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为什么仍然不幸福?

有一朋友,有车有房,司法考试与公务员考试双管齐下。最后,如鱼得水一箭双雕。只是,这也成了他的痛苦来源。

 

他很想要做律师的赚大钱与离家近,因为他是家里独子想要陪伴与照顾父母。可是,他又想要公务员的稳定与做咸鱼的舒适机会,美中不足的是公务员岗位在异地城市。

 

最后,历经半载的磨心挣扎,他选择了做公务员。可这一启程却让他陷入孤独、无聊、焦虑、不甘等消极体验,他反复思考人活着的意义却无果。一切的负面心理体验都指向一个终极问题:他觉得不幸福。

 

如果用世俗的衡量标准去看,他算是人生赢家,可偏偏本人缺乏幸福感。据他描述,他每天有很强烈的浑浑噩噩之感,似是一觉醒来就是陷在无边的苦海中。

 

所以,人人都渴望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有车有房有健康生活不错,明明满足了客观意义上的幸福条件却仍然觉得不幸福呢?


我想,我们得对“幸福”认真而深入地去探讨一番,也许我们能找到一个启发性的答案。


 

01

什么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快感”:通过感觉体验到的愉悦。快感通常转瞬即逝,在很多关于幸福的研究中,它表现为个人的情绪。


不过,计量心理学家瑞安·豪厄尔对幸福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最高善即生活本身的安康和福祉带来的愉悦),我把它理解为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

 

一波三折是人生常态,怎么在生活的夹缝中活出幸福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豪厄尔认为最高善有助于促进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即SWB

 

SWB由三个关键元素组成:正面效应积极情绪正向的事件刺激)、负面效应(不愉快的情绪出现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和生活满意度(对生活是否愉快的整体感觉)


SWB常常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用以衡量幸福的概念。从概念可看,只要我们的负面效应越小,积极情绪能时常盖过消极情绪,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就高。

言外之意是,可以理解为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较量,而这就延伸出了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积极情绪战胜消极情绪?

 

我很喜欢弗洛姆《存在的艺术》一书中的观点,他把人的生存倾向分为占有与存在两种。

 

占有倾向


这类人喜欢用外在附加的一切来衡量自我价值与确定人生的意义可以理解为身外附加物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体的幸福感。

 

存在倾向


这类人则与之相反,他们的生活是围绕个体心理力量,弗洛姆认为这是爱、理性和生产的能力,随着实践人会建立一种与自我和外部环境更广泛、更全面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力量可以在持续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发酵增强,可以把此理解为一个人的生命力

 

我想起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把手伸进冰冷凉水」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具有积极情绪的人比一般人更能忍受痛苦


在冰水中普通人伸手,只能忍受6090秒,但在积极情绪测量中最出色的人,得分最高的人,或者一个具有积极的情绪的人,往往能忍受更长时间

 

从这实验不难发现生命力强的人一定是更具积极情绪的人,他们擅长抗压与处理失控感,能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而不是作茧自缚深陷迷茫痛苦这种内在力量可以帮助一个人在顺境/逆境中提升幸福感。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我没房没车没对象穷得一无所有,又或者是我经济不错可我生活上就是有各种的不如意,生活满意度那么低你给我谈这么虚无的东西?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个人主义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会更倾向于尊崇个人内心去追求人生意义,但在我们以集体主义为社会文化的国家,个体的幸福感不可避免会被他人(或可理解为外界群体)的评价所影响。

 

实验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基准线”,它由三个因素决定:


(1)由基因决定的幸福“初始值”;


2)在能带来幸福的环境中生活;


3)选择能带来幸福的活动和行为。

 

从这角度去看,人类存在一种“幸福基因”,这种遗传倾向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感。此外,环境与一个人的解释风格等也会影响个体幸福感。


若是结合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去解读,“幸福”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主观幸福感,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认为: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那么,我们怎么去利用?怎么去规避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这要先了解影响幸福感的几个大因素。


 

02

你的幸福感被什么劫走了?

 

1. 缺乏责任


What?责任感跟幸福感有几毛钱关系?


事实上,人类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往往会对正向积极的刺激喜闻乐见,我们更乐于为自己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承担责任,对于消极的事情则想方设法推卸责任。


面临消极事件/情绪,若我们能学会承担责任去勇敢直面,不愉快的经历能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即使我们为某些经历感到痛苦或是羞耻,至少也可以意识到这些经历在我们人生之旅中的意义,从而得到慰藉。

 

2. 人的异化


你是否感觉自己工作就像是毫无感情的机器人?


