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完活在当下的葡萄干,怎样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2)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总结了人的生命状态的两大特点:一是大多数人的生命状态总会在问题和痛苦之间浮动,二是生命

没有零重量,关系事业,财富,健康,生命意义这几者重量之和总是相对恒定的。


但是这个问题不是无解的,当我们看得懂,问题其实就是事情和心理防御机制的叠加,造成我们总是要么不做该做的事情,要么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用成就目标理论来解释,就是个体为使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的达成,其潜意识不知不觉在驱使我们走两个路线:欲求与抗拒

 

好消息就是当我们生命的状态已经掉到无法承受的地步的时候,也正好是我们得以看见我们生命中发生了什么,从而觉察觉悟觉醒乃至产生根本性翻转的契机。

 

更好的消息是答案就在问题中,之前我们是由于常常鬼使神差地走抗拒欲求路线导致我们不断旧问题没消失,新问题又叠加,那么从大方向上我们便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不妨先自己对下面的问题各自打个分数,每个问题满分十分,各打几分?

 

1.你对原生家庭的满意度是几分?

2.你对现有家庭的满意度为几分?

3.你对伴侣的满意度为几分?

4.你对孩子的满意度有几分?

5.你对所在团队满意度是几分?

6.你对所在公司满意度是几分?

7.你对社会满意度是几分?

8.你对地球满意度是几分?

 

 

01

抗拒接受

提高生命满意度

 

答案揭晓你的满意度就是你的接受能力换句话说,你越接受,就越满意,那么你可能会问,那是不是这叫委屈,逆来顺受呢?不得不忍受呢?

 

受字起源于体态意象,代表伸手接着的姿态,本身并无好坏之说,成长的语言范畴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接受,代表接纳领受是先接纳现实,再去用主动积极的领命的心态去接住”。


还是不能够领会其中的心理动力?那就想一想抗美援朝的将军们,哪个不是明明知道即将面临恶战一场,却更燃起心中斗志,积极领命扑入漩涡的中心,与美帝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呢?


如果当初走的是抗拒路线,不敢面对,回避,或者编理由安慰自己还很好,就像现在的美国,明明每天几万的感染人数,还为抗疫涂脂抹粉,自欺欺人,那么今天的中国人民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我们看看《小舍得》里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状态,得以好转是因为发生了什么?

  

田雨岚终于被儿子子悠的精神状态倒逼得不得不接受,一开始,她的接受是被动的,无奈的,消极的,但是当她彻底想明白了她要的是儿子,不是学霸这个事实后,她就开始主动接受,久久封闭的对美的感受力也逐渐复苏,甚至可以饶有兴致地观察儿子养的菌团了。


南俪也接受了欢欢能唱会跳会画画的特质,不再逼她上奥数,而是顺流继续上九年一贯的风帆学校。欢声笑语又回到了昔日美满的两个家庭。

 

那么,你可能会问,光是接受就行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我们不妨再来一个问题小测试:

 

1.认为原生家庭里,爸爸妈妈对你的付出各是几分?

2.认为现有家庭里,伴侣对你的付出是几分?

3.认为现有家庭里,孩子对你的付出是几分?

4.认为所在团队对你的付出是几分?

5.认为所在公司对你的付出是几分?

6.认为社会对你的付出是几分?

 


02

欲求给予

提高生命存在度

 

上面“付出”系列问题答案揭晓:别人对你付出的分数,恰恰就是你对他们付出的分数。仔细想想,是不是有点“呀,好像真是那么回事!”的感觉?

