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爱听你的?可能是父母缺乏了这个知识储备

不少家长问我:“何主任,你是怎么做到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的呢?”

经过那么多年的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临床心理干预,我愈发深刻地感受到,心理干预是否能起效除了与技术有关之外,还与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个人感悟、认知层次有关,哲学知识储备就是后者的其中一个方面。

很多青少年患者聪慧擅辩,逻辑性强,涉猎面广,也爱思考。在讨论一些认知层面的话题时,他们冷不丁会抛出哲学话题,“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觉得什么才叫做有价值的人生?”“到底什么是成功?”

(这类孩子曾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又很可能过早阅读哲学书籍,这是弊大于利的。因此,在整体上并不建议青少年阅读哲学书籍。 )

如果这时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功力”不足,缺乏思想积累,对他们的提问含糊其辞,或者将问题反问回去,或者给出“心灵鸡汤”式的常见答案的话,他们很容易会感到怀疑、轻视。心理干预或相关心理服务就很难取得理想效果了。

所以,我一直保持学习哲学知识的习惯,也建议广大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加强对这个学科的学习,加深自身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之前我就推荐过周国平的相关著作和课程。

最近我了解到一本哲学类新书——《改变观念: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革命》,由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成素梅所著,她研究量子力学哲学已有30多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哲学这门学科分了很多不同的研究领域,除了我们相对比较熟悉的人文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之外,科学哲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而该书讨论的,就是科学哲学家迫切需要全面理解量子力学的概念本质,对量子纠缠带来的科学革命展开系统研究的话题。

也就是说,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现代物理学诞生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打开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而不是仍停留在经典物理学时期。

用学者成素梅的话来说就是:“这已不是对传统哲学的修正或补充,而是需要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大转变”。在量子假设、量子概率、量子关联等理论的影响下,我们的自然观、概率观、因果观、乃至三观都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又肯定会影响到人的心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物理和哲学有兴趣的读者们可以自行了解此书,我最近也买了一本,正在研读,若有深刻的感想和启发也会进一步分享。

还有,我很认同成素梅学者所总结的一句话,“越具有创新性的认知,越不是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科学家在认知实践中直觉感悟的产物。”

我们不敢妄称自己为科学家,但我们核心的心理干预技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就是从临床实践中而来,而且主要来自于催眠治疗师Lucy大量的实践、个人独特的阅历、感悟和直觉,以及我的跨学科知识背景带来的思考和感悟。

虽然该技术还没有得到临床科学研究和循证医学的支持,但临床应用时其高效性令人惊讶。我一直不明白背后的科学原理,后来学习认知神经心理学,了解到病理性记忆和记忆再巩固理论,才找到了该技术的理论支撑。

各个学科、甚至很多行业都存在这样的创新规律。踏踏实实地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重不重要?逻辑推理和演绎重不重要?这当然都很重要,这是我们获得灵感的基础土壤之一。

但如果光靠啃现成的知识体系,整体埋头推理、计算,这可能很难实现有突破性的创新。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固然是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因为与科学心理学渐行渐远,已经逐渐式微。

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也发展得非常成熟,第二代和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还得到了循证医学的认可。但该理论及技术主要停留在人的外显记忆层面,未能深入到内隐记忆,难以触及精神心理障碍的根源。

而且,科学精神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学科的发展,比如物理学、脑科学、神经生物学、哲学等。如果一味钻研传统精神心理学的知识,不跨学科学习,不去了解心理学背后的“底层逻辑”,甚至也不重视临床发现的话,可能辛辛苦苦搞了一辈子也还是没跳出前人的框架。

可以设想,如果一名抑郁症或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患者,其对于哲学的理解已经深入到量子力学基础上的科学哲学层面,而我们的精神科大夫和心理卫生工作者却对此一无所知。那我们如何获得其内心的认同和信任?如果缺乏信任,又如何获取良好的疗效?

如果其父母在这些方面也是一片空白,那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会有怎样的评价和感受?除了因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带来的负性情绪外,他们还可能对父母感到失望,甚至鄙视。如果亲子隔阂越来越大,父母又怎能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希望父母们能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引导孩子更加心身健康地成长!

希望从事精神心理工作的同仁们能不断跨学科学习,盼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看到我国的精神心理卫生事业也迎来脱胎换骨般的大转变!

本文来源公众号:广州晴日心身专科门诊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何日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