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亮的不是赞而是我的心

文:两只嵩鼠
编辑:Zene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又到了万年社恐人发朋友圈的时候

文案删删改改删删

配图换了又换再换

……

终于——你战战兢兢地点下“发表”


内心一遍遍飘过:有木有人给我点赞?有木有人给我点赞?

于是每隔一会儿,你都忍不住打开手机,期待着朋友圈上方跳跃的小红点。


+1 ,+2 ,…+35


嘴角止不住上扬(哎呦,这种feel可针不戳~)

朋友圈收获的点赞究竟带来了什么呢?

《黑镜》S03E01 Nosedive: Lacie在精心编辑动态后期待他人点赞

Hayes等人将Likes(Facebook)、点赞(微信)、赞同(知乎)等类似功能统一归纳为数字化的副语言(Paralinguistic digital affordances,PDAs)。

副语言就是不通过语言符号交流,用我们的表情、肢体、音调等传递信息。不消说话,葛优瘫的姿势让空气中都弥漫着“嘤嘤嘤,卷不动了,我要躺平”。

同样,只是一个click,你和发朋友圈的好友并没有语言交流,但是跳跃的小红心就代表了双方传递和感知到的信息。


在微信、微博等平台晒生活、分享糗事时,我们会把点赞这种数字化的副语言解读为社会支持。来自朋友圈的小红心会让我们感受到被关注、被认可、被尊重,感受到自己属于圈子中的一份子。

同时,我们对赞的认可程度 ,以及从赞中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强度也与发布内容、点赞对象、人格特质等因素有关[1]。

赞帮你和所有的烦恼说byebye

根据社会分享理论(Social Sharing Theory),人们在经历情绪性事件时,会有向他人分享以及从他人处获得反馈的需要[2]。

  • 近期水逆,求点赞,求安慰;

  • 深夜emo,求点赞,求patpat。

当我们的情绪处于低谷时,会更希望从朋友圈中汲取正能量,也会更倾向于把点赞解读为对自己的支持。

因此,即使是简单的点赞也会给我们带来抚慰型支持(Nurturant support),例如收获“摸摸头”的关怀(情感支持)、“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归属感等。而且收到点赞的数量越多,我们对发布朋友圈内容的满意度也会越高,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会更加强烈。

研究发现,发布寻求社会支持内容的个体可以在点赞、评论等支持性行为中汲取到力量。把点赞解读为鼓励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当前困境下的抑郁感、压力,也能降低孤独感,甚至提升生活质量[3]。

期末周来临,大作业和ddl压身,在朋友圈叹一句“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 好友们的点赞、评论到可消解这满腹牢骚了,化点赞为力量继续肝!


下次遇到烦心事,可是试一试发在pyq来释放压力,让大家的点赞和评论来治愈心情吧!

点赞狂魔,手下留心

点赞双方的亲密程度和点赞者在社交平台上的活跃程度都会影响我们感知到的社会支持。


1.亲密程度


朋友圈社交能让我们在自己熟知的人际关系中获得社会支持,尤其是情绪支持,这在强连接关系(家人、伴侣、亲密朋友等)和弱连接关系(同事等)中都可能发生。

但是相比于一面之交的朋友,在接收到家人、伴侣、亲密朋友等强连接关系的点赞时,我们更容易感知到被认可、被尊重,获得更强的社会支持[4]。

同时,当圈子更小更紧密时,我们发布的内容也倾向于表达更多更深的情绪。

(快数一数你的pyq有几个分组,谁还没有个小圈子呢!doge)

2.活跃程度

朋友圈的碎片化信息浏览,也许会让我们沦为没有情感的点赞机器,点赞仿佛成为了模式化的行为。

所以,同样是收到赞,我们也会有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研究发现,点赞接收者感知的点赞走心程度与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正相关[5]。当我们获得“潜水达人”的点赞时,会唤起更强烈的积极情绪,而收获一个“点赞狂魔”的小心心时,只能引起较低的积极情绪水平。

所以,大家也要有选择性地对朋友圈内容点赞,机械化的点赞机器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哦!

懂了,这是让学堂君变高冷(bushi)

点赞多的真相竟是高公共自我意识?!

相关研究发现,高公共自我意识的个体更新朋友圈信息的频率会更加频繁,发布的内容也会收获更多点赞,更容易感知到较高的社会支持[6]。

公共自我意识(Pubilc self-consciousness)指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行为,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7]。记得上公开课的自己吗,如果后排都是听课老师,那可是要装出认真听课的样子。

家人们不妨想想自己的朋友圈里有没有这样的好友:微信通讯录人数飙升500+,朋友圈一天十更,活跃在各大线上平台……这些可能就是有着高公共自我意识的人。

高公共自我意识的人对社会交往的期待很高,会有策略性地展示自我,往往会更新较积极的朋友圈内容

(这就是收获高点赞的真相吗?悟了!)

同时,他们也会更加注重他人的看法,对点赞的数量和评论格外关注,并期待好友的积极评价[7]。

朋友圈塑造着每个人的社交形象。兴趣爱好、生活日常都展现其中,搞笑风,文艺范,吐槽大会,凡尔赛现场,风格迥异。这里鸡毛蒜皮不再是鸡毛蒜皮,这里可以交流有趣的灵魂。

也许生活的步履匆匆,未有暇与三两好友品茗清谈,但一个赞、一句评论却跨越时空拉近彼此的距离。“点赞之交”是否真的淡如水?君且细细品罢。

学堂君

收到很多点赞固然开心,但有时候更在意的是”那个人”是否给自己点赞了???不知道大家心里是否有这样的一个人呢?发布了很多朋友圈,只是为了在那一个人面前刷存在感~

参考文献:
[1] Hayes, R., Carr, C., & Wohn, D. (2016). It’s the Audience: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 Across 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 Society, 2(4).
[2] Rime, B. (2009). Emotion Elicits the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Review. Emotion Review, 1(1), 60-85.
[3] Wright, K. (2012). Emotion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Str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Using Facebook.com: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rce Perceptions and Emotional Suppor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29(3), 175-184.
[4] Krämer, N., Rösner, L., Eimler, S., Winter, S., & Neubaum, G. (2014). Let the Weakest Link Go! Empirical Explorations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Weak and Strong Ties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ocieties (Basel, Switzerland), 4(4), 785-809.
[5] Carr, C., Wohn, D., & Hayes, R. (2016). As social support: Relational closeness, automatically, and interpreting social support from paralinguistic digital affordances in social media.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2, 385-393.
[6] Lee, J., Moore, D., Park, E., & Park, S. (2012). Who wants to be “friend-rich”? Social compensatory friending on Facebook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ublic self-consciousnes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3), 1036-1043.
[7] Fenigstein, A., Scheier, M., & Buss, A. (1975). Public and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ssessment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3(4), 522-527.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两只嵩鼠,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