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声音不记得》:郭敬明真的在消费抑郁症?

文:今日老K
来源:阿尔法心理研究所(ID:she_19920130)

前段时间,郭敬明频繁登上热搜。


其中,尤其在《演员请就位2》中,郭敬明更是被尔冬升导演怼哭了。

整个事件的本质就是以专业为代表的尔冬升,对郭敬明这种野路子的不屑。

不过郭敬明最近导演的一部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票房真的大卖,这部情节一般的电影却用煽动感情换来了无数人的泪水,我相信来看这部电影的人有一部分是抑郁症患者。


虽然上映之后,影片在豆瓣评分一降再降,但是我自己是亲自去看了,抛去剧情安排与艺术渲染,整体很像微笑抑郁症患者的经历。


剧情大概是一位来自另外星球的辛唐,拥有通过声音让人产生幻觉的功能,最终让人获得快乐。不过这个能力只能对一个人使用不超过三次,倘若使用三次,他的性命就会从此与该人绑定,只有对方开心,辛唐才能活命。


正好辛唐给欲要自杀的吉泽先后使用了三次超能力,吉泽表面开朗,但实际患了抑郁症。辛唐最初为了活下去,费尽心思让吉泽开心。

网上大部分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槽点在于对抑郁症患者的刻画,吉泽患有抑郁症还能够去做直播取悦他人,不太能让人理解。


但事实上,有种抑郁特点还真的符合,那就是微笑抑郁症


这种抑郁症的特点就是,这些人的笑都是虚假的成分,他们只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抑郁


虽然2020年都马上要过了,随着精神卫生的不断科普,大概只有一部分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才会懂得抑郁症的苦。


我做心理健康方面科普已经第四个年头了,全网粉丝可能超过30万,收到全国各地的关于抑郁症的诉苦无数,其实还是感到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被歧视的居多

剧中吉泽不敢说出抑郁症就是第一,害怕别人的不理解,第二,担心他人的歧视。


记得知乎上有个提问下有个关于抑郁症非常经典的回答,至今让很多自媒体引用:


“没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太多了。”

没错,人类的悲喜永远都不相通,2018年峨眉山上一个女孩在众多人劝阻之下毅然决然跳山下去。


后来这名女孩的遗书曝光在网上,她写道:


我得了一种病,叫抑郁症。

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脆弱,想不开。我想说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得了抑郁症的人真的不是任性和矫情,更不是想不开和钻牛角尖。


有研究表明,有71%受抑郁困扰的人试图隐藏自身病情


亚洲演艺界顶级巨星张国荣也是抑郁症患者,他曾在自传中写道:

“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这就是当下许多抑郁症患者真实的写照,媒体有个调查发现,大部分新闻对于癌症抗争的报道都非常正面,相反很多精神病患者努力生活会被扣上各种帽子,甚至被嘲笑

就像吉泽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得了其他的病,我有坏掉的细胞,你们或许会同情我。可是我偏偏得的是抑郁症,你们会说你们也有抑郁,也很累,可是我的累不是你们的那种累,一件小事都让我心力憔悴,没有力气起床,没有食欲,看到窗口就想往下跳。

抑郁症的核心临床表现就是欲望减退和兴趣全无,在抑郁症眼中即便他们抓彩票中了五百万也是毫无感觉的。


那么为何如此痛苦还可以假装微笑呢?


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曾推送过一篇有关“微笑抑郁”的文章,文中说,微笑抑郁者的笑容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他们当中,有人是因为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感到羞耻;有人是因为拒绝承认自己的抑郁情绪;也有人是因为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所以,他们选择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将微笑当成自己的面具,希望能够维护自己“强大”的形象,独自解决问题。


剧中的吉泽小时候差点被父亲猥亵,母亲因为救她而杀害了父亲而入狱,所以这些经历都让吉泽不得不更早面对成年人的世界,同样,她也背负着更大的心理创伤。

电影中有个片段真的让人心疼,吉泽在经历了父亲企图猥亵自己被母亲杀害后,高中老师鼓励她,有一次当众在课堂上表扬吉泽坚强等。


可就是因为他人的过高期待与“正能量”的人设让吉泽完全被压垮


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Helen Verdeli 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那些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更容易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她发现,中国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认为人必须要承受痛苦,吃得住苦


这些坚强、正能量的标签却压的人们再也喘不上气。


Nikki Webber是一名黑人女性。


她从小被教育活着要坚强,所以她就算抑郁了也是压抑自己不敢把患病的事实讲出来,可一天她突然知道了自己侄子因为抑郁自杀的消息后非常激动,侄子那么久的抑郁都伪装的如此好,也许侄子说出抑郁的事实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所以她决定把自己患上抑郁症的事情公之于众,她认为抑郁症不丢人,更不是脆弱。


人们有个非常错误的决定,总认为情绪是有害的,甚至朋友圈到处宣扬“戒掉情绪”这样的观点,可情绪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无论你承认与否它都会陪伴我们一生。


她认为人因为情绪失控不是丢人的,更不应该被他人肆意攻击和评判


心理学博士Richard O’Connor在《走出抑郁》这本书中说:


“抑郁本身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种情感的丧失,是将你与世界隔离开来的厚重帘幔,并同时伤害着你;

它不是悲伤或者痛苦,它是一种疾病。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包括高兴、兴奋、悲伤和痛苦。”


所以千万别再把抑郁症当作矫情、不开心、想太多等等,它们只是生病了,需要治疗。


也希望那些肆意评判抑郁症的人要停下你们的做法,因为有一天他们撑不下去自杀了,你们都是帮凶


你们的种种做法都是在对抑郁症污名化,抑郁症康复师Carrie Barron MD指出,所谓抑郁症污名化就是否认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的正当性,因此造成对患者的不尊重与歧视,说白了本质上就是认为抑郁症根本就不是个病


就像郭敬明另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受害者一样,雪崩爆发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作者简介:老K,本科,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110小时+ (目前仍在进行)。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ID:she_19920130)。

责任编辑:小鲸鱼 八角亭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