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观后:亲爱的,你喜欢现在的自己么?

看完《月亮和六便士》,可能由于译作的原因,中间不少词语还是有些磕磕绊绊,你觉得很有道理,但仔细咀嚼似乎不那么平顺。

但是不能吹毛求疵吧,这已经是作者能够以这种方式,带给我们的最大震撼。

还挺喜欢这种书的,因为它字里行间仿佛都在逼问你:你喜欢现在的生活么?更准确地是在问:你喜欢现在的自己么?不管你正在过怎样的生活。

也许读者不是都刚好看过这本书,先简单概述下,一位英国证券从业者在四十岁的年龄辞掉工作、放下妻子和两个孩子离家出走,到法国学习绘画的故事。

书中画家的生涯穷困潦倒,直到去世后,他的画作才一鸣惊人,大家争相收藏。但在这之前,他常常食不果腹,并且经常要靠借债才能过活。

他常常突然冒出来,向不知道谁借几百块钱,之后又跑到画室或者丛林中躲起来,继续创作。

他辗转了很多地方,因缘使然,也曾再次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并且有了孩子,生命的最后患了麻风病,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去世。

并非外遇,他只是被家庭和琐事禁锢得发疯,他像隐士一样,执意去追求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他想要专心致志地画画,别人都觉得他疯了,但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生命如此寂寥,谁又懂谁多一些。对于他抛妻弃子的行为,他觉得如果不是从世俗道德的框架看,他忠于自己的内心,本没有错。

“我已经养了她10几年了。难道她不能试下自己养活自己么?”画家说。

之后,也有女人主动投怀送抱,朋友说:人家看上你了,不图你什么,说是因为爱情。但他给出的话简单直接:让她滚。

画家说:他怀疑女人到底有没有灵魂?因为她们总是过分看重爱情,然后意图把另一半囚禁其中。

画家说自己不会再恋爱,因为这些会妨碍他做自己,会让他内心脆弱,无法平静去创作。但是他还是不能很好处理好欲望,所以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很恐怖。

生而为人,这些仿佛是一个魔咒。

本书的作者是毛姆。英国著名的作家。

我不知道这本书中的画家是他杜撰的,还是真有其人。后来查资料发现,作者是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加以艺术创作。不能说是完全真实,也不完全是虚构的小说。

卢梭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我想,作者毛姆是借助笔下的人物,来表达那些他没法表达的情感和欲望,去窥探人性的善与恶,或者不善不恶的难以琢磨。

之前看著名导演李安的传记,李安也说过类似的话,生活中他是很温和的人,但是电影里要不是同性恋,要不是刀光剑影,要不就是一些伦理剧,可能只有在电影里,他才能很好地释放人性的另一面和多元化,进行一些探讨。

真正的艺术家,也许纯净得就像一个孩子,他们知道世俗的很多规矩,但却不care,因为若苦心经营,一定会疲于应付。

我想起来之前看某禅师的书,描述他曾经抱定话头参禅时,满脑子都是这个话头,无法兼顾其他,所以他即使遇到比他位高权重的人,也不打招呼;有时候想到入神,就迎面跟别人撞上去了。

别人都觉得这个人是个呆子,但他从过来人的角度说:真正的学东西,要开悟,就需要这样。

生死要紧。哪里有闲工夫管这么多规矩——书里大致是这样描述。

当然,多数的人,如同你我,就如毛姆所说:还是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真诚的程度,暴露的程度,会很有限。大家还是在符合世俗规则和自己的心之所向之间,亦步亦趋。

书中有好几次,作者问画家:脱离之前四平八稳的看起来似乎很入流的生活,是否曾有一刻后悔,难道对亲人不觉得抱歉么?

画家的回答都是:没有。

也许这样的回答惊世骇俗,但是真的忠于自己是蛮艰难的事情,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生的使命,并汲汲以求之,这我认为是更酷的事情。

他们会被循规蹈矩的人斥责为疯子。另一边,骂他们的人,再日复一日忍受着平淡而无聊的现实生活。

我们这一生,终极是要追究什么呢?

之前看过很多书评,对要月亮还是要六便士,着墨很多——说多数的我们还是兢兢业业于“六便士”,而敢于和能够追求“月亮”的人,少之又少。

这不能说谁对、谁错,或者谁更高明。

其实临终的那一刻,也许才能真的知道我们这一世,是否真的死而无憾。

在看似漫长然而却又短暂的人生中,如果经常感觉到生命的活力和热情、奋发和进取,享受生活带给的一切,心灵又是平静、柔软和丰富的,不希望多一点什么或者减一点什么的状态,那么,此生,应该就是无憾吧。

在这个前提下,无论我们是日复一日重复四平八稳,还是拼尽全力、惊世骇俗去追逐梦想,这都不重要,因为已经对自己、对生命,极端的真诚了。

真诚,其实是蛮难的事情。

我们经常,主动或者被动地,欺骗自己。

回到开始的话,我其实不太喜欢这一年的自己,长了20多斤的肥肉,看似生活波澜不惊,但是却没有拼尽全力,淡忘梦想,不再真挚,我也开始欺骗自己。

偶尔想起之前没有工资去做四年多义工的日子,会有些不太真实的感觉。

我喜欢那样的心无旁骛、清心寡欲,但现在回到现实,该如何好好自处?我并非觉得哪种行为才高尚,而是觉得哪个当下更心安,就是最棒的!

我暂时木有答案,尽量埋头多看书、多写东西吧。希望答案就这么慢慢到来叭。

文字作者:若水
作者简介:北大社会学硕士,中科院心理所2020届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考核毕业,11年报社记者编辑经历,心理咨询师成长中。
图:高更画作,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