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叫人认命,爱却是不服输|教你如何找回生活掌控感

文:时差大叔
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
原文标题:失败叫人“认命”,爱却叫人“不服输” | 6 年的研究,教你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今年,大叔的一位朋友 3 战考研失败了,这次只差1分。

 

放榜那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

 

 

跟他聊天的时候,感觉他特别沮丧,他说感觉努力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在家里躺平,连工作也不想去找了。

我想你也一定能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就是用尽了一切努力,却仍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一瞬间对生活失去了掌控感,脑海里只剩下“认命吧”、“就这样吧”……

  

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振作起来呢?今天的文章,我们从控制点理论入手,来谈一谈如何“突破命运的枷锁”。

 

 01 

为什么挫败后,容易认命? 


心理学家 Glover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控制点是一个人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还是外界环境的倾向。当你认为事情的结果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能力时,是一种内控的表现;而当你认为事情完全是外部因素导致的(环境、命运等),则是外控。[1]


考研的这位朋友决定三战的时候,肯定是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改变结果;但再一次的失败,让他丧失了掌控感,便由外控转向了内控。

这里所说的外控和内控,不是两极对立的,而是有程度的划分。

 

如果 0 分代表完全外控,100 分代表完全内控。我们不是 0 或 100 ,而是在这个区间内的一个数值。

 

 

大量研究发现,相信结果取决于自身努力和能力的人(内控),擅长设定目标、自我激励,更容易面对挑战、获得成功。[2]

 

心理学家还发现,面对成功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内归因;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却喜欢外归因。因为在不可控的失败面前,过度内控反而让我们陷入不必要的焦虑中。

 

生活中有哪些不可控的事呢?

 

  • 你爱的人对你无感

  • 想要面试的两家公司时间撞了

  • 费力讨好的客户就是看不上自己的产品

  • 努力了 3 年的高考却遇到肚子疼

  • ……

 

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仍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努力、没有尽力,就更容易陷入不必要的无力感中。“认命”,说不定是另一种洒脱。

 

就好比失恋后我们常说“缘分尽了”,这样想,就不再纠结于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是不是可以挽回,反而更容易走出沮丧,走进下一段关系。


 02 

被宿命论控制,会让你丧失快乐与健康 

面对不可控的事情,“认命”虽好,然而,千万不要将这种失控的感觉,带到生活中的其它事情上。

 

例如,不要像开头的朋友一样,因将考研失败归因于命运,而觉得自己其它任何努力 (比如努力找工作),都没意义了。

 

为了帮这位朋友走出来,大叔给这位朋友推荐了一部电影《触不可及》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菲利普,他住的房子奢侈豪华,有无数的仆人照顾他,他的幸福感简直无法想象。

 

可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去跳伞,结果导致脖子以下瘫痪、妻子死亡。

 

 

本来热爱生活与挑战的菲利普,瘫痪后却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和财富积累,在命运面前微不足道。带着这种宿命论面对生活中任何事情,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方面,宿命论使他厌恶面对挑战。[3]

 

菲利普之前特别喜欢极限挑战,经常参与跳伞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可瘫痪后却丧失了一切动力,他觉得努力也没有意义,连说话都不想尝试。

 

另一方面,宿命论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

 

研究者解释,外控之所以会影响健康,是因为它会降低一个人对抗压力、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这是因为外控者,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面对问题倾向于逃避。明明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由于自我否定,也认为自己做不到就根本不去做了。

 

悲伤绝望的菲利普,连最简单的身体康复都不做了,导致身体每况愈下。

 

好在他遇到了一直支持陪伴他,给他力量的护工德瑞斯。


 03 

挫败后觉得努力无用,该如何找回掌控感?