 

想一想,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公司,或者就说来到壹心理平台吧,如果我们什么都不付出,即不写文章,也不看文章甚至连登陆也不做,那么从我们自己这一边看来:嗯?壹心理也不关注我,也不给我积分,更没有鲸币可以拿,它不对我付出。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看到原来自己什么都没有贡献,毫无存在度,就不能怪这个平台,因为你连个冒泡都不乐意付出嘛,但是如果你稍微做点什么贡献,哪怕点击看看文章,适时有感而发,评论一下,甚至参加一些征文活动,就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回响代表你开始被看见,有价值了,正如IBM历史上第一位女性CEO兼董事长罗睿兰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你知道了什么,而在于你能够分享什么”,分享也是典型的付出。


田雨岚对子悠的“付出”不可谓不多,但是猜想她会对子悠给自己的付出打几分?对丈夫颜鹏对自己的付出打几分呢?尤其她在班会上听到子悠对自己的控诉,她也许给子悠对自己的付出打不及格吧?这是因为她没有在“付出”吗?


是因为她以为的付出其实是叫做“交易”,我好好地照顾你的身体,花很多钱送你上辅导班,但你要回报给我你的好成绩。这就是“有条件的爱”。


是丧失了很多感受力的爱,是哪怕颜鹏再看不惯她对儿子学习的压榨,也照样宠妻,为她屡屡在公婆前说好话,她却总看到颜鹏不上进的那一面;是哪怕子悠再懂事,默默忍受着妈妈的安排,她也感受不到来自于儿子对妈妈无条件顺从的爱。

 

当田雨岚梦醒之后,对儿子的欲求化作真正的付出,我们在这里为了区别,称之为给予”。给予是什么?是我有富余的,我能给你,免费的,不求回报的


想起一个笑话,一个贪财的人掉进河里,人们来救他,说,“快把你的手给我呀!”,这个人死活不给,换了个智者,说“快把我的手拿去”,这下他才伸出了手,得救了。


心心念念地总想着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先想着给予对方,服务于对方,甚至把付出当做得到的前提条件,这就是算计。


人算不如天算,最终会把自己越算越没有存在度因为没有人乐意看见一个只从他们那里拿走东西的人,这样的人大家恐怕更希望的是让他消失在自己眼前。

 

相反,如《小舍得》中米桃家长所为,他们并不是不匮乏,但是他们朴素的道德感让他们总是宁可吃亏,也不斤斤计较,甚至在南俪母亲骨折卧床最艰难的时刻,也主动提出可以照顾,并且只是依照以前的钟点工方式,并没有按瘫痪病人的市场价格收费。


得到周遭小区居民的认可,不但米桃在学业上有人照顾有人帮助,他们夫妻二人也在小区商圈的存在度得以提高,越来越被人们需要。

 

南俪有句话总结得好,里面即有不接受的抗拒,又有不给予的欲求:我们不是想要孩子有前程,而是想要一个有前程的孩子。

(上述生命状态模型图已被授权)

 

03

尝试比自己现有能力高10%的事情

 

积极心理学的成就目标理论里有这样的一个统计,那就是属于“高趋低避”的“成功定向者”,并不是会盲目地挑选一切任务,而是会智慧的根据自己目前的水平和能力选择比现状提高10%能力的任务去努力。


这样,既有挑战性,又可以经由学习不算太难地达到,避免强大的挫败感,为自己积攒为下一个10%努力的成就感。


老话说的好“不怕慢,就怕站”,互联网企业流行语“迭代”:只要每一步都在向上努力,一点点迭代升级自己的生命装备,总会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如子悠,在卸载了压力之后,依然自愿报考翰林,其实这也是他可以跳一跳得到的,以前的思维空间全部被妈妈的控制和要求占满,现在妈妈接受了他的状态,他反而腾出了注意力,满血复活,开始了真正属于自己意愿的学习。欢欢和超超更是毫无压力直升风帆。

 

一方面,我们越来越有接受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越来越学会无条件的给予,同时,总是记着对照成就目标理论的四象限图(上篇文章有介绍);


在面对不好做选择的境况时,走成功定向者”的路线,认清各种各样的自我心理防御,化问题为“事情”,不断地积累成功经验,合理追求新挑战,我们就可以跳出“有限的游戏”的限制,从生存层面的战场,来到生活层面的学习场,来到生命层面的“无限的游戏”的娱乐场。

原创:Wendy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