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 “土生土长农村女孩一枚,现读二本大二,长相一般从小就因为自己是农村的特别自卑,父母是老师,家里没有楼房,感觉日子挺拮据的,
上了大学后就更自卑,室友都是来自城市的感觉条件很好,
最近有一个感觉不错的男生,有时候会开视频或者开共享位置,马上要放假了,我特别害怕开视频暴露我家的条件,更怕暴露我家是农村的怕他瞧不起我,感觉好自卑,
以后找对象或者结婚感觉自己这方面的条件都会让人瞧不起,好绝望。说实话我自己都瞧不起我自己,但是我没有怪过父母,他们尽力给我最好的了。就是很单纯地自卑。”
以下为Melody交流文字版回复:
很多人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自卑感,出于对自己某方面的不满意,比如家庭背景、身高相貌、学历、工作等等;
而在这些具体内容的背后,是深层次的关于“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的诉求,没有得到清晰的观察、了解和认识。
和自卑感相对应的是“自卑情结”,这是一个人有深度的自卑感, 特征是很难产生自我认同,有极低的自我价值感。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追溯,家庭出身寒门,真的让人“自卑”吗?
比起家境富有的同学,各方面的衣食住行,尤其是可视化的地方,比如衣着、日常花销,都感觉比同学差,隐隐地攀比心理发挥作用,因为在一个差距大的小空间内,容易放大这些差距。
人的注意力在哪里,就会刻意地发现和验证这些地方。
如何引导这种思维的变化?
我们是很难改变既有的客观环境的,比如出身,比如父母。
而比较起其他更加贫寒或者上不起学的同学,能够正常接受大学教育已经是一件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因为很多同学会选择在大中城市发展,
经过3-10年的积累,可以在这个城市立足,从内而外地提升自己,比如职业素养等软技能,以及穿衣搭配等外在表现。
另外,物质只是一个方面,这时候可以多了解自己的优势、兴趣,看看未来的职业规划方向,以及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兼职,一是补贴自己开销,
二是参加一些学习型的活动或社团,拓展自己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是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学习培训,提升自己未来的职场竞争优势。
这些从小细节着手的行动,会一点一点培养起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我可以做些什么,有哪些改变,从每天盯着自己短处以及和别人的差距的痛苦中转移出来。
你提到了和这个男生的交往。
在恋爱初期或早期,我们往往把最美好的一面给对方看,而随着时间的深入,爱情会暴露一个人的真实品格、素养和家境。
这时候更重要的是看双方的价值观是否契合,比如这个男生仅仅因为家境贫寒而对你产生排斥或其他看法,也许可以思考是否真的合适交往。
这时候家境和环境反而成了一种试金石,看看他对你的情意是否深厚。
关键原因其实不是这个男生的态度,也不是其他室友的态度,因为你提到了“自己瞧不起自己”,所以外界任何的风吹草动,哪怕是说者无意,听者如果有心,都会回到自己的思维轨道,即“别人是不是看不起我自己”的自卑心态。
自信,是接纳了自己存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基础上,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想办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个出身富有的人,也可能有自卑心理,比如对外貌;
一个出身贫寒的人,也有可能很自信,比如相信自己可以进步。
另外,三十岁之前的长相是父母给的,之后是自己靠内外修养的气质。
所以对于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有很长的时间和机会去提升自我的审美,品味。
而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信任,并不是单纯由物质条件决定,最终还是由一个人的品行决定的。
找到你的行为榜样,多读书,多参考一些正向的学习组织,拓展视野,比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一味自卑,可能会有一些适合你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