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 能扛住中年危机的人,都很“任性”

文:ally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40岁未婚女,失业零存款,凭什么自信?”| 能扛住中年危机的人,都很“任性”

以前,“任性”是个贬义词。

“你怎么这么任性?!”总有一种指责的意味。

现在,不一样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羡慕那些任性的人。

羡慕他们可以活的自由又自我。

高分台剧《俗女养成记》中,女主陈嘉玲就很任性。

39岁,辞去高薪工作,跟未婚夫分手,用全部积蓄买下一栋“鬼屋”。

40岁,还在很顽固地要自己装修……

不管别人说什么,她只听自己的。

很多人说:年纪越大,越不敢任性。

陈嘉玲,就是个例外。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任性”

40岁的女人,可以活的多任性?

39岁,即将结婚时,陈嘉玲毅然分手,离开了相恋五年的男友。

同时,还结束了看起来高大上,实则又累又烦的稳定工作。

从繁华的台北,搬回了台南老家。

在40岁,陈嘉玲开启了人生下半场。

她考了一张英语导游证,以“国际玲”的身份接待外国游客;

哪怕医生说“再不生孩子,可能已经没机会了”,她依然不想结婚,也没计划要孩子;

看上一栋“鬼屋”,哪怕里面有人自杀过,她也坚持用全部积蓄买下了它,经过一整年的“折腾”,终于有了“家”的样子。

陈嘉玲,也正式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

但并不平静。

为了和自己较劲,装修房子时的她,坚持亲力亲为。

然而入住后,各种匪夷所思的桥段轮番上演。

清理院子里的马蜂窝,被蛰;

硬要自己打气枪,把钉子打进大腿里;

刷油漆,直接从架子上摔下来……

三天两头跑急诊,年轻女医生甚至以为她被男友家暴了。

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妥协,坚持不让父母插手房子的事儿。

爸妈担心这个房子是鬼屋,风水不好,特意请来风水大师。

她毫不客气地把他们轰走。

妈妈生气,说“我们是好心没好报”

她不依不饶,直接说“钥匙拿来”,跟爸妈要回了自己房子的钥匙。

去家具城挑沙发,她选中了白色的L型那款。

结果妈妈觉得那个沙发颜色太浅,容易脏,悄悄让送货员送了深色的过来。

她坚决拒收,不断地说:

“姐的沙发姐自己选,这是我家我的东西,我要弄脏也是我的事情,你们都不要再管我的事情了!”

40岁的陈嘉玲,并没有40岁“该有”的稳重和妥协。

相反,她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让人“不省心”。

可是,看到她这样,又有多少人莫名羡慕呢。

很多人都问过:到底怎样才算活出自己?

陈嘉玲这样就是。

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

《俗女养成记》会告诉你:原来一个人,真的可以活的自由而任性。

可能做到这样,其实并不容易。


任性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不管你们怎么说,我都坚持自己的想法。

我怎么想的,我就怎么做。

能这么坚定,需要高度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来的,也叫“自我同一性”

指的是,你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的好恶、原则、价值观,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而且,你对自己的认知,是持续的、稳定的。

你认同这样的自己,这就是自我认同。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人们通过不断探索、尝试、选择,逐渐认识自己,获得自我认同。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自我认同是一个人作出选择的基础

比如,一个自我认同高的人,会更明确自己的原则,选择什么人交朋友、谈恋爱,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怎么发展自己。

自我认同越高,越容易作出并坚持自己的选择。

就像陈嘉玲一样。

她做决定的时候,不需要别人的意见,哪怕别人反对,哪怕自己并没有什么经验。

就像买“鬼屋”,即使大家都不看好,但“我想买”,那就买下来。

陈嘉玲的状态,就是高度“自我认同”。

但事实是,很多人都没有陈嘉玲这样的笃定。

他们的自我认同,往往会出现以下三种问题:

a. 自我认同延缓

这是大多数人的一个状态:还在探索阶段

这时候,不太明确自己到底是谁,想要什么,做决定的时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这样的人,最容易焦虑、纠结和迷茫。

不过,处于探索中的人,随着自我认识越来越多,自我认同感就会越来越高。

b. 自我认同混乱

这种人,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都特别低。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也很难为自己做决定,很少帮自己争取什么。

容易得过且过,走一步算一步。

c. 自我认同早闭

之前有个粉丝求助,说想改变老公,他一直没上进心。

问了才知道,老公从小到大,从没有过零花钱。

什么时候买什么,都是婆婆说了算。

衣服是婆婆买,饭是婆婆做,工资卡也归婆婆管。

这个老公完全按照妈妈的意志在活。

这是一种自我认同早闭

很多妈宝男,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因为有妈妈包揽一切,所以,过早终止了自我探索,不再思考这些问题了。

那这些问题谁来思考呢?

