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想讨好别人

看见有人问——“到底怎样才能讨好所有人”,在那一瞬间我的心里也感到非常的难过,因为不敢想象她在讨好别人的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多少委屈,才会这样问。

不得不说,没有人可以讨好所有人,让所有人都觉得很开心,很满意的,这是客观的事实。讨好的背后是有比较复杂的原因的,很大程度上与你的过往,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关。

在讨好的问题上,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自己该不该讨好?而且需要知道我们讨好的对象到底是谁?到底是什么时候住进了我们心里?到底这个时候我们所做的是经过理性的对于后果的分析?还是我们仅仅是凭一些感受就去讨好或者去攻击的?

对于讨好这个行为,以及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有更加深入的探索之后,才能更加理解自己,进一步去改善自己的行为。

讨好是指为了得到好感或者讨人喜欢而去迎合别人。从这样的定义上我们可以发现——

1、讨好并不是无条件的付出,有时通过讨好的行为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回馈,包括别人的肯定与喜爱。


2、好是有内在期待的,会期望别人记得自己,而纯粹的善良是不求回报,没有期待的。

一般来说,讨好型人格的人有下列行为特点——

  • 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

  •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 缺乏界限和原则

讨好者会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会让人在不经意间去最一些讨好的行为,一般来说这种模式的形成往往发生在原生家庭。

讨好本身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在面临某些情况下个体做出的反应,比如小时候大人有家暴行为,孩子就有可能通过讨好的行为让这种行为少一些,只是时间久了,他会形成这样的行为模式,习惯性地去讨好别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讨好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避免自己陷入更艰难的憧憬。这是其中的一种形成可能。

但是上面说的这种被动的讨好,会让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要么会变得抑郁,畏畏缩缩,要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用暴力反抗,报复。当自己正常的情绪表达压抑久了,要么会向内伤害自己,要么会向外伤害别人。



当我们能更加清晰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想法时,才能更加自由地做出选择。

当我们一直在讨好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想想自己究竟为什么讨好呢?我们得到了什么?

  • 可能是为了生存,当我们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比如毫不节制的家暴,甚至战争中的针锋相对时),可能有一些讨好的行为。

  • 可能是为了认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肯定,被认可的需要,一次次的肯定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康的自尊。

  • 可能是为了存在感,在团体中有讨好行为,比如人云亦云,故意附和。

  • 可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我们投其所好,希望对方可以同样的爱我们。

当我们的内心有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比如被爱,被肯定,被尊重,我们就会一次次的讨好,直到获得了满足。内心越缺乏,可能就在行为上表现的越卑微。

从原生家庭角度看,习惯讨好的人往往经历过一些创伤,比如上面说的暴力。或者是被忽略,被抛弃的时候,孩子会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这时候会出现一些讨好的行为。

同时,孩子是没有办法直接接受“妈妈根本不爱我”这样的结论的,当他发现自己的讨好有效的时候,他会觉得“是因为我不好,所以妈妈不爱我”,会为自己没有得到爱找一个借口,这样的想法可能一次次被强化。

创伤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感受到的危险超过了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所以我们会本能地开启自我防御机制,而这个过程中,讨好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在和“重要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形成各自独有的内心结构,相处模式也会延续下去,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

等到长大一些之后,孩子可能会把很多问题都归因到自己身上,“因为我不好,所以朋友不愿意理我”“因为我不好,所以领导不提拔我”……结果就是会像小时候一样去用讨好的方式做事。

“好像一种魔咒,也有人把它叫作宿命——因为曾经有过一段残缺的爱,于是一再走到类似残缺的关系里,同时怀着隐秘的、甚至是不自知的愿望:这一次,我要把残缺的部分修好——然后屡屡失败。”



大多数讨好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觉得“我不够好”,所以需要去讨好别人,从而达到一种更加平等的关系。当然结果往往并不如人意。

我想和那些所有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朋友说,“请相信——你本身已经足够好了,这与你的身份相貌等等一切客观现实都无关。你足够好这件事,不需要任何理由。如果非要一个理由,那就是你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说明你足够好。

在关系中出现讨好的情况时,这份关系就是不平等的了,不管你怎样通过讨好去维持这份关系,它终究是无法长久的。

存在讨好的关系中,不仅仅讨好者会感受到压抑委屈,容易崩溃,也会给被讨好者一定的压力,也有很多时候被讨好者并不会因此对讨好者更好,反而会变本加厉。

当关系的天平不断向一方倾斜的时候,很容易完全失去控制。

这里来探讨一下非常常见的一种有讨好意味的行为——很难拒绝别人。

为什么很难拒绝别人呢?

