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视角下的解离 | 心理词条

1、

催眠新派解离模型视角下

对解离的阐述

解离是一种现象。是一种防御机制。

催眠是治疗人格解体障碍(解离是人格解体障碍的原因)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还有个可以对解离现象作阐述的独特催眠模型视角——新派解离模型。

在说新派解离模型前,先来说说他是由谁发展出的吧。

欧内斯特 · 希尔加德

他是对催眠反应性的个体差异进行深度研究的先驱,他的观点备受推崇,特别是鉴于近年来有了神经科学的证据,在其推崇的观点——人类具有可以独立运作的多水平的心理功能方面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实证支持。

希尔加德的观点认为,人类具有多重的认知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同时运作。这些系统被称为“执行官自我”或“中央控制结构”。

认知的子系统可包括习惯、态度、偏见、兴趣以及其他内隐的能力。执行系统的人物是监控当下的主观体验,并形成对这些主观体验的反应,在催眠的条件下,不同的认知系统可以自动地运行,彼此之间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分离。

解离可以使:

执行功能分离——

催眠治疗师的催眠暗示可以让被催眠者失去对自己运动能力的控制(根据催眠师的指令做出行为动作)。

这使得我们联想到“自动化行为”。爱好打篮球的人会学习各种各样的投篮技巧,通过反复练习,使得这一行为变成自动化的行为,这是从意识脱离到无意识的一个过程。

以上的自动化,对打篮球和接受催眠治疗的人来说是有利的,篮球技巧的自动化行为过程自然是越快越好——这便是有意识的控制肢体进行的行为改变。


感觉分离——

除了有意识的控制肢体进行行为自动化外,还有有意识的自我暗示。有意识的自我暗示不仅可以解离行为,使自己行为变得自动化,还可以解离身体感受。

一个女孩被性侵了。“真希望我什么也不记得,我想忘记这痛苦。”,强烈的愿望及自我暗示,使得这一思想变为了现实,女孩的记忆产生了解离(压抑,变得难以提取),痛苦也是。她开始从感受上变得麻木,他的痛苦结束了,再也感受不到痛苦与快乐,什么也。

解离保护了她。

2、

自我解离


自我解离,也就是自我认知和自我身份认同的解离,产生自我解离的人无法真实(清晰)的去认知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我主体成了自我客体。

一直盯着镜子里的自己,会忽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很陌生。

我们的认知过程大多是自动化、无意识的。

有意识的去观察镜子里的自己,将注意力聚焦在了镜子里的自己上,出现的陌生感(恍惚),其实是进入了催眠(恍惚状态,可以说催眠是恍惚状态,但不可以说恍惚状态就是催眠)。

我们作为主体,无法像观察客体一样来获取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的认知),观察到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和言语。

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脸、表情。

在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

在认知上我们知道“这是我”。看着看着,忽然觉得陌生,也就是“这是我”的认知产生了解离(暂时断开和意识的连接)。

“这是我?可我的主体不就站在这儿吗?镜子和镜子里的自己分明都是客体。”对自我认知是主体还是客体,产生了信息的冲突。在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们会自动化的思考(意识到)“镜子里的人是我”,然后与现在站着的我发生一种主体和客体上的冲突。

“现在站着的才是我的主体,镜子里的是只是客体”——于是陌生感产生了。

我说了好几种关于自我解离现象的说法,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很快就能恢复,重新获得对“自我”的认知,并从这种信息冲突的混乱里走出。可若是不能恢复呢?那就意味着,现在站着的“我”的主体认知与客体认知的概念发生了互换,我不再是我了——解离症

我是镜子里的我。

镜子里的那个我才是真的真正的我,他才是真正的主体。

3、

人格解离


人格具有稳定性。如果自己的人格和自己的躯体发生了分离,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人格发生了解离,那就意味着行为、思想暂时性的脱离了社会层面。

“思想超然于社会”的哲学家。

哲学家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这个社会并思考。“我为什么要活着”这类哲学性问题本就脱离了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来说毫无意义)。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从何而来呢?我认为是笛卡尔的思考过于专注(注意力聚焦),使得对自我认知发生了解离,所以,他开始无法清晰的去感受自己存在,从而又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存在”,进而得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哲学家们为了能沉浸于思考,会选择一个人安静的独处不被打扰,也因沉浸思考而更容易发生解离,产生出脱离社会层面的思想及行为。

人格发生解离似乎就意味着自己暂时性的变身成为了一局外人。

人也只有在发生了人格解离——丢掉了自身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时才能真正做到“客观”。

4、

情感解离


情感解离——有了对我上面的内容解释的理解,那也就可以直接顾名思义了。

感受和情感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概念可能会发生混淆),感受可以是躯体疼痛,也可以是由情感引发的疼痛。因为悲伤(情绪)而感到心里难受(感受)。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感受“很想哭,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没有感觉到悲伤”“我在笑,可是我并没有感受到这方面的任何情绪”,这可能就是情感发生了解离。

当然,也可能是共情。共情能力高的人很容易与他人感同身受,然后,被他人的情绪控制。

可如果共情高的人发生了情感解离(自我暗示“我不想再被别人的情绪控制了”)会出现什么呢?可能会出现“看到他悲伤难受我也难受(没有悲伤)”。

情感和感受一同解离(可以有意识的去分离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去自动化),那就意味着什么也感受不到了。

可能有的人共情能力很高,但是,因某种创伤而发生了情感和感受的解离,而导致能力暂时消失了。

共情能力与人的“镜像神经元”有干系,而大脑具有可塑性(通过暗示意识,从而影响大脑区域,影响神经元,成长,或者治愈创伤)。

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共情能力。觉得自己没有共情,那可能就是你的情感和感受发生解离了(而解离是防御机制,因此,你可能是遭遇过某种创伤)。

原创:多向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