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打了我,我却很开心:让孩子赢的父母不会输

文|冰千里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首发来源:武志红(wzhxlx)


01

家里只有100多平的空间,冲突和争斗在所难免。

最近,在我家就发生了一起“争斗”:

有天我加班回家已是晚上10点,刚换下衣服,就接到一个来访电话。

平常工作外我是不接的,但那天情况比较特殊,那个来访者有很强的自伤行为。

此时儿子恰好在客厅录英语,不能中断,我的电话打了足足20分钟,不停在说,显然打扰了他。

等我通话完毕,他十分生气,连续摔打书本,嘴里嘟囔不停。

我工作一天也很累,听到儿子嘟囔火就上来了,于是呵斥了他几句。

战争就爆发了。

我俩大声朝对方吼着,吵醒了爱人和女儿。

随着争吵不断升级,儿子也越来越激动,他突然冲过来狠狠推了我一把,我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我惊呆了,从没想到文静的儿子居然“动手了”。

而儿子的这个行为,也让我们的“战争”戛然而止。


我默默回到房间躺下,辗转反侧,还能隐约听到儿子在外面的抽泣声。

我的情绪也十分复杂,开始是伤心,然后是愤怒,想冲到他房间揍他一顿……

可后来,我慢慢平复下来。

儿子13岁,虽是“青春期”却不怎么叛逆,他是个很努力的少年,作业、复习、生活我们都不怎么管,他会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很少让我们操心。

儿子从小就把我当偶像一样,喜欢模仿我,喜欢和我一起写作业,一起爬山、探险,一起交流作文经验,鼓励彼此。

只要遇到不开心的事他总会争取我的意见,他喜欢看我写的东西,然后模仿在他的作文里面。

我想起他从小到大的每个画面,我们真的很少有冲突,责骂几乎从未有过,动手更是一次没有。

而现在,他却对他的偶像、他的爸爸动手了!

过了好久,当我再次回想儿子冲上来推我一把的画面时,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儿子长大了!

当这个想法一出来我顿感轻松,还有些小激动,那感觉好像我被他一把“推醒了”。

我发现他房间的灯还亮着,于是给他发了条微信:

儿子,刚才不该打扰到你,给你道歉。不过你该加强锻炼了,刚推我那一把,力度有点小。


然后跟了个吐舌头的表情。

很快便收到了回复,什么字也没有,只是一个小人跳舞的表情

我笑了,不一会儿,他房间的灯熄灭了,很快传来儿子均匀的鼾声。

第二天儿子心情很好,像往常一样嘴里哼着小曲上学、放学,热情地打招呼,照常预习复习。

晚上八点多,我还在工作室,收到了他的短信:

“老爸,对不起。”

那一刻,我知道,对于这场风波我们和解了。


02

这件事虽已过去,却激发了我诸多思考。

人的成长似乎有着某种轨迹:

开始,孩子会寻找一个“偶像”,认同他、模仿他,然后慢慢追随他。

直到将来某一天发现偶像并不是万能的,是可以被击败的,于是尝试各种挑战,直到把偶像击败,寻到自我力量,踏上了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

孩子最初的“偶像”往往是具有权威的爸爸和妈妈。

同性别间的认同最常见。男孩认同爸爸,女孩认同妈妈,所以,爸妈本人的人格就是孩子最初的认同目标。

像我儿子对我的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会发现其实“偶像”也有缺点,甚至觉得还不如自己。

这个变化很微妙,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所以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父子掰手腕、比赛跑步,对事情不同观点和争执;女儿经常和妈妈比较,看看谁更漂亮。

这个过程就是“去理想化”的过程:

从想要变成偶像的样子,到超越偶像,变得更有力量。

当孩子觉得“偶像也不过如此”的时候,正是孩子心理成熟的关键期。

他们虽有失落,但更多的是自豪。

还有什么比击败有权威的父母更过瘾的吗。

但可惜在大多数家庭中,这个过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

父母总会用各种“不允许”、“不可以”伴随严厉的惩罚和苛责,行使着管理权。

特别当孩子突破某种“设置”时候,父母开始恐慌,继而动用各种手段打压。

例如,迟到拖延、不去辅导班、说某位老师坏话、与同学打架、对监考官不满等等……..成了众矢之的,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直到孩子变乖,变得循规蹈矩。

若发生更加突破的事,简直好比台风来临。


总而言之,孩子一旦展示出“不听话”,父母就立马紧张地“整治”。

那么,孩子到底是听谁的话呢?这个说话的人是对的吗?为何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他们在害怕什么?

比如,我被儿子推了一把这件事,若上纲上线就是大逆不道。

百顺孝为先,怎么可以对父亲动手呢?简直触碰了族人集体的道德底线!在古代是要被家法伺候的。

而我为什么会感到欣慰,甚至欣赏儿子这一行为?

