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活得不像个人了?| 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前几天公司开会时,我突然意识到,当同事们在激昂地为各自的观点辩驳时,我往往不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

虽然心里想着“我挺赞同这位同事的观点”、“这件事应该像这位同事说的这样做”等,但却没有说出口,也没有很强的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的冲动,觉得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很重要,也并不在乎自己的想法是否被他人了解、认可。

我好像和别人不太一样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没有一定要做到怎么样,或是获得什么成就;而面对生活中的事,我也不会有很大的情绪起伏。

但是,在他人眼里,我好像活得不像个人了……甚至,同事也发出疑问:“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吗?”

面对同事的疑问我很吃惊,甚至在那一瞬间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怀疑。

但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后,我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和别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不太一样。

我的生活方式:

对生活降低过高的期待

有些人很幸运,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是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目标,并且为之努力。

而我,不是这些幸运儿,但我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虽然我没有一个很强的目标指引着我去做我可能想做的事,但当我在努力地做着当下的工作、和伴侣家人过好每一天,我觉得我也是活着的,甚至活得比忙碌奔波的人更轻松,更悠然自得。

也许,是今年的疫情让我有了全新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这次疫情把我计划好的两段实习和备考计划都打破了,直接影响了我所计划的未来两三年的生活。

在悲伤、无助了一段时间后,我在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慢慢适应过来,慢慢地重新投入生活。而我也渐渐看开了。在慢慢地学习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保持怎样的心态后,我渐渐放下了很多我过去拼命追求的目标。

我真切地感受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哲理,并降低了对生活的期待,减少了对未来的畅想。

比如:我不再逼着自己考上名牌大学、不再认为自己未来会大富大贵;反而,我认为自己会平凡而努力地过活、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也不去太过担心。

而对生活降低期望,改变的不止是生活方式,还是生活态度。

我的生活态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是一种淡然的心态,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过分的欢愉和过分的沮丧。

虽然在他人看来,我说话的语调很平、面对事情没有太大的反应和情绪起伏,但在我看来,我只是情绪相对稳定,对外界的敏感度较低。而这并没有对我造成困扰,反而让我觉得自己活得更开阔了。

如果你也想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下几点或许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指引:

  • 适当降低对生活的期待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


对生活没有过高的期待,就更少地会因为希望破灭而难过,从而更好地稳定情绪。

  • 不贪心、愿意为生活做取舍


认识到自己的精力有限,虽然欲望很多但是不能贪心,找到其中最想要的,并尝试放下甚至舍弃其他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欲望。


比如:大学时,如果认为成绩最重要,当得到更好的成绩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时,可以尝试舍弃一些谈恋爱的时间、周末去逛街的时间。

当我们为生活做取舍,我们可以减少因为有限的精力而不能很好地达成所有目标的失落、难过等负面情绪。

  • 允许自己逃避、成长型思维思考问题


当遇到突发事件,无法按计划完成目标时,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正视当下的情况与当下不满的情绪,允许自己逃避。


比如:当生病而不能很好地备考时,身体健康对我来说是更重要的,我会正视当下因为身体健康和备考冲突的情况,并选择好好养病,允许自己放弃这段时间的备考。

而在逃避后,可以用成长型思维来思考这次情况,即遇到的挑战可以帮助自己成长

比如,这次因为生病而减少的备考时间对我的备考来说是一次挑战,但我不认为有这个挑战就是失败,反而是一个更大的成长空间。如果这次备考不成功,下次备考也能吸取经验,做得更好。

  • 坚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不论做了什么事,都不去评价自己是否是失败的,并且坚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当有了这份坚定,对生活的取舍便不会困难,对事情的成败也不会太过在乎,也就能好地维持稳定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且能适应的,并像尼采所说的一样“成为你自己!”

原创:维尼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