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关系的最终答案是,每个人都要优先为自己负责

相信很多人都想成为“一个好人”,因为好人形象,是多数人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它是一个无比正确,且合理的标签。但是,当一个人把“好人形象”作为执念,就成为了“老好人”,那么这个人很难活得真实,容易失去自我,因为他会压抑自己内心中的“坏”,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无法和他人建立深度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好人”,未必能得到“好报”,而这也是关系中最难的事情,即做不到“我比你重要”。


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在践行“你比我重要”。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深层原因。

01

对别人好,未必换来别人的好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成为一个好人,这个“好”,包括善解人意、助人为乐、甚至是舍己救人等等“高尚”行为,其实就是要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多考虑别人。


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维系自己的好人形象,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好,换来别人的好,所以,他们与别人相处时,不敢拒绝,习惯顺从,甚至是讨好。


就像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她从小习惯了做个好孩子,很少吵闹,总是顾及家人的感受,尤其是爸爸,她甚至学做鬼脸去讨好爸爸,因为她担心自己淘气、不听话,爸爸不爱自己。


虽然她的“讨好”以失败告终,爸爸并没有像爱妹妹那样爱她,但长大后的她习惯了讨好别人,只是这样的“好”还是没有让她得到同事、男友等人的尊重和理解,反倒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她的“好”是在示弱,和别人建立的是不对等的关系。


可见,有些好,是得不到回报的。

02

关系中最难的事情,

其实是“我比你重要”


前面说了,习惯以他人利益为主的人,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同时,这样的人之所以认为“你比我重要”,或许是觉得对自己好,是自私的行为。


而自私,是对一个人的负面评价。


其实,从小缺爱的人,就是不敢对自己太好的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自己不够好,对自己好,就是不应该、不正确的利己做法。


就像松子,她因为从小没有得到父母(尤其是父亲)足够的爱,就觉得自己不够好,于是经常忽视自己的感受,而是以他人为中心,活得小心翼翼。她和作家男友同居时,遭遇家暴也不肯离开,委屈自己去应聘浴室女郎等“讨好”行为,就说明她不会或不敢多考虑自己。

那么,认为自己很重要,真的是自私的做法吗?爱自己,是自私的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早就给了我们。


他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自私的人,爱自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们缺乏对自己真正的关心,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无法从自身获得满足,于是不断地从生活中、其他人身上捞取满足。他们只是用一种不成功的企图掩盖和补偿真正自我关心的失败。


而一个有能力爱自己,敢于考虑自己需求的人,是不会通过索取来满足自己的,他们是有能力主动给予和爱自己的。


可见,自私和自爱是不同的,只是我们很难做到“我比你重要”,这也是关系中最难的事情。

03

和谐关系的最终答案是,

每个人都优先为自己负责


其实,每个人的行为都在追求好处。“好人”的好,既赢得了道德自恋和他人同情,还避免了被指责为“坏人”,但同时,这个“好人”的内心却是封闭的、压抑的。


因为ta是一个无法真实活着的人。


活出自己,做自己,爱自己,才能让我们拥有好的关系,因为一个人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心甘情愿照顾他人的可能性。


正如心理咨询师丛非从老师说的:和谐关系的最终答案是,每个人都优先为自己负责。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要冷漠待人,而是想说,我们对别人的好,不要超过自己,否则我们会压抑、委屈,甚至是愤怒,这样就会破坏彼此的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允许自己比别人重要时,才能允许在别人的世界里,他比自己重要。


影片中的松子在最后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更重要”,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只是命运多舛的她被一群夜不归宿的小混混乱棍打死,还没来得到好好爱自己,就失去了生命。

其实,优先考虑自己,就是好好爱自己。


其一,不要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生活是自己的;


其二,敢于拒绝别人,不当“老好人”,因为自己要真实地活着;


其三,试着在小事上尊重自己的感受,因为这样可以逐渐拥有真正的自由。


总之,当我们在关系中感觉到累了、压力大的时候,试着尊重自己的想法,关注自己的感受,然后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慢下来,停一停,想一想,问一问,“我怎么了”,在学会爱自己的同时,也做到了“我比你重要”。


正如喜剧大师卓别林在70岁生日时写的: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我们无须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因为即使星星有时也会碰在一起,形成新的世界,这就是生命。


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爱自己!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