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内容输出,如何走上美好和善良的轨道?

前段时间,终于把某平台运营总监写的人工智能书看完,略记一些印象深刻的点,跟大家分享。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只是从业者啦,每个普通人其实都可以了解一下人工智能和内容推广的相关知识。

如今各种大大小小的内容分发平台,越来越多,不可尽数,内容创作者也越来越多,几乎没有门槛,有一部手机就可以上阵。

有一些自身专业能力、写作能力和包装能力都不错的人成为了大V,持续吸引了流量。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涌入自媒体,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也受到关注。

书里提到前两年比较火的范雨素,本是离婚后北漂的育儿嫂,但是她业余坚持写作,把自己一生的坎坷写出来,网络上她的一篇文章曾经刷屏。

作者还举了一位网络上某平台的视频作者,是东北的农民,就把每天的衣食住行,做饺子、送礼、走亲戚之类的文章发到网上,但是吸引了数万人观看,并且持续有评论和转发。这两位我都特地去搜索学习了下,发现有时候越朴实的,反而越会打动网民。

而且网络上人人平等,每一个不同收入层的人,其实理想状态都会找到同频的读者,所以,坚持就很重要。

01

运营:

需部分考虑市场需求


作者是从技术层面讲自媒体的运营,怎么写他着墨不多,也不会觉得自己比传统媒体人在行。但是他从机器偏好和受众偏好的角度,讲了一些建议。

诸如重视读者数据分析,提升阅读体验,最好是根据需求导向来调整写作,这样才比较能够让市场对你的作品认可。

一般意义上当然是这样,因为各平台的推荐系统没法依靠单个人的喜好,而是更多基于数据分析来迎合大众的喜好。你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因为这就是一个事实。

但是内容创作也不是一味迎合,而是在了解规则的情况下,自己有所坚持,也有一些策略,这样会更好,所以,对标题等进行适度的包装,很有必要。

作者举例称很多大V取标题时会花费大量精力。作者甚至建议真正内容创作的是一批人,然后最好有一批了解机器规则和平台规则的运营来分发内容——这当然好,但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作者提到,从长远看,无论是对于作者本身还是平台,粉丝的黏性和良性互动,都是大过阅读量本身的,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追不相关的热点而追热点,因为这样很难持续,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持续坚持。


02

活动策略:

细分的考量

很多自媒体人都会做一些和粉丝的互动活动,比如很多人都会赠送实物,这里面也有学问。

作者举例说,某大V之前曾经持续赠过实物,但是发现长此以往吸引的其实是一些贪利的人,而不是对文章真正感兴趣的人。长远看,这样的精力投入,其实是不太合适的。

所以,后来,他们调整了策略,也赠送东西,但是会分类,对于活跃的老粉丝,赠送实物;对于新人,则赠送的东西是电子产品,就是需要注册并持续观看——这样就过滤了一批并非真正需要的人,让更依赖这个平台的人,持续留下来。

不得不佩服,人家考虑得真是细致。但每个人着力点不同,精力也不同,我也只是根据兴趣,有时候看了啥书,就跟大家一起分享,所以运营还真的是因人而异。


03

市场导向至上:

但不会一直如此


另外,作者提到了MCN,之前在国外就曾经很火过,并一直火到现在,不同的是,国外的MCN更多类似内容经纪人的角色,将单个的优秀自媒体人招入旗下,然后再包装推介、分发到多平台。

国内由于数据算法等建设还待加强,所以MCN更多仍是人工的人力密集型方式,抱团取暖。随着今后大家的工作更加的智能化,对内容的衡量更加精准,那么应该会有更多的介于平台和内容创作者之间的中间服务商诞生。

看到这里,会觉得拼不过纯商业的内容创作者,似乎是必然。而且在凡事依赖数据的情况下,一些局部的做数据行为,很难避免。

并且,在所谓干货型写作泛滥的今天,“炫富”成为一种某些自媒体和微商赚钱的套路,这也是当下推荐机器还处于粗放型的一种表现,因为暂时机器更能识别这些数据。但不会一直如此。

因为,人生,不仅仅是赚钱和买买买。还因为,任由纯市场来决定其实是文化属性的产业,不是一条合适的路。所以,也就理解了为啥视频号等一些平台,会很谨慎地放开,避免营销行为扎堆。

其实,也需要更多的有实力的机构,介于文化和商业公司的机构,乃至于非盈利机构,来调和或者说弥合这当中的鸿沟,来训练和纠偏机器的智能,使得我们的内容输出,还是在一个更加美好和善良的轨道上。

同时,也需要你我他,每个作者,每个读者一起努力,加油!

文:若水  (北大社会学硕士,中科院心理所2020届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考核毕业,11年报社记者编辑经历,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