会感受到,越是长大,孩子们的问题越多,十万个为什么附身,什么都想问问为什么。科学家们说孩子能够提出问题其实是一个惊人的能力,因为这意味着他们首先知道他们不知道什么,他们同时还知道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到知识。


如果家长倾向于忽略孩子的问题,或者对孩子的问题表示蔑视嘲笑,那会大大降低孩子对于提问的渴望,削弱了孩子们天生的求知欲。

面对孩子们的“好奇”我们如何做:


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对孩子们的问题表示肯定,这是个好问题。

以孩子的朋友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过来人,家长,或者“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如果孩子在探索某个事物的时候,提出问题,养育者应该表现出来的状态是——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妈妈/爸爸想和你一起找到答案,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表现出对孩子充满疑问事物的积极兴趣如果当下没有时间,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时间,比如说“爸爸/妈妈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想和你一起找到答案,但是现在爸爸/妈妈有其他事要先解决,我们约明天的这个时候,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

然后在约定的时间,一定要准时兑现承诺。孩子疑问的东西,你要表现出兴趣,孩子知道答案的内容,你要多问问为什么,首先,你自己要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也会很好的影响和启发到你的孩子。

家长们像孩子一样表达好奇并跟孩子们一起通过查找资料或者询问他人探索答案。

比如说孩子问:为什么晚上有月亮,白天有太阳,月亮和太阳是同一个东西吗?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为什么晚上有月亮,我们是为什么可以看到月亮,为什么会有夜晚,为什么太阳会“落下”等等,我们可以在孩子抛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引导孩子并且抛出更多的问题,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给出答案。

小朋友尤其是3岁左右的时候,简直是一个“为什么呀”的复读机,遇到什么事情都想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养育者需要给予充足的耐心,表现出对孩子问题的兴趣,这样孩子会更愿意探索,和问问题。

如何保护认知性好奇

首先孩子的专注力我们要保护好,不要让他成为一个喜新厌旧,不停更新自己玩具却不能深入探索的孩子。比如孩子在专注于某个事情的时候,ta的内部已经开始探索眼前的事物了,养育者切勿轻易的打扰,或者直接帮助孩子探索,比如孩子再玩拼图,非常专注,养育者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在一边陪伴,可以看书或者是让孩子自己玩,但是千万不可以帮孩子找出拼图碎片。

如果孩子提出需要帮助,这个时候养育者可以进一步的引导,比如帮助孩子找出图纸的画面,然后给孩子一个寻找碎片的画面重点,剩下的让孩子自己去找,我们在引导的过程中,给予方法,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引导,但是切勿打扰和直接帮孩子做ta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

关于专注力的培养,可以看我的这篇回答:如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 鸽子Gezi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554

在什么状态下孩子的好奇心会被最大的激发?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提出过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概念(zone of proximal learning)。

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和能够在别人的帮助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叫做最近发展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才会是最有效率的学习。这也解释了好奇心和认知程度的关系

比如一个完全不打游戏的人,过来跟你聊游戏的话题,我们大概没有什么兴趣谈论。但是如果我们是一个对于游戏的认知处于中等程度,那我们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可以聊的畅快很多。


所以好奇的要求一是对某项事物有点认知,完全的无知并不能引起好奇;再一个就是认识到信息缺口,觉得在这个事物上,目前拥有的认知还不够完善(Litman et al., 2005; Loewensterin et al., 1992)。

爸爸妈妈们也大概能有类似的感受,比如我们给孩子读绘本,一个过于复杂,故事情节过于多的绘本对于一个一岁多的宝宝来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因为这个绘本的难度远远大于孩子的认知发展的范围

但是如果我们拿一个那种折页书,每页就说明一个问题,故事情节简单,而且图片的内容也明朗,那对孩子的吸引力就会大很多。

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拥有对于获得知识和学习的求知欲,我们需要给予孩子符合孩子认知发展的学习材料,并通过孩子的消遣性好奇,让孩子们认知到这件事,如果孩子们对这个事的兴趣持续,那我们可以提供稍微高于他们目前认知的学习材料,那会最大程度的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Begus, K., Bonawitz, E., 2020, The rhythm of learning: theta oscillations as an index of active learning in infancy,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doi.org/10.1016/j.dcn.2.
Berlyne D.E.“A theory of human curiosit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 (1954), pp. 180-191
Litman, J. A., Hutchins, T. L., & Russon, R. K. (2005). Epistemic curiosity, feeling-of-knowing, and exploratory behaviour. Cognition & Emotion, 19(4), 559–582. doi.org/10.1080/0269993.
Loewenstein, G.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1), 75–98. doi.org/10.1037/0033-29.
Loewenstein, G., Adler, D., Behrens, D., & Gillis, J. (1992). Why Pandora opened the box: curiosity as a desire for missing informatio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Litman J.A., 2005, Curiosity and the pleasures of learning: Wanting and liking new information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 (6) (2005), pp. 793-814
Fisher-Thompson, D., Aguayo, G., Lynch, P A. , Peterson, J ., Such, K., 1998,
Measuring attention of 2-and 4-month-old infants during a habituation task,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21, 410, doi.org/10.1016/S0163-6.
作者:宋鸽(鸽子)、「大家好,我是鸽子,和一双儿女共同成长的幸运妈妈,也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罗切斯特大学发展心理学系研究者,目前专注心理学对于育儿、家庭、婚姻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你和你的小孩是我的初心。初来知乎,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有帮助的内容,请大家多多关照。;)」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