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压力上瘾了吗?| 成长学习

你有没有跟周围人发生过这样的对话:

你:我最近压力好大!

朋友:咋的啦?

你:我单位…我那个领导…我对象还…(此处省略一万字)

朋友:听起来挺烦的,事情那么多,连轴转也受不了,那你就找时间休息一下呗 。

你:对,事儿是很多,但休息不了啊,因为…

朋友:噢噢,那还是得加把劲撑住。

你:但我受不了一直这样啊,我压力太大了!!

朋友:那适当的抽点空休息一下?

你:但没时间 / 没心情 / 没钱 / 没力气…

朋友:那就继续加加油?

你:但我好累啊啊啊!!!

朋友:你别说,我现在让你说的压力挺大。


心理咨询里把这种经典的进退两难总结为 「Yes, but…」(对,但是…)模式。

而我发现,那些被压力困扰的来访者更常表现出这样一个模式:认识到压力已经大到对自己有了不好的影响,却无法下定决心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来改变自己的状态。

为什么呢?

一方面,我绝对不想否定社会环境和生活本身存在的客观因素,比如一定的经济压力、资源匮乏所带来的内卷内耗,或者突然遭遇的事故。人生有时真的是一场满布荆棘的修行。

另一方面,我也常常看到我们给压力赋予了额外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开始执着的追求那个苦难,反而把自己锁在了苦难的牢笼里。

我们停下来反思一下,你有没有过这些想法:

如果我撑住了,我就是能力超群!

如果我撑住了,我就可以一雪前耻!

如果我撑住了,我最终能得到她的欣赏!

如果我撑住了,我就不是爸爸嘴里那个 「赔钱货」,不是前女友眼里那个 「懦弱无能」 的青年,不是被老师骂 「没出息」 的那个初中生,不是被老板轻蔑看待的打工人……

这种种的想法,其实我们在认知行为治疗里面统统归纳为核心信念,也就是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根本认识。

它们由少年时的经历形成,也许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也许是校园和周围环境中的刻骨铭心的事件导致,造就了我们坚定不移的想法。

「没人喜欢我。」

「我懦弱无能胆小怕事。」

「我生下来就是多余的。」

换个更常用的词,就是我们的执念。

我们讨厌压力,可是我们放不下那个希望被别人看得起的执念。

我们能觉察到身体已经亮起红灯,可我们不甘心错过被人肯定和认可的一瞬间。

我们也知道人际关系是多么不可预测和费心劳神,可我们幻想着别人的想法是可预测的,我们的善意总是会被温柔以待。

我们把自己囚禁在海市蜃楼的牢笼里。

「庆余年」里说,希望是才是这世界上最恐怖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说,是的,我们为了隧道尽头的一点光,忽略了身边的鸟语花香和背后的海阔天空。

当你满脑子都是同事的一句 「你怎么这个都不会」,你已经忘了多少次伴侣温柔的肯定和前辈热切的赞扬。

这种对压力的执念,想着如果我再逼自己一把一切都会向我希望的方式发展,让我们不惜摧毁自己。

这跟酒精成瘾、吸烟成瘾一样,是压力上瘾。换句话说,我们沉迷于压力所带来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轻视了压力对于身体和精神的巨大伤害。

这些执念,有时是有利的,催我们努力奋进朝着目标前进,一晚上肝两个 PPT。

有些意义其实是有害的,让我们以透支身体和精神的方式来达到那个其实没有那么重要,甚至不存在的目标。

我佩服你的韧劲,也心疼你的不撞南墙不回头。

所以,你对于压力的执念是什么?你又为什么对压力上瘾了呢?

主动的承认自己对压力上瘾,并且打破文章开头那段对话中的 「Yes, but…」矛盾,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所以根据对于压力所造成的症状,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压力晴雨表,欢迎大家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压力值现在到了什么程度。

我非常希望通过这个表格让你能够允许自己对自己好一点,让这个警报器催促你开始做些疏解自己压力的事情。

黄色预警信号(满足多项亮起黄灯)


  • 心情差

  •  没精神

  • 入睡困难

  •  难以放松

  •  身体亚健康小毛病不断

橙色(满足多项亮起橙灯)

  • 多次缺席工作或旷课

  • 工作学习状态显著变差

  • 周围人意识到你的不对劲

  • 突然而明显的行为模式改变,如自我孤立、酗酒、睡眠过多或过少

  • 明显的体重改变

  • 有比较剧烈的情绪,比如将人淹没的焦虑,无法驱散的孤独,令人心灰的绝望,难以停止的愤怒

  • 没有力气维持基本日常的个人卫生习惯

红色(满足多项亮起红灯)

  • 轻生的念头或自杀尝试

  • 强烈想要伤害他人的想法

  • 无法正常顺利的与周围人沟通

  • 对现实的感知不真实

  • 危险的物质使用状况(比如一周多次灌醉自己)

  • 冲动的行为,让自己后悔,让别人担忧

你的警报器响了吗?

下一篇我会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开始介绍一系列解压方案,其中包括很多居家旅行必备的放松舒压小技巧。希望大家能够开始收集一个自己的解压工具箱,把自己从压力的漩涡中拯救出来。

原创:赵今朝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