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宁虐童案谈谈五种“有毒”的原生家庭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谢谢壹心理的邀请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分享,谢谢各位进来观看的朋友。

        

当我拿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又重新看了一遍网上的采访视频,看到孩子身上触目惊心的伤口的时候,我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也刚好是个六岁孩子的妈妈,这种伤害儿童的事件,太能轻易撩动我的泪腺了。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我想要加一句,不包括心理变态的“老虎”。从孩子妈妈和其男友的表现来看,他们冷血残酷,没有丝毫同情心,无羞惭、内疚感。甚至在事发后,威胁孩子的姥姥不许报案。


是很典型的反社会人格的表现


        

对于反社会人格,我想,应该不惮于用“心理变态”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因为这种人,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人,他对于同类毫无共情,即使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也丝毫感受不到羞耻、内疚。那么,他配做我们的同类,被称为一个人吗?

        

当然,即使一个人是反社会人格,他没有做出真正伤害同类的事情之前,我们并不能剥夺他作为一个人的权利。因为法律不能“诛心”,只能根据犯罪事实来作出惩罚。实际上,现实生活的的反社会人格不一定会犯罪。我们可以看到有种人,社会意义上说,他是非常成功的。


他为了成功,可以做什么事情,当然包括伤害别人。现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我认为他是有一定的反社会人格特质的。他为了他的成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把任何人踩在脚下,而没有任何羞耻、内疚感。

        

但是,一旦实际实施了犯罪行为,我认为就可以认为他“社会危害性极大”,将其与社会隔离具有非常必要性。而且,建议国家应该对这种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反社会人格”进行司法认定,一旦认定之后应该从重量刑。

        

其实就这个案件本身而言,心理学角度可谈的真的不多。因为这种“反社会人格”他是天生的,没有任何后天干预方法。无论是精神科药物还是心理咨询,对这种人均没有任何用处。

        

如果是后天环境造成的看起来冷酷无情的杀人犯,他会在某个场景下展现一些人性的光辉,比如面对弱者、孩子,或者自己的亲人的时候。但真正的反社会人格是没有这一面的。

        

所以从孩子的角度而言,她是不幸的,不幸降生在了这样的家庭,遇到了这样的妈妈。这样的原生家庭是有毒的,有剧毒,这个孩子甚至差点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其实,现实中,真正的“反社会人格”并不多,但“有毒”的原生家庭却非常多,五花八门。今天我想从这个案件出发,去聊聊这些“有毒的原生家庭”。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豆瓣上最早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只可惜这个小组在2017年被雪藏了。后来我开始执业做心理咨询师后,听到很多来访者跟我说,觉得自己非常非常孤单,明明成长过程中曾经遭受了那么多的伤害,为什么周围的人无法理解呢?

为什么想要找个倾诉的人就那么难?别人要么不相信,要么说,爸妈也是为你好……说多了,还怕别人觉得自己是不是心理阴暗,负能量太多。

        

而且,除了孤单感之外,还有强烈的委屈感


当自己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需要,表现得像一个老好人时,当我们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感试图融入群体却被贴上“怪胎、不合群”的标签时,当无法面对生活刺激而选择逃避,自卑沉默地远离人群时……这些时刻都会让我们体会到强烈的委屈感。


这种委屈感来自于,别人只看到了你是怎样为人处世,却没人愿意深究,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你变成这样。

是不是别人的家庭都是正常的,就我这么倒霉?

