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一时的选择,你却看到了他的一生

前阵子,朋友家的侄女宣布要丁克,惹的家里长辈好大不快。


长辈们或叹息无奈,或循循善诱,或恨铁不成钢,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太年轻了才会这么想,等到年纪大了,选择丁克是肯定会后悔的。


作出宣言的侄女自然不会示弱,扛起女性权益的大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眼看着就上演了一场大战。


——彼此得出的结论都是:对方脑子有病。


朋友是上要安抚长辈,下要劝服小A放弃,是焦头烂额,眼看就要烦死了,来找我诉苦,诉说了一圈之后突然问我:怎么办。

我说,凉办

惹的朋友好大一个白眼。

于是我问她:“生孩子你后悔吗?”


她说:“不管后不后悔,有孩子还是好的啊。”


我说:“先不管这个,你就告诉我后悔把孩子生下来过吗?”


她说:“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气的我,真的恨不得把他塞回去。有时候也会想想要是没有他,我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不过,还是有孩子的好。”


我说:“你瞧,你是过来人了,知道生孩子好都还会后悔,那你觉得看着你被孩子气死的那副后悔模样的侄女会相信你说的话,听你的吗?”


说到这里朋友沉默了,叹了口气,难道就要看着她丁克吗。

我安慰她说,人的心是会变的。她现在选择了丁克,或许只是她一时的决定,可你们却认为她是对自己的一生不负责任,拿一生来逼迫她,那她自然也要拿一生来做筹码抗争到底。

01

丁克背后的时代焦虑

——不生孩子的理由千千万

“丁克”作为有能力生育,而选择不生育人群的代名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信念体现。

选择丁克的人中的确有明确自己选择并坚定自己意志的人。

但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自愿不育”,很多时候,只是大多数人被时代洪流裹挟,在内心趋避冲突的折磨下,做出的“最优解”。

——生存的压力、社会的竞争、生活中的鸡飞狗跳……比起暂时看不见感受不到的孩子,这些都是清晰可见可闻可感的。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永远是一个人面对两难时的最终原则,生孩子的好处对年轻人来说就是延迟满足的糖果,而不生孩子的理由却有一大把,特别是对年轻女性而言。

譬如友人小A想要丁克,问其原因,她说女性生育的风险太大了,简直是一命换一命,生完之后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而且养孩子的成本那么大,还会对事业有影响,最关键的是我对熊孩子实在喜欢不来。我姐的孩子哭起来止都止不住,太可怕。


——一句话便几乎说完了“生育焦虑”和“角色恐慌”。


如果我对她“围追堵截”的话,估计还会说出“女性觉醒”,“自我价值”等等理由来。

      

在这个“结婚生子的必然性渐渐崩塌”的时代,人们看到的世界更广了,认知更深了,可以选择的也更多了,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而恰恰是自由选择变多了,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再理所当然,让人们不得不面对接踵而至的内心冲突,时代的自由同时催生了时代的焦虑。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基本的生存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或足够满足的人来说,人生按部就班是具有必然性的,本身也会早一点成熟,更早地完成角色的转换。

但对于现在基本生存压力已经消失的年轻一代来说,自然就会更多地追求精神方面的需要,比如爱情、成就、他人的认同感等,表现就会有所不同,

  •  一方面,内心成熟推迟造成的“角色转换恐慌”


“我还是个孩子,怎么能为孩子负责任呢”

“做父母是要合格的,我不会也不敢”

“我还没享受够人生或者两人世界的浪漫,没打算自找麻烦”

“我就是不喜欢孩子”

……


  • 另一方面,则是精神需要的不满足造成的投射偏差。

比如,因为原生家庭不幸,认为必须从自己这里斩断不幸的链条。

比如,因为自己面临了生存压力,或者看到身边、社会关于孩子的内卷化情形,而倾向于外在归因——“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资格生孩子”等

比如,……

虽然理由千千万,这背后的声音只有一个——我过的不好或者我还不够好,但仅仅这一个声音便足以覆盖掉生孩子的勇气。

02

“我不要你觉得

我要我觉得”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我们只能相信自己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一切,并且按照“我觉得”来为人处事——即使“眼见不一定为实”,前提也在于我们愿意相信“眼见不一定为实”。

“所见即所得”。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一个人天天都在恐慌无妄之灾,不是担心家里的煤气会爆炸,就是担心有人会入室抢劫,不是担心出车祸,就是担心虫叮狗咬,渐渐地越来越焦虑,最后是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后来是听人建议采取了一个行动,慢慢地就好了,可以正常地生活与工作了。而这个行动就是——关掉电视和广播。

