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成长-必经的苦难

性格会变化吗?


人到了中年后性格会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吗?还是人进入成年中后期性格会一直持续变化?


数十年来关于性格是稳定的还是变化的问题引起了心理学家们激烈的讨论。最新的研究显示,从跨文化和纵向证据得到了共识:个人在成年中期和成年后确实存在性格改变。


许多学者认为个人生命周期前后的性格变化标记着个性成熟或成长。用大五人格量表分析显示,成长后个人的神经质下降,责任心和友好度增加(Staudinger &Kunzmann, 2005)

 

那么,不同年龄的人,对于人际冲突采取的方式会怎么样呢?


先来看一个问题:


“我刚结婚,每晚 9:30 到11:30 的某个时刻,丈夫总会‘提醒’我该睡觉了。如果我先睡,他会很生气。如果他想睡了,而我想把这本书看完了再睡,或想多看会电视,他也会很生气。我试图和他商量这件事,但他强调说结婚后必须‘一起’就寝。


但总听他的安排,那我呢?就这样我们都带着怒气入睡。为了化解彼此的抱怨,我们该怎么办呢?”


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这类的人际冲突问题,采取的策略会不一样。


一般来说,年轻夫妻会更多采取“强调自我利益模式”,即“我的利益最大化”,我要睡觉了,以“我”为中心,他人必须服从“我”的诉求。


和谐相处多年的夫妻,更多采取“共同利益模式”,即“我的利益很重要,对方的利益也重要”,追求两人共同的利益,在不减少对方利益前提下,自我利益得以保障。


比如家务活的分配。年轻夫妻经常会机械地区分哪些家务归属哪个人负责-我买菜、你做饭、我洗碗、你扫地。机械僵硬的规则往往貌似非常合理,但是总有一些规则会因为突发事件而被打破。


例如,当某人身体不适,是否还需要坚守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是否需要重新制定规则?

 

夫妻之间,特别是初婚夫妻之间,关于人际冲突的事件层出不穷,有关家务、姻亲关系、婆媳关系、财务分配、理财计划、生活习惯等。


有研究显示,婚后第三年的离婚率最高,这期间有经济原因、社会压力,当然,这些问题涉及到夫妻间人际冲突的智慧。

 

什么是智慧?


关于“智慧”的定义,心理学家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个人认同傅绪荣的定义。傅绪荣认为,智慧和智力不一样,属于综合的心理素质。


当个人拥有智慧后,对生活里面发生的人事能够有洞察和判断,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够凭借自我的智慧,豁达而睿智地看待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够战略性地布局人生发展,逐渐展现人生。


智慧的人,也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也会有自己难以处理的事务,但个人面对复杂问题情境的时候,能够产生适当的行为,不至于让自己深陷事物而困苦不堪、难以自拔。


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智慧的人,有一种怜悯之心,常常基于良知的初心,创新地、符合社会伦理以及正义的视角,灵活巧妙地解决困境、问题(不是投机取巧),行为不会损害他人利益,不会强取豪夺地占有他人福祉,也不会中饱私囊,而是更大限度地拓宽各方面利益,共建一种多方共赢的和谐氛围。


长久地增进他人和社会或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福祉(汪凤炎, 傅绪荣, 2017)。

 

智慧怎么修炼



成长在于磨练。


慧人格发展分为两条路径: 人格适应-personality adjustment与人格成长 -personality growth (Staudinger & Kunzmann, 2005)。“心平只为折磨多”,人生过程中磨练多了、折磨多了、面对失意多了,自然心也平了。

2020年到2021年,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变,此种折磨不仅让人面临困苦,也面临恐惧,有些人经历着生死离别。个人在2020年的苦,难以叙述,也无法完全表达,此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灾难和苦楚,让人心碎,却让人成长。虽然遭受重大人生挫折(如离婚、重大疾病、丧亲等)会伴随较长时间的消极情绪, 但吊诡的是, 正是对这些人生挫折的反思促进了智慧的形成和发展, 由此将智慧与不快乐联系在一起(Weststrate & Glück, 2017a)。

