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陌生人》:全面探索“自我”的多样性

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口号,就是——成为我自己!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我”?“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往何处去?这些灵魂拷问,也许很多人一下子答不出来。这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01

 

人类在两三岁开始就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随着成长而逐渐强化,直到成年后形成明确而成熟的自我观念。

 

从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说出的那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开始到现在,人类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着自我。但直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确切地弄明白“自我”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神秘又多变,让人难以把握?

 

这也是当我想给《镜子里的陌生人:对自我的科学探索》这本书写评时感到有点儿艰难的原因。


 

在这本书里,罗伯特·莱文教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对自我的探索之旅。但作者并没有给出关于“自我”确定的、绝对的、唯一的答案,更多的是通过不同领域和角度的展现,激发我们进行更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客观地了解一个人的“自我”有多少种样子。

 

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书籍,但翻阅后发现,作者行文风格通俗,语言风趣幽默,通过各种领域的丰富案例、理论研究以及亲身体验,给我们解答不同定义下的“自我”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表现。

 

作者以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视角开篇,让我们从生理角度了解自我的感受是如何产生的。然后再转向社会科学,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论述,让我们从身体的“自我”到个人思想和心理意义上的“自我”进行更高一层的理解。



02

 

那么,什么是“自我”?

 

心理学认为,自我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等存在状态的认知。但问题的答案就这么简单吗?

 

先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有一条船由于年代久远而腐朽了,需要维修,如果我们将船体木板一块一块地换成新的,最终将旧的全部替换掉,那么它还是原来的那条船吗?

 

这就是哲学上的一个著名悖论:忒休斯之船。

 

同样的,我们再来思考一下:人体的细胞经过一段时间会衰败,然后生成新细胞,那么,当我身体里的所有细胞都更新了一遍之后,我还是“我”吗?

 

有科学家设想,在未来科技高度发展后,可以将人的意识从身体抽离出来,即使肉身死去,还能保留个体的思想意识。那么,这样的“我”还是“我”吗?

 

种种设想和思考都表现出,人类对自我的了解和把握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自我就像藏在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精灵,捉摸不定。

 

那些经常会幻听、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具有双重甚至是多重人格的人,患有少见的“主体替身综合症”的人,坚信自己的身体里有另一个“我”。这是一种精神疾病。

 

但是,现在我们还能利用各种高科技、人工智能、克隆技术,人为地给自己制造一个“替身”出来,就像是另一个“我”,将来也许还能代替自己去进行许多活动,像现在很火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新流行的概念“元宇宙”。

 

 

03

 

很多时候,别人眼中的“我”跟自己所看到和理解的“我”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认识自己、感受自己、表现自己,但别人不一定能看得到或是只看到一部分。

 

从生物的角度来看,大脑神经元的活动构成了我们的思维和感知觉,指挥着我们的行动。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会不断生成新的神经元和连接,也会进行自我修复,维持着人的意识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意识和主动行为体现了“自我”,也构成自我的不同特点。但是,这也很容易迷惑到我们。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人有着独立意志,能够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但是有实验显示,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没有做出主观行为之前,大脑就自主地做出了反应,产生某种思想,我们的身体也跟随着做出一些行为举动。

 

由于这个时间间隔实在是非常小,所以我们常常无法觉察到它们发生的先后,因此会认为是自己主动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和行为举动。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对自我的控制力有着盲目的自信。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经进行过一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就证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实验招募了一班大学生cosplay狱警和犯人,一起待在一个模拟的监狱里。不过两天时间,大家就迅速地进入了角色并出现相应的行为表现——“狱警”们粗暴地虐待“犯人”,被虐待的“犯人”们感到憋屈甚至崩溃,最后不得不匆匆地提早结束这次实验。这个时候,他们都不再是从前的那个自己。

 

有很多艺术家、作家宣称他们的作品并非是自己创作,而是他们大脑里“另一个我”的杰作,是由其自动自由地创造出来。

 

那么,这个能代表“自我”吗?我是主动控制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还是被控制?又是被什么控制?


 

04

 

有一些心理学理论针对自我提出许多概念,比如“功能自我”、“现实自我”、“理想自我”、“人格面具”等等,都是对自我的不同理解。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处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会天然地带上“人格面具”,承担起不同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之间虽然有着许多的不同,但都是真真实实的自己。可以说,我们就是我们扮演的角色。

 

比如说,你的职业是一名老师,你在家里是亲切和蔼的母亲,但是当你回到学校,站在讲台上,又会化身成为一名严厉谨慎的老师。自我在这里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象和特性。


 

05

 

越说得多,越去思考更多,似乎越复杂了,“自我”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作者在书中做了一个总结,“自我”具有四个特性:

 

第一,边界模糊性:自我的外延是模糊的,自我的内涵也并不清晰。自我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灰色地带,自我其实是部分自己与部分他人的总和。

 

第二,内涵多重性:自我更像一个共和体,而非个体,是许多彼此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元素的综合体。一个人的多个自我还会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思想。

 

第三,可塑性:自我具有可塑性。我们的一切,从身体到神经通路,再到人格特点,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变化是生命的常态。

 

第四,无限可能性:自我的所有特征看起来问题重重、令人困惑,正是为自我创造了无限变化的可能。

 

可见,自我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不可能只从一个方面就能清晰地认识它。要看到自我的外延和与外界的联结,要看到自我有着不同的性格表现。

 

还要看到,自我具有可塑性和无限可能,我们可以从大脑神经通路和自己的人格上对它进行主动的控制和塑造,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

 

 

结语

 

在不同的时间里呈现的自我会有着很多不同,即使是同一时间内,也可能存在几个自我。自我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

 

对自我的探索也要不断地进行,没有终点,也许会持续一生。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把控,就是保持对自我的好奇与探索,并接纳它的多样性。


作者:微格尔青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