你是否在追寻着不是“我想要”而是“社会要你要”的东西?


你是否陷入“不知为何买”的买买买这种虚无快乐中?


你是否感觉不断刷娱乐消息耗了时间却未获得真正的愉悦?


你是否在人际关系中不敢追求真实的体验甚至越来越孤独?

 

如果你有类似体验,你可能陷入了异化。最早对“异化”进行全面阐述的学者是马克思,在他看来,异化指的是人作为客体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ta自身。


如今心理学上对异化的解释是指人变得不那么像人的过程,是人的行为脱离人的需要的过程,也是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失去人性的过程。

 

陷入异化的个体难以觉察自身的真实需要和生活的意义,宛如行尸走肉浑噩生存。可以理解为被异化的人难以感知自身的存在,一切言行就像是被设置好的程序无法停止,却也寻找不到继续下去的意义,而这也同样会削弱一个人的幸福感。

 

3. 安全感匮乏


阿德勒说:人的一切主动行为都以安全感匮乏为动力,为的就是获得满足和安宁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会执着追求一切身外物。


比如:拼命熬夜加班去赚钱为换得一套房子、省吃俭喝地买一件奢侈品等等。

 

人们认为这一切可以提升安全感继而构筑内心渴望的幸福感。对于生活上的一切大小事,我们都会追求一种掌控感,追求期待中的完美结果。


可现实多是事与愿违,我们会有努力之外的失控,结果差强人意。目标落空,就是我们焦虑与痛苦的开始,同时也是幸福感远去的开始。安全感匮乏,才有了更多的执着,而这种执着很多时候成了我们的紧箍咒

 

4. 悲观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生活中的积极和消极事件进行归因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采用悲观解释风格的人喜欢对事件进行消极解读,而这一解读更加剧消极情绪体验,削弱个体幸福感。

 

比如:面对失恋,有的人会认为是双方不合适但在相爱过程中还是获得了成长,而有的人不断质疑是自身缺陷导致继而变得自卑,不同的归因带来不同自我心理疏导效果。

 

叙事心理学上看,人的一生就是个体不断追求自我身份的过程,而叙事则是找到自我身份的一种关键方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对一系列的生命事件进行了“自传式的因果推论”,怎么进行因果推论会关系到个体的幸福感强弱。

 


03

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1. 培养成长型思维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经过多年的研究,把思维模式划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的人一般会作茧自缚与拒绝挑战,面临逆境的抗压力更差。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给自己贴标签或者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面临逆境也能直面挑战。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的理念之上。一定程度上讲,成长型思维的人是“问题取向”,通过解决问题消除痛苦。

 

2. 培养与增强复原力


复原力是指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人生无常,我们不能依赖一帆风顺去维持自己的幸福感,有应对无常的能力,便可保持相对平和的心境,而这可以帮助个体更快找回幸福感。

 

培养复原力可以用四个步骤来指导大脑结构的搭建


拥有它:找到或是创造有益的体验。


丰富它:和它相处,充分地体验它。


吸收它:将某种体验保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并通过更充分的呼吸或更兴奋的状态,把这种感觉放大,试着寻找每种体验中有趣而不同的部分。


关联它:理解一种体验对你的重要性、它为什么很重要,以及它会对你有什么帮助。

 

3. 学习爱的能力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谈道: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即来源于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我们多说爱人先爱己,其实这与弗洛姆的理念是吻合的。


当我们真正具备爱的能力,我们不会认为生活是空虚和萎靡的,即便身处逆境也能靠着创造性的能力杀出一条血路。


脱离“对外寻爱”的局面,我们不会再焦虑不安地关注着从生活中攫取某种满足,自然就不会因为不被满足而堕入不幸福的深渊。

 

4. 建立幸福的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幸福源于焦虑与空虚,此时我们不妨用一些幸福的习惯去渗透生活。毕竟,生活就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我们可以用一种建立幸福的习惯去创造更多的美好瞬间。

比如:

每天分割几个碎片化时间段去深耕自己喜欢的事(阅读、运动、画画等);

与幸福感多的人为伍;

进行深度交流等。

 

人生没有铜墙铁壁,各种大小不同的痛苦总会不时入侵,赶不走躲不掉。我们焦虑,恐慌,无措,甚至陷入宕机状态。然而,夺走我们幸福的根源不是外界一切,而是我们的设限,获得幸福的过程就是战胜痛苦突破自己的过程

 

人生还长,潘多拉盒子里装的什么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心态去打开我们愿意对其赋予怎样的意义。

 

 

文:池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