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命渣男”丨垃圾堆里找的对象,结婚后才知道多能装

文:木棉959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朋友眼里的老实人,却是妻子的“催命渣男”| 垃圾堆里找的对象,结婚后才知道多能装

娱乐圈的“塌房”,还在继续。

前几天,知名艺人孟某岐被“当事人”曝光“知三当三”,引发微博地震。

随后,她接受采访,称自己“认为他是单身的前提下才和他交往的”

一时间,网友们为“究竟谁在说谎”吵了起来。

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

就在不久前,陈某控诉霍某渣男,而霍某反指对方敲诈,直到现在,真相还未有定论。

其实不止是明星,我们身边的普通情侣,即便经历没那么狗血,也常常会有各执一词的时候。

原本,两人朝夕相处,应该是亲密无间的。

可针对同一件事,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对事件的记忆,居然都会出现巨大的偏差。

不同的人那里,有着截然不同的“真相”。

这种现象,我总结为:“爱情罗生门”

简言之,就是爱情中各执一词、难辨真假的情境

究竟是谁在说谎?

亲密关系中,到底有没有真相?

今天,壹心理就来和你聊聊:“爱情罗生门”

从高分港剧《叹息桥》中的三个人入手,探索“门”内的秘密。

我男德十级,女友却动不动就生气


胡启源常常怀念初遇女朋友时,她的样子。

那是多年以前的一天,在朋友给女友准备的生日惊喜派对上,胡启源忙忙碌碌。

然后,一个爱笑的女孩就坐了过来,在他手机上留下了联系方式

“现在你就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了吧!”


顺理成章地,两人在一起了。

整整八年,胡启源谨守“男德”,事事听话。


女朋友却渐渐变了。


情人节时,为了制造惊喜,胡启源特意搜了食谱,找朋友问了经验,选了最不会踩雷的口味,下厨做了辣味咖喱饭。
满怀期待地端上桌,问女朋友“怎么样”。

结果,她不仅不感动,反而吃得心不在焉、闷闷不乐。


带女朋友去看了电影,结果电影全程,她都在抱怨他买的座位不好。

好好的,怎么又生气了?

精心准备的情人节惊喜,就这样彻底毁了。


其实,在这之前胡启源还遇上了更过分的事情。

有一天他出门买菜,在路对面看到了自己的女朋友,笑得很开心。

只是,她的手臂,还挽着另一个男人。


胡启源没有冲上去质问,而是默默地转身离开。


原来自己做的一切,都不被领情。

所有的牺牲,就像个笑话。

“妈宝”男友是个废物,我要不要分手?


“要不要跟男友分手”,这让何乐儿十分纠结。

当初认识他,只是因为朋友的一句调侃:

“他是个靠谱的好男人,我跟你打赌,他身上一定带着一把折叠雨伞!”


闲着也是无聊,何乐儿应下了。

结果自己赌输了,只好看着朋友替自己留下了联系方式。


男生当公务员,工作稳定,是别人眼中的“好男人”。

但何乐儿并不满意: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一样都不会,又不解风情。

两个人在一起好几年,男朋友一直住在何乐儿家,回家后什么都不做,连自己的玩具模型、衣服都不会收拾,切完苹果的刀子也随手乱放。


至于“结婚”,更是从来都没提过。

有一次情人节,男朋友破天荒地下厨做了饭,何乐儿满怀期待:他终于开窍了,要把戒指藏在饭里求婚了吗?


结果直到把饭吃了个干净,也没见到半点戒指的影子:真的就只是一碗饭。


她有点想吐。

不仅因为吃多了,更是因为自己为了工作,已经连吃了一周辣味咖喱。

而男朋友根本没注意到,还是做了这道菜。

“他是不是心里眼里压根没有我?”


更过分的是,男朋友还十分“妈宝”,不仅什么都听妈妈的,动不动就把“我妈”挂在嘴边。

就连两人吵架,脱口而出的,都是“你比我妈还烦”

是继续磨合,还是干脆分手?

何乐儿迷茫了。


其实,她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年轻时候去比利时玩,被偷了钱包。

偶遇的画家给了她钱,还送了她一副手套,她一直珍藏着。

多年以后他们重遇了,何乐儿喜不自胜,跟他吃了几次吃饭、看了几场电影。


只是这个男人虽然浪漫,却过于自我。

连她穿了不常穿的高跟鞋,因为不舒服而走路落在后面,都视而不见。

“如果这两个人能中和一下,就好了”。


何乐儿常常想。

崇拜我的女友,竟然偷偷和别人同居


李子勇一直觉得,女朋友是崇拜自己的。


她会让他帮忙修吉他,但拨弄了几下就不玩了。

“你看,这就是女孩子的小把戏吧”;


她喜欢他画画,他就常常画肖像给她。

“这么浪漫的事情只有我肯做吧”;


看电影时,她因为前排有人一直在说话而苦恼,他团了个小纸团砸过去,前面的人回头看,他便装无辜,一旁的她笑得开心极了。

“果然,我做什么她都觉得有趣”。


但最近,李子勇觉得女朋友好像有事瞒着自己。


有时候她正做着饭,手机响了,她便匆匆忙忙拿走手机,背着他接起,连手套都来不及摘下。

而且,女朋友也从来没邀请他去家里过。

李子勇嘴上说不在乎,但当他发现手机上有女朋友的3个未接来电时,还是忍不住去了她家。

结果,开门的竟是位男士。


李子勇赶忙道歉,说走错了。

他想不通,一贯喜欢自己的女孩,怎么就轻易变心,和别人同居了?

