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自由:让自己随处可落。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疑病”的经历。


 疑病常见于焦虑症患者的身上。但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经历了突发事件、处于强烈的焦虑状态中之后,这种焦虑也有可能会以“疑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疑病的主要表现,就是你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度夸大的担忧。


你担心自己用了宾馆的毛巾会不会得艾滋、每天早上醒来咳嗽几下是否就是肺癌、在生活工作中不小心碰到桌子的边边角角的话会不会戳瞎自己的眼睛等等。 


疑病的表现不一而足。但其共同的一个特点在于:当事人非常相信他对自己健康和安危的担忧、是真实的。 


这种“真实”的感觉,是导致当事人基本无法从疑病状态中走出来的根本原因。 


因为你的大脑会不断的重复去想象自己的眼睛不小心被圆珠笔戳瞎、摔一跤眼睛磕到桌子角的画面,虽然这可能性小到几乎不可能,但由于这无比微小的一丝可能性是无法从逻辑和理论上排除,所以你没办法、当然,别人也没办法说服你不要去想、不要去担心了。 


人基本上是无法意识到自己处于“非理性”的状态的。 


哪怕有一个人说:我不敢出门,我怕一出门就被美军的核武器给炸死。这个人的说法在绝大多数正常人看来都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他一定是感觉自己的担忧是非常合理的。

没有人可以从理论上排除他出门被美军核武器炸死的可能性,他会不断的设想出门如何被核武器炸死,并为这个自己想象中的担忧而惶惶不可终日。


 也许几个月后他的状态恢复正常了,再让他回过头去想,他自己都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自己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会因为一件如此荒诞的事情而不敢出门呢?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并不真的了解自己。


更确切的说,是不了解人类。 


我们习惯了利用理性的逻辑去解释自身的行为,而往往会忽略:情绪是会影响你的认知的。 


愤怒的时候你会低估行为的负面后果、得意的时候你会夸大行为的正面效果;焦虑的时候你会夸大一点小事的不良作用,开心的时候你又会觉得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美好的。


 我们有一种急于给事物「下定义」的习惯,这一习惯所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用头脑中的「概念」去替代了「现实」 


我们着急给一个事物贴上标签,并在我们自身的认知中,将这一标签等同于这个事物本身,这一点是很多人内心无法获得稳定的根本原因。 


你初次同詹姆斯·小刘交往,小刘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当场给你表演了个托马斯回旋。

于是你给小刘贴上一个“好”的标签,并认为这个标签是恒久的,你把这个标签当成了小刘。

然而过了几天你看到小刘亲自去卫生间排便,小刘走在路上趁别人不注意一把将一个小学生推翻在地然后转身就跑,你就感到幻想破灭了。 

你看到丁真纯真的笑容粉上了他,得知他抽烟又光束脱粉。 

佛教时常强调“无常”这个概念。为什么无常呢? 因为事物本身就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我们却习惯于强行用一个“标签”试图给事物定格,用这些标签来自欺欺人、或者塑造成一种「共识」的假象。 

两个恋爱不久的人误以为初期的激情是永恒的,这种激情是如此的醉人,以至于他们内心期望这种激情能够永远维持,并做出事实上他们并不能够完成的承诺; 

世上也从没有过任何一个朝代能够万世一系,然而除非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崩离析的征兆,否则绝大多数人都还会保持这个朝代会恒久传递的错觉。

 2020年,这一整年我都很少写文章。 


这一年我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关于人的「自我改变」。


原计划是20年大约六七月份的时候即可上架这一课程,然而到现在已经2021年了,这个课程还没有出炉,因为这个话题过于的庞大了。 


然而在不断的思索与整理的过程中,我理解到了人想要改变自己,最根本难点在于“我执” 


我执就是对自我身份的强烈执着,在涉及到自我改变时,我执发挥作用的方法,就是我们将“自我的意志”作为逃避改变的终极理由。 


譬如有人建议詹姆斯·小刘要积极上进,把工作效率提高起来;小刘说没办法,我就是一个懒惰的人;