        

当一次又一次面对这样的灵魂发问时,我萌生了一个建立一个微信群的想法,重新找一个地方可以让大家表达他们的孤单和无助。

        

当帖子在豆瓣发出后,有四五百人曾经加入这个群,最后留下来的大概有一百七十位。在这个群里,我见到了更多的有毒的原生家庭故事。但我今天没办法讲出来。而且,我也没有取得群里伙伴的同意,也许他们并不想自己的故事被更多人听到。

        

让我欣慰的是,很多小伙伴跟我反馈说,当在这个群里,把自己的孤单和委屈说出来的时候,终于有人可以理解和回应自己。有类似感受的小伙伴也分享自己的经历。也许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至少让大家觉得,你不再是孤单一个人。那么,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今天我尝试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把这些原生家庭问题分分类。

        

我想大致分为这么几类哈:暴力侵入、爱的不能反抗、恨的不能反抗、过度神入、严重忽视。


先说暴力侵入。

       

这种比较简单粗暴,容易识别。比如信奉“棍棒下出孝子”的父母,会直接对孩子暴力打压。不听话,打。考试成绩不好,打。或者使用语言暴力,不顺意就骂孩子笨啊、没用啊等等。更有甚至,这种暴力的打骂是毫无理由地,仅仅是因为父母那天心情不好,或者喝了酒,就把孩子一顿打骂的。这种家庭非常有毒,不过比较容易识别。

        

虽然现在还有这种信奉“子女教育要靠打”的父母,说着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被打过来的,不还是好好的?只有经历足够挫折,孩子长大才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苦难是人生的财富等等说法。

        

似乎现在的青少年对打骂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了。对这个现象我是这么看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时代变了,大环境变化了。大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肯定是不能忽视的。


你那时候或者你父母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打孩子的时候,这孩子被打一顿,还能和邻居小伙伴交流一下被打心得,大家都这样,那种屈辱感和委屈感就会轻一些。而现在的父母,平均受教育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社会不提倡棍棒教育,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也能够用文明的方式教育孩子。

        

这个时候你动辄就给一个耳光两三棍子,你让他怎么消化这种屈辱感?为什么别人家的父母不这样,是不是全天下只有我最惨?前一阵子武汉跳楼的初三男生,我想,他大概是被这种屈辱感杀死的。而且,他能选择这样惨烈的方式,我相信,这种屈辱感一定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定是长久的积累。


        

挫折教育,不是让你给孩子找挫折。人生本不易,成长过程中自然地充满了挫折。现在的孩子面临的学习和同龄人的竞争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当他进入社会后还要面对社会的暴打。现在有个很热的词儿叫“内卷”是吧,一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岗位招聘,竟然也会要求清北硕士学历。


所以作为家长来说,不光不需要你给他找挫折,在他需要你的时候,还要适时地去辅助他。相信我,一个自信满满的孩子,他会很自然地愿意接受更高的挑战,走的更高走的更远。真的不需要你没事找事给他找一堆所谓“挫折”。


我们再说第二种,现实就是有些父母,特别喜欢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涉孩子的生活,甚至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

       

小时候,该上什么补习班,替你安排好;高考报什么专业安排好;工作了该考公务员呢还是该出国呢决定好;甚至该跟谁结婚都要听父母的。


至于你喜欢什么这不重要,我走过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你长大了就知道我是“为你好”。大家记不记得《隐秘的角落》里面朱朝阳的妈妈那杯牛奶?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特别窒息。那杯牛奶朱朝阳不能不喝,因为我是“为你好”,你连觉得烫都不能,因为他妈觉得不烫啊!


窒息不窒息?

       

这就是第二种,爱的不能反抗。

        

身处其中的孩子,被这句“为你好”扼住了脖子,无法呼吸。在那个当下,他感觉自己没有立场反抗的。因为父母是“为你好”的,如果反抗就成了“不识好歹”、“白眼狼”,无论哪个帽子,对一个孩子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沉重。

        

这些孩子呢,当他们成年以后,他会有这样的感受,他好像没有活过,他无法定义“我”是谁。他对自己的感觉不自信、无法确认的。因为他们的感受从来都不重要,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没有确认感。这是我的感觉吗?我应该这么感觉吗?我的感觉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吗?

