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的你,需要和自己来场巧遇!

◎作者:高浩容
(公众号:高浩容的小酒馆)

这背后有复杂的原因,而其中一个原因是这样的。

每每当人受到批评与打击,就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动物的天性,我们会在恐惧的时候,选择「战斗」「逃跑」。

自我中心,意味着「我们活在当下,但无时无刻不受过去的自己影响」

我们逃到一个安全的所在,那个地方容许我们摆脱当下的刺激,避开未来的危险,以及过去积累的痛苦回忆。

按照教育心理学家Erik Erickson的理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要攻克的任务,要整合的自我,每个成长阶段都使我们的人格更加健全。

比方在6-12岁,我们的任务是要朝向「勤奋努力」(Industry)的自我发展,同时妥善面对「自贬自卑」(Inferiority)的时刻。

下面是Erickson的发展理论图表,你可以自我检视一下,每当遇到压力,开始逃避,你通常会逃到年龄层得的哪个阶段?

比如你长期缺乏对人的信任感。

每当受到伤害,你会怀疑所有人对你的好。进而,对他人保持不信任,你认为对你来说最不容易受到伤害。

你自认能力出众,却每每在机会来临的时候退缩。

比如你获得一个好机会,主导一个方案,主管给了你修改建议,即使你觉得有道理,还是因为害怕后面更多的责难,最后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

你在妻子的角色中,却在丈夫面前像个孩子;或者你在职场中,总是不经意的将上司当成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回到今天我们谈的焦点,有些人遭遇挫折,引发他在6-12岁阶段的人格缺憾,使他退回到那个年纪的混乱之中。

这个时刻,往往也是一个人开始进入义务教育,不断学习,接受考试的时刻。

在这段时刻,如果一个孩子相信自己即使遇到不会的问题,他也能慢慢克服。即使遇到困难,他也知道该如何调动资源去处理。

那么勤奋努力就会成为他日后,面对挑战时会做出的决策。

相反地,有些孩子在这个阶段,却没有得到鼓励和支持。即使拿了好的成绩,还是怀疑自己不够好,担忧自己的弱点被看见。

结果就会出现「龟兔赛跑」的现象,有些孩子像乌龟一样,大器晚成。有些孩子却像兔子,明明小时了了,却越来越遁世,逃到社会的边缘。

这可能不是能力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后者不够努力,而是他在人格上,没有建立起足够的自信

就像一个人给了他世界最美的一张脸,他却不由自主的注意着脸上的瑕疵,看不见其他美丽的部份。

有时,我们需要父母和师长,给予我们这方面的支持,以健全我们的人格。

有时,我们只能靠自己。

靠自己,而不是封闭自己


最近一个案子,被甲方批评得很惨。看完那些批评,我觉得对方可能觉得我是个智障,语言跟逻辑能力都有问题。

话说,工作本身就存在被批评的空间,因为批评,能让自己看见成长的空间;因为批评,让自己看见自己的盲点;因为批评,让人学习谦卑。

这些都是工作的价值。

不过被批评自然会有点情绪,而思考如何改善产品的过程又是一场脑力、体力与心力交织的考验。

当我苦思该如何修改,思维和情绪都还不够平静的时候。周六,一个在上海做手工订制鞋的朋友,邀请我参加活动。

刚好周日没事,就去了。

那个活动是他和一个手工订制服的工作室,还有一个雪茄销售的公司,一起举办的小型沙龙。

沙龙过程中那些醇酒美人,我倒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反正这种活动就是这样,大家只要漂漂亮亮,保持笑容就好。

在朋友介绍制鞋过程的时候,他放了自己拍的影片,那繁琐的300道工序、反复打磨、缝制、调整的细节。

看影片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被治愈了。

我觉得我被打磨的还不够,还没办法成为一双好鞋子。

结果就是,我今天充满活力的开始修改稿子。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因为我真心想要做出一双叫好叫座,而非自嗨的「好鞋子」。

非常谢谢那天朋友的邀请,也很高兴那天我参加了活动。

虽然这跟朋友邀请我,以及我参加活动的初衷无关,但有时候人的心境转变,就是那么奇妙,需要一点没来由的点拨。

这就是我应对的策略,我知道自己不行,我知道自己有问题,但我也知道我当下第一个要处理的是情绪。

我能做得到,但我需要给自己缓一缓。

这个缓一缓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在身边,而在他处。

因为当我们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熟悉的环境,我们更容易在成功的时候,看见自己的成功;受到打击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失败。

人会无意识的去寻找自我认同的声音,就像失恋的人,更喜欢苦情歌,更喜欢从悲伤的词曲中,听见自己内心的悲伤。

而不是去听那些快乐的歌,转移自己的心境。

这就是人的心理有趣的地方,比起过度赞美,我们其实更相信贴近我们自我评价的声音。



结语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许多次,让我特别想记下这次的经历,跟大家分享。

当你觉得沮丧、困顿,当你感觉自己不开心,有时候你需要的是出去走走,去跟这个世界接触,而在某些时刻,那种重新和自己连结的感觉,就会神奇的找上你

试试看吧!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