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 为了回归与还原孩子本然的生命状态

每一个孩子伴随清脆的啼哭声来到这个世界,将天真烂漫的笑容展现在我们面前,被我们誉为小天使。可长着长着就成为了小恶魔。从天使到恶魔,经过几年或者十几年。这些年小天使们都经历了什么?

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孩子不一样了。他们不再有天真的笑容和无邪的童言,开始和我们面红耳赤,恶语相向,最后干脆闭嘴了,表情淡漠形同陌路。

我们开始埋怨他们冷漠无情,不知好歹,但这一切在他们眼里掀不起一点浪,宛如一潭死水般宁静。

我们开始恐惧,想要寻找那个小天使,不想要眼前的小恶魔,但时光无法倒流,被冷库的现实浇了一身冷水。

我们终于明白,回不去了,眼前的小恶魔就是我们割舍不了的骨血至亲。

仿佛只有在这一刻,才真正的意识到他们只是孩子。过去的种种在脑海里闪过,那个可爱的小天使在哭泣,在寻求安慰,在渴望认可,在痛苦中挣扎,直到过了很久很久,他们发现那一切都是奢望,于是穿上了恶魔的外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脆弱的自己保护起来。

我们想穿透恶魔外壳,去触碰那个天使,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条路将是耐力和毅力的比拼。用力过猛,玉石俱焚,用力过少,不痛不痒。

曾经笃定的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了解孩子的人,为他布置学习、安排活动、选择交友、规划未来,现在才明白最不了解孩子的人就是自己,他喜欢什么运动、爱听什么歌、喜欢跟谁在一起,想要走进他的世界,难过登天。


01

减负,给家庭教育让路


在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时代,儿童青少年阶段需要完成两方面的发展任务:一是社会生存技能;二是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技能学习的主场在学校,身心健康发展的主场在家庭。

学校教育,是社会主流文化传播的途径,也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培养符合当下社会文化需要的劳动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基础,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及内容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

作为最小社会单位的家庭成员,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都与家庭命运息息相关。然而,人的精力和时间很有限,在增强社会技能方面投入的越多,必然会减少可投入到身心健康方面的精力和时间。

过去几十年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资源,也正因此对物质的依赖和欲望是越来越高。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孩子在将来获取物质资源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成为了家长们挤破脑袋都要争夺的资源,这种争夺从校内必然蔓延到校外。

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大量被占用,亲子间的有效沟通严重缺乏。原本家庭应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主场,却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另一个主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时空一直在被挤压缩小。

随之产生更多社会现象,抑郁、厌学、焦虑、社交恐惧、情绪调节困难…

释放家庭教育的时间,还给孩子快乐成长的空间,少一些披恶魔外壳的孩子,多一些阳光快乐的孩子。

02

减负,是为了提升心理弹性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促使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开始重视孩子们过重的压力问题。这两天几大教育巨头巨额市值的蒸发,让减负重新成为学生和家长们关注的话题。这次有了新的名字叫“双减”。

“双减”减的不仅是校内作业负担,还有校外培训负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K12教育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大批从业者面临转行,机构面临转型。

然而,家长依然焦虑,不知该何去何从。学校不留或少留作业,课外补习班也没了,那孩子的时间就多了,家长们突然觉得不知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当静下心去看这几年的政策变化时,其实不难发现,减负并不是最终目的,重点在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早有一系列的政策在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从2007年起全面实行中考体育,各省市中考体育分数逐步在提升;2012年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2020年提出美育中考,预计2022年起纳入中考。

体育锻炼,可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艺术,是一种传递信息和展现个性的媒介,可以让孩子抒发内心的感受,张扬自己的个性。心理健康的孩子,是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的。

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再拥有一两项艺术类兴趣爱好,在学习和生活以及成长过程遇到压力、负面情绪时,通过跑跑步、打打球缓解压力,或者跳舞、画画、唱歌弹奏等都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当孩子有途径及时消解负面情绪时,可以承受更多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压力,在身体和大脑、心智快速成长期,能够很好地去适应和发展。

减负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时间出去运动,有时间接触艺术的熏陶,回归与还原孩子们本然的生命状态,为迎接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储备心理能量的。

延伸阅读:
缺失了的心理发展教育
家庭教育为什么而焦虑?
文:二楼的巴士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