当然是他们的父母。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不能说我想要,背后一定有一句“我害怕”

那么,这种高度的自我认同,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是通过他人认同

孩子天生就会认同自己的父母。

尤其在小时候,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时候,他们会通过父母的视角来看待自己。

如果父母觉得孩子是有价值有能力的,孩子就会认同父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有能力的。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评价非常低,认为孩子无能无用,那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是糟糕的人。

毫无疑问,陈嘉玲从父母眼里,看到了一个特别棒的小女孩儿。

她小时候,爸爸总是无条件包容支持她,不断夸奖她。

她成绩不好,爸爸会说:你活泼又可爱。

她贪玩被妈妈骂,爸爸会安慰她。

而她也会趁机提要求:

  • 每天加五块钱零花钱;

  • 不跟弟弟一起睡;

  • 要XX的录音带;

  • 看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

尽管为难,但爸爸还是会答应。

陈嘉玲的爷爷一直保留着她小学发表的作文。

她的字写得丑,但爷爷一直夸好看。

他总是说“陈嘉玲就是最好最漂亮的孩子”。

哪怕她都40岁了,没结婚,从大城市灰溜溜地跑回家,担心父母对自己失望。

爸爸仍然骄傲地把女儿介绍给护士们,以她为傲。

陈嘉玲的妈妈,虽然有时候真的很凶,但实际非常温暖和接纳。

当陈嘉玲怀疑妈妈“太凶”所以是假妈妈时,问妈妈“我生日是几号?我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妈妈马上回答了她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帮助陈嘉玲自我认同的过程:

这是你,妈妈知道。这是你,你有你的特点。而且,妈妈都记得。

她从父母那里看到了一个优秀而确定的自己,形成了足够的自我认同感。

这让陈嘉玲在做决定时,坚持而笃定。

她会根据自己的内心作出选择。

可反观现实中的家长,太难做到这样了。

朋友说,我小时候敢要什么的话,我爸得打死我。

其他朋友说,不给就不给,打你干什么?

他说,他觉得我不该要。

这个朋友确实是偏回避和讨好型的,在关系中,他很少提自己的要求。

因为,他从小就在打骂里,认定了:自己不该要,不配要。

这是对孩子自我的一种否定:你的需求是不对的,不合适的,不应该的。

久而久之,孩子就从“爸妈觉得我不该要”,变成了“我不想要”“我不需要”。

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混乱。

导致:

他们不敢按照内心去做选择;

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他们害怕作出的选择是错的,而不敢做决定。

但其实,他们不是不想要,只是不知道,或者不敢要。

令人悲伤。

如何更任性地活出自己?

a. 努力了解自己,允许自己体验

先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

可能你想了半天,答案是:我不知道。

这个不知道的背后,其实是缺乏探索。

没尝试过,不知道哪个更好,更适合你。

那就去尝试,去体验,去感觉。

然后,相信自己的体验和感觉。

当你真正体验了,才能知道“你的感觉”到底是什么 。

b. 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喜好

有个朋友说,刚换了26字母键盘输入法,不太习惯。

我说:你习惯什么,就用什么啊。

他尴尬地笑“我习惯九宫格,可他们说用九宫格的都是老年人”。

因为担心被说“落伍”“像老年人”,他就放弃了习惯的输入法。

当他意识到后,迅速把键盘换了回来,说:

“我就喜欢九宫格输入法,怎么了?这是我的手机。”

是啊,就像陈嘉玲:

我就买个鬼屋,怎么了?我就不结婚,怎么了?白色沙发不耐脏,可我就是喜欢,就要买怎么了?


也许,白色沙发用两个月后,陈嘉玲会后悔,会痛心疾首地说:也太脏了吧!以后买沙发,我坚决不买白色的了!

但,这才是陈嘉玲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不是吗?

沙发脏了,买“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来没有绝对正确的路。

c. 学会自己做选择

自己做选择,就意味着要自己负责。

想一想最坏的结果,并告诉自己,不管是什么结果,我都能承担。

当你自己做的选择越多,你会发现,你越自由就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d. 列出想要的原因和理由。

记住,不管什么理由,都没有错。

比如,我想要这个,因为别人都有,我想要那个,是因为便宜,我想要C,是因为颜值高,而且我没用过,不管什么理由,都值得你去支持,去实现。

以前,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是一个人青春期的任务。

后来,研究发现,青春期确实是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

但其实,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自我认同。

这确实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慢慢来,多给自己一点儿时间去了解自己。

认可自己,喜欢自己。

这样,以后你也可以果断地作出选择。

霸气地说出那句: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这就是我自己想要的,和别人无关。

点个“在看”,愿你任性地活出自己。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1996-5
《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仰海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
自我》乔纳森·布朗、玛格丽特·布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森,中央统计出版社,1968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ally,二级心理咨询师,伴侣咨询师,专栏撰稿人。擅长亲密关系、情绪管理等,愿意倾注所有温柔,给你停下来的理由。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6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