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的必修课:”到底需要多久,我们才能学会放手”

⊙作者:高浩容
(公众号:高浩容的小酒馆)

有次参加一个亲子教育的演讲,专家谈到不少幼儿园采用的蒙特梭利教育。蒙特梭利讲求每个孩子都要培养实做的能力、独立的人格,以后能独自在社会生存的能力。

台下一位妈妈向专家提问:

「我的孩子快两岁了,我和先生都叫他『小手怕』,但那个帕是害怕的「怕」,不是手帕的帕。孩子从小特别闹腾,抱着就不能放,放了就哭。而且非常敏感,只要察觉大人没关注他,他就哭。总之我和先生成天都得小心翼翼的。唉!身边别的妈妈成天担心孩子乱跑受伤,我是成天担心孩子离不开自己。」

这时台下另外一位妈妈口气有点嘲讽的说:「孩子那么小,什么都不懂,我看家长的问题比较大。我的孩子不到六个月的时候也哭,但我给他建立规则,慢慢的他就不哭了。」

两位妈妈先是讨论,跟着就吵了起来,旁边的人劝他们也没用。这时大家都望向专家,希望他表示意见。

专家有点无奈的说:「蒙特梭利针对的是两岁半以上,能上幼儿园的孩子。你们的问题,恐怕我的专业帮不上忙。」专家沈吟一会儿,又说:「你们听过『高需求宝宝』吗?」

§家长的担忧,要视孩子的情况而定


网络上有一大堆家庭教育专家,当不同专家对同一个问题做出点评,点评的内容还不一样,往往就会让需要求助的家长一个头、两个大。

比如有个常见的问题是,「到底教养孩子该宽松,还是该严格?」


有些人觉得做虎妈、狼爸万不得已,要不是现代社会竞争大,孩子不清楚自己当下每一步对未来的重要性,所以面对孩子的怠惰,给予适当的督促,并且在他无知的情况下,给他规划未来要走的路,是为了帮助孩子提早应对,以免他将来后悔。

但有些家长以为,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自己的空间。就像心理学谈的「依恋理论」,我们要建立孩子健康依恋的人格,那么就该放手让他自己去闯闯,父母就像一位旁观的守护者,不加干预,让他凭自己的力量去探索他的人生。

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对,但关键在于无论哪种说法,都得看孩子的情况来决定。因为每位家长遇到的孩子都不同,同一套方法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

比方有的孩子是所谓的高需求宝宝,相对其他孩子,大体可以归结出三项特征:

1. 过度敏感且反应剧烈: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宝宝给予激烈的反应。比如对于大多数孩子都不在意的噪音,好像在他身上会展现十倍的音量似的,并且他会用激烈的方式,比如吼叫哭闹来表达。

2. 需求频繁且不易满足:和一般孩子想比,对于哺乳等需求,在生理与心理上频繁表现出他们的不满与需要,父母花得花更多时间加以安抚,但效果有限。

3. 难以预期:情绪像个不定时炸弹,父母很难抓到一贯有效的养育策略,使得在照顾上必须时时留心,且要不时拆解宝宝带来的难题,更容易让父母身心俱疲。

即使孩子长大,也会因为他们的不同想法、需要类型,以及面对不同环境等因素下,产生不同的性格和观念。这就是教育的难题,也是家长的难题,我们只有搞清楚自己的孩子大致是什么样的类型,才好提供适合的教养方式,而不是一招一式走天下。

比如前面提到的蒙特梭利教育,也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那一套体系,比如蒙特梭利的混龄教学,对某些特别内向的孩子,他可能就比较难在混龄中开展社交。

但如果对于喜欢规则与纪律,以及动手劳动的孩子,蒙特梭利一般能有效增进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和需要。

回头来说,教养该付出多,还是克制多,其实没有一定,得看孩子情况决定。

§让教养在沟通中流动


那么面对不同的孩子,哪些孩子需要父母在教养中更多的付出,哪些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克制?

当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做一件事,就是回到我们自己的孩提时代,回忆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怎么养育我们的?

这个阶段,你不但要反思,最好还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然后把这些内容加以评分。按照付出程度,给予0-10分。打好分数之后,再就你的感受,按照当时愉悦的程度,给予0-10分。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可以整理过去我们自己受到的教养,以及对这些教养内容的感受。

比如你曾经在五岁的时候,不小心摔跤,你的父亲看到了,但他没有扶你,而是严厉的要你自己站起来。于是你对他的付出程度给了2分,并且你内心的愉悦程度也只有2分。

但现在的你,是不是也跟当年自己的父亲一样,选择用同样的观念面对孩子,在他们受挫的时候,要他们自己解决。

那么当你重复父亲当年的教养方式,你觉得孩子的感受会是什么?你真的觉得父亲那种方式,让你感受到了爱?也让你觉得确实对你养成独立人格有帮助?

进而,我们回忆一下孩子的情况,然后我们去跟孩子确认对我们教养方式的感受。进而,我们可以更好的用同理心去和孩子沟通,而不是总站在一个相对于孩子的高度,在缺乏对孩子足够了解的情况下,去为孩子操心。

很可能你会惊奇的发现,某些你觉得付出的情况,孩子觉得足够多了。而有些情况,你自认付出不多,也许孩子觉得太多,让他很不快乐。

所以你的付出,如果在孩子看来是「干涉」,也许我们该缓一缓。

§结语:没有百分百的家长

因为有所谓高需求宝宝,也有所谓「高需求家长」。

万一你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反应太过敏感,对自己在教养上的表现有完美主义的倾向,那么也许这时需要的不是做得更多,而是让自己缓一缓。

此外,某些时候家长强硬起来并非错事。譬如对于误入歧途的孩子,在需要严厉的时候选择退让,对孩子不是一件好事。

重点在于,我们是否跟孩子做了充分的表达与澄清。这个表达是否出于我们对孩子的同理心,而不仅仅是我们理性上觉得「对他好」。按照孩子的独特性调整我们的教养方式,并且尊重他的想法。

付出或克制,来自亲子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某一方的控制或放纵。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