小刘习惯于去跪舔女生,他知道这是不好的;但最终只是安慰自己:我就是一个低价值感的男人,我不可能得到幸福。 

自我的身份是我们最核心的一道心理防御。围绕着这道墙,我们层层绕绕的在外围不断地构建起更多的防备措施。 


合理化,情感隔离,抵消,反向形成,否定,压抑。每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保护我们自我内核的一道防护墙。 


我们生怕内核的这个“自我”受到伤害,因而千方百计的使用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 


现在我并非是在彻底的想要否定和批判这一点,我所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强烈的、过度的自我保护使我们持续的陷入了一种紧张、贪着、和外界对抗的一种状态里。 


接下来,这些层层堆叠的自我防御伴随着我们头脑中的想法和念头不断生起,我们在追着念头跑的过程中不断被念头带远,累积的防御和屏障堆杂的越来越多,我们就变得越来越不清醒,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会将念头、防御、和情绪当成了自我本身。 


以上这些部分夹杂在一起: 


我们对于直觉的盲从,正如疑病的例子中,一个人过于相信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从而扭曲了他对现实的认知; 


我们急于去给事物「下定义」,而事实本身不等同于我们所下的定义、亦不等同于我们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和概念; 


我们对于自我身份的强烈执着,对于自我的“过度保护”的倾向,令我们构筑起层峦叠嶂的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扭曲了事实,欺骗了自己,在「自我」和「真实」之间构建起越来越多的阻碍;


我们的注意力不断追随着随时生起的念头和情绪,令我们始终不得安宁、也不能自主; 


如果我们试着去整合以上四者,去探究他们的本质,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想要邀请我的每一位读者在这里都停一下,做一个你自己的思考,从你自己的角度来寻找一下答案。

现在,我来谈一下我对以上这些部分整合后的思考结果。


我认为以上四者的本质,其实都是:「有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住于直觉、住于定义和概念、住于自我的身份、住于念头和情绪、住于自身的欲望和愿望,我们所「住于」的这一切的对象,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非如实」的。 


为什么是非如实的?


其实很简单、很明确,因为它们要么只是事实微小的一个部分,我们住于其上的结果正如同盲人摸象;


要么压根就不是事实,只是我们自身的期望和幻想,只是被扭曲了的事实。


 严重的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和“正常人”的区别,只是在于对自身扭曲的思维和感觉执着程度的不同。 


我在17年年底的时候有过一段莫名其妙患上焦虑症的经历,此后我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探索和研究焦虑症的原因,却始终不得其解,我怎么样都没办法找到合理的答案。 


一直到最近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那时候沉迷于探索人类心理的本质,于是就以自己为样本,不断的向内挖掘。 


向内挖掘的越多,我过往经历中所累积的那些心理防御暴露的也就越多;我潜意识深处中保存的那些通过否定、压抑、反向形成、情感隔离等方法压制住的问题暴露出来的也就越来越多。 


于是你储存的对现实的扭曲认知、一股脑的开始大量的泄露了出来。 


而我那时是如何自我治疗焦虑症令其好转的呢? 


我使用了三种方法:首先完全停止了对于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其次出去大量的接触人,建立社交关系,参加社交活动;最后是按照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不断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于是我从深入自心内在的状态中逐渐退了出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把注意力放在别的地方,从而把潜意识挖掘出来的那些东西逐渐给忘掉,还用积极的认知给那些负性的经验加了个盖子将其“封印”。(这样一种描述太中二了哈哈) 


一个人「心理异常」的程度,取决于他头脑中的那些扭曲认知的「数量」,以及他对这些扭曲认知的「相信程度」。 


我不是在暗示通过转移注意力、建立积极的认知这种方法是「次级」的,虽然这的确是「不究竟」的,但它仍旧是一种已经足够好的方法了。 


因为你始终是你「当下」的自己,只要每一个「当下」的你都是健康的,具有正常社会功能的,那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那么如何是「究竟」的见地呢? 