然而在现代网络已经彻底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的时代,这个解决焦虑的方案实在是可行性太低。

纵使“贩卖焦虑”是一个毒瘤,也是时代必须去面对的课题,也是机遇,是每个人要回归内心必须要去经历的磨砺。

在这样的现实下,小孩子被动接受的信息都比曾经的老人还多,更遑论天天上网面对信息洪流的年轻人,再加上高等教育的背景,人们的想法日益多元化。

无论“过来人”再怎么觉得“还是太年轻”,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也只能根据他所看到的所学到的得出他想要的结论。

比如朋友小A眼中,家人为照顾孩子而焦头烂额,她自然会产生养孩子本身就是生命中的一大“禁区”这样的感受。


也无论“过来人”眼里他们的决定有“多草率”,他们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深思熟虑,就算看起来太幼稚,也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一步。

更何况,“过来人”也只是“我觉得”,不见得比对方的见识更高明。

但大家都“我要我觉的,不要你觉得”。

当作出丁克宣言的年轻人刚一发声,且不讨论已经具备了为自己人生负责的能力,坚定地寻求自我价值的情况,就说还没有足够的经历与智慧,妥协于焦虑,作出的一时选择的情况,“过来人们”;

尤其是最亲近的家人就急着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在对方身上,在压力的包围下,刚刚跟内心冲突暂时“停战”,做出选择的人自然会将焦点放在维护自己的“觉得”之上来反抗,将宣言进行到底。


就像一开始朋友家的例子,家庭大战比比皆是。

——这还是好的状况。

因为彼此的不理解和不接受造成家庭悲剧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急着办没有效,那不“凉办”,彼此都先冷静一下,又如何有机会倾听到对方真实的声音呢。

03
丁克应该是选择的自由,

而不是人生的束缚,更不是后悔的奴隶

每一个人所做出的选择都有其背后的理由。


当这个理由一直不变的时候,选择自然不变;当这个理由有所动摇时,选择也会产生动摇。

比如朋友小A,在说出丁克想法的几个月后,突然有一天自己说,生孩子好像也没那么高风险,对女性的身体也有好处,可以降低乳腺癌、宫颈癌的几率,还能延缓更年期。感觉还是生一个好吧。丁克也不太容易。

而当这种动摇比较激烈时,我们一般称之为:“后悔”

人似乎很怕后悔,对未来的种种困惑与犹豫其背后都有一个声音——“害怕有一天会后悔”。

这个声音也慢慢地变成了一把尺子,用来衡量别人,尤其是自己在乎的人观点选择与自己不一样时的距离。

明明后悔只是结果不如人意时,人产生的一个正常情绪,却偏偏被推到了人生准则的队伍里,用来证明行为选择的“错误”,成为了唯恐避之不及的大反派。

“基于未来的后悔”也就应运而生,自己害怕后悔,然后害怕子女的后悔,接着子女也害怕后悔,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成为了人面对选择时的最大壁垒,和关系中的激烈冲突。

对“后悔”宽容一些,我们才能真正接纳一切好或者不好的发生,为自己做出真正的“最优解”。


这个时候人才会真正选择后悔相对少一些的那条路,不需要别人的“我觉得”来左右 ——而并非一意孤行的“我觉得”。



如果有人问我,将来的孩子想要丁克的话,我会对他说什么?

我想我会说,你选择丁克与否都是很有勇气的。

丁克应该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人生的束缚。不管选择哪一条路,都不意味着人生就不会后悔。也不管做出的选择有多明智,自己做好了怎样万全的准备,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如意的发生。


如果你想要证明自己的道路,最重要的不是你宣言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如果你决定丁克,那就从现在开始为自己规划好未来,而不是等着未来的不好发生时让自己疲于应对,为了自己有一天的后悔,做好的准备,比如从现在开始改善不良习惯,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并做好被外界不认同的准备,也允许你的亲人朋友们可能无法理解你。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后悔了,那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要硬撑着面子去为别人争一口气。否则,你只是在强求我理解认同而已,我想我可以尊重你,但做不到无条件支持你。

如果以上都暂时做不到,至少在你做出选择的时候,不是屈从于你心中的“别人的声音”,而是听清楚自己内心真实的权衡利弊,并做好失败的准备。

当然,以上也仅是我在想而已,也许真正的情况到来时,我可能也会与他发生冲突,急着“过来人”呢。

    

或者什么也不说,毕竟我看到的只是他一时的选择,而不是他的一生。


原创:无需刻意(暂离)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