        

所以你看,“老好人”是不是这样来的?,他习惯性地以别人的感觉为准。


        

但没有被“为你好”洗脑的孩子就不一样,他很容易分清哪些是我的感受,哪些是别人的。他有很强的界限感。

        

有一件发生在我和我儿子身上的事情,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我写了一段话发在豆瓣上,念给大家听听。

        

我记得我儿子五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他去超市,碰上饮料做活动,买了两瓶柚子茉莉花茶。我喝了口说,Emmm,味道不错哎。


我儿子接过去抿了一口,双手捂嘴很夸张地喊,好酸啊!


我心里暗笑他演技夸张,嘴上说,哪有啊,我觉得基本没有酸味啊!


小伙子一本正经地教育我说:那只是你的感受,不是我的感受!


我只好道歉说,哎呀抱歉,我说的只是我的感受,不应该否定你的感受呢!


小伙子皱紧的眉头舒展开来,重新拿起手机看动画片去了。


凝视着这样一个被爱且被尊重,可以自由表达和做选择,对世界的感受完整且饱满的小生命……


心里泛起了酸,老母亲羡慕你呀~


想到小时候,老妈做饭,都是按照她的喜好来的。如果某样饭菜她觉得好吃而我不喜欢,她就会数落我:死孩子闺女(山东话),傻一样的。这么好吃的东西你不稀罕吃!


害,其实这件事只是经历过的类似件中最不起眼的一件。


想起来竟然心酸得眼泪要掉下来了。

       

大概是因为这种场景重复了太多太多次,而我在这种重复中学会的是,不信任自己的感受,而过多地去揣摩别人的喜好吧!

        

“为你好”绑架的孩子,会长期生活在一种内疚心理里面,对于自己的需求他不仅无法确认,还会感到内疚。似乎自己有需求这件事就是羞耻的、罪恶的。因为父母是“为你好”的,所以自己也应该把父母的需求放在你的需求前面。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网络段子。现在网上很多晒宠物的视频,视频中这些宠物吃的很精细,甚至主人还给买了衣服、玩具等等,并且受到了非常的精心照料。下面的评论里往往会有这样的“杠精”:你对父母有这么好吗?!

        

我们说,养宠物并精心照料,大多是享受和毛孩子建立情感链接的快乐感。那么这些“杠精”的心态是什么呢,其实是父母的需求高于一切,在满足父母需求之前,是不配拥有比如养宠物这样的快乐的。所以你看,其实挺可悲的,父母不快乐,你就不配快乐。父母的需求没有满足,你的需求就无足轻重。典型的被“为你好”绑架的孩子。


我们接着说第三种,恨的不能反抗。

        

这种家庭里面,是不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负面感受的”。往往是焦虑的母亲和不耐烦的父亲的组合。比如孩子感冒着凉不舒服,母亲焦虑不安不停唠叨,说了让你多穿点,就是不听。父亲不耐烦了,怎么又感冒了,一天到晚的给我添麻烦。


这种情景下的孩子他是惶惑不安的,本来就不舒服了,不舒服的感受说出来,不但没有得到安抚,反而一顿数落,感觉更不舒服了。

        

长此以往,他的负面感受都是藏起来的,甚至害怕被别人看到。我们想想看,一个人长期在这种状态中生活他容易有什么变化?

        

报喜不报忧,再难受也忍着不说;压抑自己的感受,害怕引起别人的攻击;社交退缩,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避免刺激性的环境。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非常焦虑不安。

临床上,在很多恐惧症患者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这一部分。成长过程中,他选择不去表达他的负面感受,关闭自己的感觉听到,而是用理性去处理生活中的所有事件。可是对一个人来说,感性和理性本就是一体的。没有人能够真正地筑起一道堤坝,把感性关在里面。

所以,当他发现,有些感受他怎么也挡不住的时候,他就开始陷入恐慌,这种恐慌感还会扩散。这时候恐惧症可能就发病了。


至于第四种过度神入的家庭,一般有一个或者多个焦虑的家长。

        