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喜欢佛教的言辞优美,但我也认为古代那种语言定义模糊的方式的确不利于现代人去理解,它会制造很多的歧义。


再加上宗教本身的光环,会令人将「无所住而生其心」理解为是一种玄奥高深的、超凡脱俗、不是普通人轻易就能够达到的境界,而这样一种认知本身就是一种障碍。 


如果把「无所住而生其心」换成「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其表达的含义其实是一致的: 


我们不依据事物的表面特性就往下结论,这其实等同于不住于色、不住于相; 


我们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和感受去认知事物,而是如实的接受事实本身,探究事物的客观逻辑,就等同于不住于受、不住于声香味触法; 


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也会附带的受到我们的记忆和联想的影响。 


我们看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会隐性和庄严的佛殿、电视剧里神通广大的佛菩萨挂钩,因而就给这句话附加上了神秘的色彩和感受,我们会认为这一境界非常的高大上,离我们凡人很远; 


我们看到「科学思维」、「实事求是」时,隐性联想到的是科学家,做实验,爱因斯坦,某个专家,某位尊敬的二十八画生,我们便会感觉这种境界其实离我们没那么远,是平常人没那么难的就能够达到的。 


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非常容易给自己制造很多多余的障碍,被诸多无关紧要的概念和感受影响。 


如果你能够理解我这篇文章在讲什么,也许在某一刻你会体验到一种顿入当下、直入本质、破除一切虚妄的快意,你能够安住于简单而根本的逻辑。


在此种状态下,你事实上可以立刻达成任何转变——是「立刻」,没有任何多余的步骤,不需要任何的刻意努力。


因为一切对你来说都只是标签而已,你选择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就如同你选择挑选哪件衣服穿一样的简单——正是因为你不为任何标签所限制和束缚,所以你可以选择轻易地给自己贴上任何一个标签。 


我清楚上面的这段阐述会是令绝大多数读者感到是迷惑的、非常荒诞夸张的。


但我之所以还是将这一部分写下来,一是因为仍旧还会有少部分的读者或许能理解到、甚至是体验过那样的状态,上面那段文字可以作为他们理解的印证。 


二来是因为接下来我要阐述「无所住」,我们狡猾的大脑和习性喜欢紧抓着什么不放,喜欢始终能够“有所住”,这样我们感到有所依靠、感到安全。


 因为你会给自己制造一个自欺欺人的假象:似乎「无所住」是一件难以理解的概念,你欺骗自己说你不知道怎样才能无所住。


这样,你就能够得以有一个理由,任由自己继续维持旧有的那种虽是浑浑噩噩、但却令你感到安全和习惯的生活状态。 


事实上,释迦牟尼和李耳都是不绕弯子的人,无所住就是无所住,无为就是无为。 你不做任何动作时这就是无为,你不动,保持不动,保持无所作为,然后耐心等待,等着等着,你自会清静,这是真实不虚的。


清净不需要刻意追求,不需要调整呼吸自我暗示,你保持不动,没有任何作为,然后清净自然就会出现。 


你不执著于任何事物,不执著于外界,亦不执着于自身。你不再将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的,你不对事物下任何定义,你放松下来,承认自己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你承认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并不再试图用你的头脑去分析和判断,这就是「无所住」、这就是「诸相非相」。 


你理解我的阐述了吗? 


我认为你应该是已经理解了,但你的潜意识似乎会总是想从这个实相上滑走,因为它害怕实相——实相会摧毁一切的假象,你的心理防御、你扭曲的念头和情绪、你给事物贴上的标签、你头脑中的概念这些所有的假象都会被摧毁,因此你会恐惧,你莫名的害怕自己会失去什么、仿佛是无比重要的东西。 


你要敞开。 


不要害怕跌倒,让自己随处可落。撒手、放下,你才能获得心的自由。






文:风墟  (心理咨询师,心理作家。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工作微信:fengliu145236;已出版书籍《成为自己的勇气:认知自我的情绪心理学》)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