他们都在说谎,但也可能都没说谎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有些忙乱:

替胡启源感到委屈,想劝何乐儿“不要在垃圾堆里找男人”,因为李子勇的“被小三”而鸣不平?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三个人说的,其实是一段共同经历呢


没错。

  • 十级男德和“妈宝废物”是同一人,

  • 浪漫画家和“普信男”是同一人,

  • 阴晴不定的女朋友和“小女生心思”的姑娘,也是同一人……


是他们中谁说了谎吗?

是他们故意在骗对方吗?

未必。

剧中的每一集,都是从不同角色的视角,讲述了一段每个人都牵涉其中的故事。


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叙事角度不同,讲出来的细节内容也不同

他们都觉得,自己说的是真话。


比如胡启源给何乐儿做的那碗咖喱饭。

胡启源看到的是自己的精心准备,何乐儿看到的是男友的不够关注

何乐儿自以为强颜欢笑下的失落能被男友看穿,胡启源却觉得她是莫名生气。

再比如何乐儿和李子勇的约会。

何乐儿精心穿搭,穿上不合脚的高跟鞋,李子勇却丝毫没有注意;

在电影院里用纸团扔人时,李子勇以为自己正义感满满,何乐儿只觉得尴尬无语。

没有人故意撒谎。

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他们确实注意到了不同的细节,有着不同的感受。

讲出来,自然就是截然不同的故事。


《叹息桥》中说这种“真话”的,不只他们。

就连一对配角情侣,胡启源的朋友朱伟强,和何乐儿的朋友王可琦,对同一场派对都有不同的记忆。


朱伟强以为自己叫来了许多朋友,精心准备了生日惊喜,让女友开心不已;

王可琦期待的却是“惊喜求婚”,对单纯的“生日宴”很失望。


人人都是自利的,这种天性,让我们避免不了认知偏差

归因偏差背景模型认为,当做成一件事时,我们往往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而如果失败了,我们会觉得多半是因为环境或别人才搞砸的。


然而,当作为旁观者时,情形就截然相反了。

我们认为别人做成一件事少不了运气助力,而搞砸一件事多半是他们自己无能。


也就是说,我们总会对自己宽容,过分强调自己的贡献,而无视对失败应负的责任;同时,对别人又过分地苛刻。


在爱情中,就体现为:

双方都觉得自己付出得更多、牺牲得更多,遇到矛盾肯定是对方的错,自己一定受了委屈。


甚至分手了都觉得对方“渣”。

更别提,我们还会有证实倾向偏差

也就是越觉得自己付出得更多,就越会找各种证据支持自己,而忽略那些对方付出的证据。


这种证实倾向偏差,原本并非故意说谎。


不过,为了让听众动容、给出情感回应,我们有时候会故意夸大乃至歪曲。

久而久之,说到自己都信了。


偏上加偏,最终各执一词,甜蜜爱情变成了罗生门。

走出罗生门,最难的在这里


听上去,似乎偏差是很难矫正的,谎言无可避免,爱情也难以圆满。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你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同样有偏差:

只说了故事里的自私和背叛,却对相处中的亲密和快乐避而不谈。


因为当我们的主题是“希望减少爱情中的误会和错过”时,就会有选择地摘取有利的素材和片段。

胡启源的朋友就曾劝他:为什么你两个不能把事情拿出来、说清楚呢?有什么事都喜欢藏着掖着,这样才容易出问题啊。


对啊说出来,才是爱情里的不二法门

《叹息桥》的最后,李子勇鼓起勇气向真正牵挂、陪伴了多年的方小薇告白。

方小薇痛哭。

她期待他的真心已经十几年,只是现在已经晚了。

就在前一晚,她刚刚答应了别人。

最后,留给李子勇的只有叹息。

这场告白,看似迟到了一天,其实是迟到了十年。


同样的一幕幕,或许正在无数个你我之间上演。

为了让爱情少点遗憾:

如果有疑问,就问出来吧;如果有牵挂,就说出来吧;如果爱,就表达出来吧。

你会发现,尽管我们站在不同的视角背后,却也能渐渐看清对方眼中所见的风景。


爱情中的“罗生门”,并不影响我们相爱。

甚至在不觉然间,慢慢崩塌。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1] 罗兰·米勒. 亲密关系(第6版). p178-186
[2] Canevello, A., & Crocker, J. (2010). Creating good relationships: Responsiveness,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interpersonal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1), 78-106.
[3] Dumenci, L.,  Achenbach, T. M., & Windle, M. (2011). Measuring context-specific and cross-contextual components of hierarchical constructs.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 Behavioral Assessment, 33(1), 3-10.
[4] Wason, P. C. & Johnson-Laird, P. N. (1972). Psychology of reasoning: Structure and content. London: Batsford.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木棉959,北师心理硕士,中小学心理教师,知乎心理学话题优秀答主、2020新知答主(ID:木棉959),其他平台都叫“心理学生看点啥”。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6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