比如孩子刚学会走路,晃晃悠悠高兴着呢,家长不停地跟在孩子后面大声喊,别摔到了!小心地上有石头!不要撞到桌子了!我相信对这个孩子来说,这时他的兴奋感是打了折扣的,本来摔一下磕一下都是正常的不算什么事,他也不觉得怎么疼,但是父母大呼小叫的把他吓蒙了。


我想他在嗷一声嗷一声中是受到惊吓的。他会想,世界是这么可怕的吗?我到底能不能行啊?本来好好的,变得开始优柔寡断怀疑自己了。所以我们说这个时候家长不仅没有给到孩子一个安心的环境,也不是辅助,他是多余的刺激你知道吗。


        

孩子稍微有个感冒发烧的,给妈妈焦虑的,一会儿摸额头一会儿摸额头,一会儿弄个这一会儿弄个那,折腾一夜不睡觉。本来没多大事儿喝包小柴胡睡一觉就好了,这一阵折腾的。


如果这个孩子大点儿了,看到妈妈这么折腾,他自己内疚感就上来了,接着还得去想怎么去安抚妈妈。所以你说他下次生病的时候首先会有什么感受?焦虑。不是因为自己生病焦虑,是因为他妈妈接下来的反应让他焦虑。

 


那我们再讲最后一种,严重忽视的。

        

这种情况也非常常见。比如父母本身有抑郁问题的。或者父母本身的人格发展水平所限,情感淡漠,没有共情能力的。尤其是在农村,这种现象尤其普遍。很多父母养孩子跟养小猫小狗差不多的概念,就是吃饱穿暖,乖巧听话。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是没有多少感知力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父母会说,我们挣钱多么不容易啊,风吹雨打的。你们坐在教室里念念书有啥难的,还不知道知足。这就很无奈是吧,父母完全无力理解你的精神世界,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法沟通。所以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就只能自己扛着,因为身后看似有父母,但其实回头发现并没有。


        

所以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不太会求助,报喜不报忧,然后特别怕麻烦别人。但实际上,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互相麻烦的对吧。今天你麻烦我,明天我麻烦你。我们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

        

除此之外,也会渴望和别人建立联系,然而一旦别人回应慢了或者得不到回应,又十分的敏感。比如跟别人打了个招呼,对方没理他。或者发了个微信,人家没回。就不行了。感受到很强的羞耻感。就觉得这人怎么这样啊,世界怎么这么冷漠啊等等。



最后我想说,我们看到原生家庭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为了去指责父母,更不是甩锅给他们。

        

而是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到心理问题的来源,停止自我指责。因为在此之前,可能很多人会将问题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责怪自己为什么如此脆弱、不够强大,为什么自卑、敏感、害羞,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勇敢自信开朗大方等等。停止自我指责,是走向疗愈的第一步。

        

我们去了解问题形成的原因,却并不是寄希望于改变父母对待你的方式。

        

比如期待把课分享给父母听了,父母发生改变了,你重新赢得父母的爱了。这件事情发生的几率非常的低。你知道吗,父母对待你的方式背后,藏着的是他们本身的人格问题和他们的时代背景的影响。而改变另一个人的人格,这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

        

但是不能改变父母并不意味着什么也做不了。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减少对父母的情感卷入。如果你之前总期待着改变父母,那么从现在起放下这个执念;如果你之前总认为自己需要背负全家的责任,那么现在开始,把父母的人生还给他们,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你之前总陷在和父母的爱恨纠缠中,那么现在开始,拔出腿来,疗愈自己,奔向新的生活。

        

而且,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认识到这些问题,可以让自己有意识地自我觉察,走向疗愈之路。

        

真正阻断原生家庭创伤的代际传递。


我的豆瓣和知乎ID都是这个:夏墨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关注。

预约咨询请加微信号:xiamozhu3344

原创:夏墨竹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