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评就“哭鼻子”,是我家孩子“玻璃心”吗?

“玻璃心”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即形容人有一颗“玻璃做的心”,很脆弱、经不起批评或指责。我身边也有很多家长时常感慨自己孩子有着一颗“一说就哭”的“玻璃心”,平日里稍微说几句就伤心、流泪、发脾气。

 

面对孩子“玻璃心”,有的家长表示看到好几起孩子一言不合就闹自杀的新闻,心里很害怕也就不敢批评孩子了;有的家长则认为未来的社会竞争非常残酷,应该从小就实行严厉的挫折教育。

且不说孩子,即使是我们成年人,在面对老板、父母、老师批评和指责的时候相信也和我一样,不那么“经得住批评”,我们也会产生负面的想法,消极的情绪。

而这,正是因为他人的评价是构成我们认识自我的重要部分,但这个自我往往不是真实的自我,而是镜中自我

01

镜中自我

不是真的我


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于1902年提出,即关于个体的自我如何被重要他人感知的信念,这种信念被称为元认知(metaperceptions)。

镜中自我并不是他人对我们的实际评价,而是我们把他人当成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自己意识中觉得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孩子从2岁开始有掌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随着语言和表征能力的增强,到青少年时期会开始依赖内部情感,并习惯于通过别人的态度来认识自我。

“妈妈说我总是玩手机,在她眼里我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孩子”。

“老师说我这次作文跑题了,在她看来我一定是个笨小孩”。

“小美一整天都没跟我打招呼,她肯定是不想跟我玩了”

往往这些在我们看来无足轻重的评价和态度,在孩子看来,成了认识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要认为孩子“一说就哭”就是“玻璃心”,孩子学会如何面对他人的批评的态度,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是一生的重要命题和能力。

02

镜中自我的消极&积极循环


镜中自我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要素:他人对自己真实的看法、猜想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习惯性认为他人会更多的关注自己的相貌、穿着、性格、朋友等方面,并自行猜想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更会因此产生骄傲、羞愧、愤怒等情绪。

 

一旦孩子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批评时,他们会倾向于在对方眼中看到一个不完美、甚至一无是处的自己,并因此感到苦恼、伤心。


为了摆脱这种消极镜中自我带来的情绪,有的孩子会积极应对尝试改变,但有的孩子可能就此陷入痛苦的泥潭,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问题,如果处理不当,长大了可能会成为“情绪巨婴”。



另一方面,积极的镜中自我同样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从6个班中随机抽出18名学生的名字,并告诉校长他们这18个人是经过科学测定的智商超群的人才。


半年后,罗森塔尔发现这18名学生确实比一般学生进步更大,再后来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非凡的成绩。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孩子们从老师对他们的态度中看到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这种积极的镜中自我让他们更加自信的投入到学习中,并对未来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循环作用。

03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认识自我是每个人必经的漫长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分清镜中自我和真实自我。


如果一味关注镜中自我,我们可能会始终追逐着不想要的一切,沉重的压力将伴随一生;


如果过分忽视镜中自我,我们也可能会越来越偏执,最终与这个世界水火不容。

 

自我认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并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有自律和自省的过程。




对于孩子来说,拥有了自我认知能力,即相当于我们的大脑有了“纠错机制”,面对镜中自我的时候,大脑里会出现2个甚至更多的声音在相互辩论、说服,最终由我们的元认知理性地选择获胜的一方,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父母无疑对形成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给到4条建议:


1、容许犯错: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时,请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进步和完善,偏执的纠正会打击孩子自信心;


2、习惯性的肯定:镜中自我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有重要影响,警惕跌入消极循环;


3、拒绝有条件的爱:与孩子进行有益的思想交流,切忌随意冷落或威胁孩子;


4、不抱怨:爱抱怨的父母会影响孩子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Cooley, C. H. (1902). The looking-glass self. O’brien, 126-128.
[2] J.H.弗拉维尔. (1976). 《认知发展》
原创:咸鱼Rey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