德瑞斯不像其他护工把菲利普当成服务对象,而是把他真正当成了朋友:


在聊天时,经常开菲利普的玩笑;


甚至带菲利普去飙车。


在德瑞斯的陪伴下,菲利普慢慢变得自信和有力量。


电影中,菲利普因残疾自卑,爽约了和女笔友的约会。此时的菲利普更多认为,自己不可能再拥有爱情了。

 

可是助工德瑞斯背着他,暗地里约了女笔友与菲利普约会,并在把菲利普骗到约会的餐厅后,德瑞斯就离开了……

 

 

和菲利普想象的完全不同,女笔友并没有嫌弃他,相反两人相谈甚欢。之后走在了一起,还生了两个女儿。

 

很多时候,在遭遇挫败后我们会认定,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努力了;


可实际上,除了我们无法控制的结果之外,生活还是有大量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努力改变。

 

就像菲利普无法使身体恢复到以前,但是他仍然可以去爱、去享受生活、去结交朋友。

 

那么,陷入“认命”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呢?

 

一项长达六年对 14541 对夫妇的跟踪调查,给了我们答案。[5]

 

1.寻找一段稳定的关系

研究中伴侣双方都表示,当与家人和朋友吵架或关系疏远后,会增加外控倾向的可能,觉得自己无法支配和掌控生活。

 

而夫妻关系稳定、双方始终共同生活的伴侣,彼此都更认为努力能带来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可能是因为,一段好的关系能带给彼此支持和安全感,从而更相信自己。

 

除了 《触不可及》,大叔还强烈推荐另一部类似的电影《遇见你之前》,这些被命运狠狠打了一巴掌的人,因为遇到一个没心没肺的知己、一个永远笑对人生的伴侣,从此生命便恢复了力量和自信。

 

 

2.从小事培养独立,减少对别人的依赖

 

你觉得,当伴侣生病或失业后,我们会变得外控还是内控呢?

 

在  6 年的研究中发现,另一半遭遇重大疾病或对方失业,自己不得不照顾另一半或重新上班,会更相信自己的努力能改变结果。

 

研究者解释,这是因为迎接并战胜挑战,会增强一个人的自信。

 

这一点和依赖稳定的支持并不矛盾。

 

稳定的关系能带给我们认可与安全感,但不要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让自己不能独立面对生活。

 

电影有一段很触动大叔,在德瑞斯的鼓励下菲利普变得越来越内控,全身瘫痪的他,决定再次挑战跳伞,面带微笑滑翔天际。

 

 

成功挑战的他,又找回了生活的掌控感,变得更加自信了。


当然,跳伞这种挑战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你可以试着独立制定一些小挑战,例如:


  • 每天读半个小时书;

  • 每个月主动认识一些新朋友;

  • 每年计划一场独自远行;

  • ……


通过完成这些小挑战,来增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3.多运动和赚钱

 

除了以上两点外,研究还发现:面临财务问题、失业危机,会降低内控;经常锻炼,保持健康,会增加一个人的内控。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健康,努力多赚点钱。

 

大叔的一位朋友,在 35 岁时事业陷入低谷,觉得之前自己努力工作根本没有用,整个人非常丧。

 

后来,他养成了每天跑步的习惯。

 

他不仅身体变健康了,而且在每天多跑几百米、一直到参加了全程马拉松的过程中,他越来越相信自身的力量。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生活与命运的结果确实不由自身所决定。

 

高考、考研的失败、失恋等等,除了努力外,也有很多不可控力的因素。

 

这是每个人,所必须面对的自身或命运的局限性。

 

菲利普遇到了护工德瑞斯,给了他力量和支持,让他走出来人生最昏暗的一段时光。

 

相信我们每个人在遇到痛苦与挫折时,都能成功面对与超越。


祝愿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能绽放光彩。

 

世界和我爱着你~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1]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asics/locus-control
[2]https://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newCDV_90.htm
[3]Pannells, T. C., & Claxton, A. F. (2008). Happiness, creative ideation, and locus of control.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1), 67-71.
[4]Ryon, H. S., & Gleason, M. E. (2014). The role of locus of control in daily lif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0(1), 121-131.
[5]Nowicki, S., Ellis, G., Iles-Caven, Y., Gregory, S., & Golding, J. (2018). Events associated with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ult locus of control orientation over a six-year perio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26, 85-92.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时差大叔,本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心理0时差(ID:PsyTime),有趣的心理科普、前沿的心理动向、专业的心理研究,网罗全球,没有时差。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