一方面可能是害怕让别人伤心失望。但我们客观来看,其实拒绝与被拒绝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一般也不会给双方造成什么心理伤害,而且我们经常会说拒绝是我们的权利。

在心理学中,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是一种同理心带来的创伤,这类的患者没有真的体验创伤,像是性侵、家暴、贫穷、战争、霸凌、自杀等,但借由亲眼目睹、看报导、听广播、别人转述等方式得知这些讯息,因为同理受害者,也出现了创伤反应。

同样的,这种害怕别人伤心失望可能是一种替代性保护。简单地说,就是讨好者可能感受过被拒绝的时候非常失望伤心的心情,所以他会觉得如果自己拒绝了对方,对方也会那么伤心难过。

所以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但是比较善良,比较敏感体贴的。但实际上这样也是一种没办法树立正确的人际边界的表现。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害怕面对冲突,讨好者会认为如果拒绝了就会导致彼此的关系恶化。实际上,适当的拒绝有时候是很好的选择,会给别人一种很有主见,很有想法的印象。

如果选择了拒绝,他们会害怕被评判,受责备,以及可能会被疏远。

比如没有答应帮助某个朋友,对方会说,“咱俩这么好的关系,这么小的忙都不帮”,这时候很容易陷入自责的心理,觉得都怪自己没有帮忙。其实,拒绝不是一个错,完全可以回复说,“一个忙没帮到,不会影响咱俩这么好的关系吧?”

某些归因方式是需要注意的,比如拒绝自己的要求不等于拒绝自己,否定自己的某个方案不等于否定自己的所有付出,不等于否定自己的价值。

应该意识到“总是为别人着想”是一种低纬度的善良,存在很多局限性。当我们没有及时拒绝别人的时候,很容易有一种被剥削的感觉,因为对方的要求会占用我们好多的时间和精力。理想的状态是我们既有能力守住自己的边界,又不会害怕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实际上,被评判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同时,我们会很容易被外部影响,这是非常正常的,有时是好事情。

比如我们上课学习就是一个被外部影响的过程,而真正重要的不是避免被影响,而是拥有开放接纳的心态和稳定的内核。

知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整合不同的价值观,形成更加适合自己,更加正确的观念。


当我们担心别人的看法,害怕别人觉得我们不好的时候,其实是因为我们无法接纳不被别人喜欢的自己。我们总希望在别人眼里是完美的,而又很难做到,实际上并不勉强自己,也许我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外在形象,但可以选择接纳真实的自己 。

在心理学中,出丑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所以,即便不完美,我们也同样值得被爱,同样应该爱自己。

一个内在自我评价越低,越容易自我怀疑,自我惶恐,不自信的人,往往对外部评价更敏感,对外部的稳定性要求越高。

但我们都知道,外部环境是容易发生改变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建立强大的内心结构,能够抵挡外部变化带来的冲击。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非常缺爱的人,他会格外在意别人是否关心爱护他,他的情绪很容易出现变化。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寻找能够真心实意爱自己的人,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学着去爱自己,肯定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人需要更加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要自以为是为了别人好。要觉察自己的一些行为,反思它出现的原因,不断地改进。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已经形成了某种行为模式,因为当我们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或者我们没有能力去反抗。

如果是在和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形成了讨好的模式,我们也要理解为什么父母那样对待我们,这不是说为父母辩解什么,而是更加接近真实的过程。

父母可能由于个人的认知水平没有很好的思考怎么教育孩子,甚至根本不懂得教育(很有可能他们本身有没有就接受比较过正确的教育),以及在教育子女的模式中有所获益,比如满足了自己的控制欲。

有些事情已经发生,即便感到后悔也于事无补;别人怎么想,怎么做也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唯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实,了解真实的自己,站在此刻去思考怎么改进自己,去实践,去尝试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原创:温寻梅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