因此获得智慧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基于人格成长观,研究者认为一些经历人生逆境的个体, 虽然短期内幸福感会下降, 但是他们会对诸多人生或世界的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并获得新的认识,由此才可能获得更持久稳定的幸福感, 走上智慧得福的路径(Weststrate & Glück, 2017)。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坚强

是什么离去让我们悲伤

是什么付出让我们坦荡

是什么结束让我们成长

《月光-李健》

 

“气傲皆因经历少”。智慧者看透了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和自我的渺小或局限性, 不会感到快乐。对普通人而言, 对现实维持一种美好的幻觉更易获得幸福(Bergsma & Ardelt, 2012)。儒家强调个人成长要经历苦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要承担重大使命的人,必然要经历苦难,才能努力奋发,“动心忍性”,此中的“动心”,可以理解为发动自己的初心,寻找自己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然后确定自己的人生使命,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景。


为了实现愿景,可以“忍”,当然这种忍耐,不是憋屈,也不是怨恨,而是一种为了自我目标,忽视生活窘境、忽视低自尊、忽视他人世俗眼光的战略性妥协,此时,不会计较工作条件是否艰辛,薪水收入是否丰厚,不讨好他人,而是在更高维度俯视自己和环境的关系;


按照詹姆斯的说法,自我既可以采用体验者视角“I”(主体视角,“我”作为当事人),也可以采用观察者视角“me”(客体视角,“我”作为被观察对象), 在面临具体情境时,这种由“I”到“me”的转换可以让自我意识降低,转化为“无我”视角,把自己当作是一个观察对象采用认知的方式,既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也能够处理情绪。


一旦采用认知处理,那么情绪所占用的脑部资源将让位于认知资源,自己能够从第三方视角分析判断自己所处的困境是什么、该怎么办、预期有什么结果等。将本属于自己的困境或冲突等同于第三方所遇到的困境或冲突来思考(Searle,1997) ,类似于所罗门悖论(Solomon’s  Paradox,个体对于他人所遇到的困境可以给出明智的建议, 但却无法智慧地处理自身所遇到的困境)。


Searle认为人际之间的事物纠纷,应该采取“本体”的思路,打破自我意识的偏见,从权力、责任和义务维度,寻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应该采取法律的方式解决。

 

2020年已经过去,留给我们的是积极?还是消极?


从中获得的是成长?还是停滞?


自我是开放?还是封闭?

 

在时间的不可逆流淌下,好的、不好的,都去了,开心和不开心,都体验了,唯有人格的成长,就好像一颗种子,深埋在个人的心田。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种子会发芽破土而出,展现着个人的智慧,人生轨迹必将不同。

 

生活的艰辛,幸福感的水平会随着人生阶段的发展而变化,不管怎么样,时间会记录一切,人生总会朝着智慧的发展轨迹发展。而幸福感,会促进智慧的发展。


在开始的时候,艰难的生活经历可能会暂时压抑着幸福,保持努力和上进,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天不欺,智慧会充实着生活。

 

参考文献:

汪凤炎, 傅绪荣. (2017). “智慧”: 德才一体的综合心理素质. 中国社会科学报, (6).
Bergsma, A., & Ardelt, M. (2012). Self-reported wisdom and happines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3(3), 481–499.
Staudinger U M , Kunzmann U . Positive Adul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J].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05, 10(4):320-329.
Searle J R .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J]. Philosophy &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1997, 57(2):427-428.
Weststrate N M , Judith Glück. Wiser But Not Sadder, Blissful But Not Ignorant: Exploring the Co-Development of Wisdom and Well-Being Over Time[J].In M. Robinson, Eid  (eds.), The happy mind: Cognitive contributions to well Being (pp. 459–480).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原创:吴翔-心理门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