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我们人生的诸多痛苦,皆来自于太多的“应该”

所谓的活得好,其实是接受原本的人生、接受原本的自己、接受原本的结果,抓住机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满足于其结果。——西伯里

《稳》:我们人生的诸多痛苦,皆来自于太多的“应该”

我曾经遇见过这样一位来访者,他在事业、家庭、生活各个方面都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却常年受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困扰,感到很痛苦。

他跟我说:“我觉得我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做的挺不错的,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都觉得我做得很好,在外人眼里我是成功人士,但是为什么我就是不快乐呢?为什么我还有这么多的痛苦?我应该快乐呀。”

的确,从这位来访者的方方面面去看,他都有幸福快乐的理由。但是也许造成他抑郁、焦虑的正是这种“应该快乐”的想法。而我们人生的诸多痛苦,其实就是来自我们有太多的“应该”。


01

真实与应该之间存在差距,

就会勉强自己

《稳》:我们人生的诸多痛苦,皆来自于太多的“应该”

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三岁的孩子弄丢了手里的棒棒糖,他感到伤心也许会立即大哭。

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遇到同样的情况,尽管内心也十分伤心,但是因为父母曾经教育他在外人面前哭是很丢脸的事情,于是他压抑心中的悲伤,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甚至在别人询问时还假装出开心的样子。因为他觉得为了保住面子,这是应该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他也许就忘了当丢了自己心爱的事物时,悲伤是正常的情感。

于是我们便看到,真实的情感与应该的情感之间是存在差距的。我们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被灌输了什么时候该有什么样的情感。

比如,过年就应该开心,应该笑,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开心,往往会招致父母的训斥;再比如,家中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就不能高兴,应该跟着一起哭,要表现出忧心。

于是渐渐地,我们被教育到“在体验真实的原本的情感之前,头脑中会先出现应该的情感,然后努力让自己表现出那个应该的情感”。

加藤谛三在《稳》一书中说到,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在勉强自己,而勉强就意味着会有不明所以的不愉快感。

心底明明没有的情绪情感,却要让自己以为自己有,这就造成自我的分裂。而为了让自己不去体验分裂带来的不良感受,个体就会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拒绝意识到这种分裂。

02

自我分裂带来的影响

《稳》:我们人生的诸多痛苦,皆来自于太多的“应该”

在体会自己真实的情感之前先去考虑别人希望自己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就会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甚至丧失自我。出于丧失自我边缘的人,会对真实与应该之间的分裂感感到不快,说明他此时仍然能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情感。

而丧失了自我的人会把应该的情感当成是自己真实的情感,因此连不愉快都不会感受到,同时也没有活着的真实感,会变得麻木。

通常自我分裂的人会有如下表现:

无法集中精力,总是分心;当我们的内心存在不安和冲突的时候,往往无法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玩耍、工作,甚至吃饭的时候也无法集中精力。

人际关系上的情感疏离;内心怀有冲突的人,往往害怕向他人敞开心扉。因此和他们交往时,即使看起来很热情,但是仍然会有一种没法交心的感觉。甚至他们对家人也是如此。

我们总是在关系中照见自我,而自我分裂的人与其说害怕向他人敞开心扉,其实是害怕面对真实的自我

自我匮乏感;内心的不安和冲突同样会带来自我的匮乏感,这种自我匮乏会使得人总想做点什么、去抓住一些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容易上瘾的人就是如此,越试图抓住什么来缓解内心的不安,结果却南辕北辙,反而陷入更深的不安和冲突之中。

而以上种种表现,发展过度就会变成神经症,诸如抑郁症、焦虑症、歇斯底里症等等。

03

克服痛苦需要如何做呢?

《稳》:我们人生的诸多痛苦,皆来自于太多的“应该”

既然这种种痛苦都是因为真实与应该带来的自我分裂所造成的,那么根本解决之道就是找回真实的自我。


加藤谛三在《稳》一书中提到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要了解自己的真实情感。

对于自我已经丧失了的人来说,可能这也并不容易,但是仍然是可以做到的。可以每天抽一些时间,做冥想,去体会自己当下身体的感受、心里浮现的东西,每天都跟自己待一段时间。

真实的自我就像一个孩子,需要我们花时间去与之相处,去看见它。

第二步,在知道自己真实的情感之后,尽量不要去演绎“应该的情感”。

很多人可能已经成了惯性,自动自发地会去考虑别人会接纳什么样的情绪情感表现。而这里的一个根本是,我们内心深处觉得,别人不会喜欢真实的自己。

实际上,只要多试几次,就会知道这个信念是何其地不合理,而基于假我建立的关系也是很不牢靠的。因此,去尝试,如果很痛苦就不要表现得很开朗,试着去建立真实的关系。

第三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真实情感,丢掉那诸多的“应该”。

第四步:一旦了解自己真实的情感,就将身体交给它,去体会表现那样的情感。

《稳》:我们人生的诸多痛苦,皆来自于太多的“应该”

比任何事都重要的是,了解真实的自己,能够专心面对真实的自己,不要活在“应该”之中。

文:萧潇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