因为我看到了他内心深处喷薄而出的生长的力量!

这是一种宣言,独立宣言:

我长大了,我有力量了,我可以宣誓自己的主权,当我的权利被侵犯,不管是谁都要抗争到底。

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多么巨大的勇气,他在向偶像宣战,这是才是鲜活的生命。

孩子正在积蓄力量突破另一个自己,这股力量一旦释放,一旦被允许,他就会越来越强大。

而正常情况下,像我一样的爸爸们会暴跳如雷,会感到强烈的压迫和冲击,然后对其一顿暴揍,怒吼着把孩子打压下去。

最终父亲们取得了胜利,保留了权威感,把最大的“不孝之子”帽子扣在孩子头上。

不管是现实还是道德层面,儿子们绝无胜算。


03

但你知道吗,你压下去的是什么吗?

你压下去的是“生命力”。

你受不了尊严被挑战,受不了被耻笑为弱者,然后干掉了儿子,变成了所谓的强者。

口头上希望儿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实际上却让儿子一直在你的下面,最好永远不能翻身。

生命力旺盛的外在表现是:敢于竞争、敢于挑战、敢于成功、敢于突破。

被压住的生命力的表现是:害怕冲突、自卑软弱、逃避责任、墨守成规。

更重要的,孩子攻击性也被压抑了。

攻击性才是迈向成功的原动力,被压抑之后,很多人只能攻击自己。

许多孩子都不会表达真实情绪,更谈不上像我儿子一样有所谓“过激行为”了。

大多数的不会表达,都是被压制出来的。

孩子是聪明的,最初会有些小的试探。比如:不愿别人动他的玩具、打坏牛奶瓶、在墙上涂鸦、不去奶奶家、踢球弄脏衣服等等。

此时他们会被这样的声音压制:

要懂得分享、打坏了东西就是坏孩子、不能乱涂乱画、奶奶那么疼你怎么可以不去呢、弄得脏兮兮的洗起来真麻烦、一点都不懂珍惜妈妈的劳动……

这些小测试很快就失败了。

而孩子久而久之变成了你想要的模样。

当你在夸奖孩子好乖的时候,要知道有些东西正在隐藏,慢慢变得好像真的没有了。

这些隐藏的、失去的都是生命的力量。


04

除了父母自身对孩子的打压,很多父母还需要意识到:

我们所处的舆论环境,也在打压着孩子。

比如我家儿子和我的冲突,就算被我允许,也会被某个声音所折磨。

这声音是:我怎么可以对父亲“动手”、我简直不是人、父母那么辛苦我却这般、真该死、真不孝。

除了委屈,这些内疚引发的自责才是致命的,这也是为何我儿子久久不能入睡的原因。

但成长本身就是突破一个个不可以突破的冲突。

尤其是对父母的挑战和突破,对孩子意义重大。

很喜欢印度著名影片《摔跤吧爸爸》。

曾是国家冠军的爸爸马哈维亚,从小便让两个女儿脱掉裙子换上短裤、剪掉长发,让她们练习摔跤。


摔跤让两个女孩子挣脱了偏见和无止境的家务,挣脱了14岁嫁人的命运,踏入更广阔的世界。

每次比赛,女儿们随时都会听到父亲这样的话:

你很棒,你刚刚击败了一名省级冠军。

别灰心伙计,你刚刚输给了一名全国冠军。

你的胜利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所有不愿意一辈子面对锅碗瓢盆的女孩子的榜样。

而影片最让我震撼的并不是大女儿吉塔的世界金牌,也不是最后5秒钟对卫冕冠军完美的绝杀。

而是吉塔和父亲的交手。

众目睽睽之下,历经酣战,吉塔紧紧把父亲压在了身下,尘土飞扬中,吉塔坚定地说:

这就是我学到的,爸爸!

也许这样的击败对父女二人都非常残忍,但对吉塔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仪式。

借助这个仪式,吉塔超越了权威,宣告了独立,在站上世界级和卫冕冠军比赛时,没有畏惧。

这才是绽放出的生命力!

因此,当被孩子挑战时,父母们需要看到行为背后的孩子的动力,而不是行为本身。

就算做不到鼓励,至少要做到允许。

其实我在给儿子发的信息里,暗示了两种态度:

第一, 你是可以的,我鼓励你挑战我;


第二, 你不用为自己行为而过度内疚。

一个连父母都不敢挑战的孩子,怎么去挑战权威?怎么去挑战世界?

而人生恰恰是在不断挑战中度过的,不管是考试、入职、升迁、赚钱,每次突破挑战都是一次成功。

一个不被允许攻击他人、挑战他人的孩子,是不敢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的,更谈不上创造力和建设性。

不破不立,只有砸碎内心枷锁才能活出自由,才有可能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请记住:

你越是允许孩子挑战你自己,他将来的成长就越大。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