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观察一个孩子:他非常认真的在研究一道数学题,研究的过程中,可谓呕心沥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整整花了一个多小时。
对于一个不到8岁的孩子来说,这已经接近他努力思考的极限。
我想,或许他需要一点帮助。给了他一点引导之后,他突然发现原来那种思路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换了一条路,视野变了,好像世界也不一样了。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原则》这本书总结到: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所掉入的悖论纠结的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
当这个孩子跳出原来的纠结,搭建新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搭建了解决问题新的出口。
尽管,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这仅仅只是一道题,但对于一个有着正常思维和辨识度的人来说,他会收获到,不同道路带给他的思维冲击,也就是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当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再只是单一的一种,那么问题本身就会有更多更好的出口。
简而言之,走不通时,我们可以换条路。
02
平常人的世界里,我们提倡死磕,提倡坚持的力量。
一遇到问题就逃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不是我们想要倡导的。
所谓坚持的力量,是来源于你真的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梦想的路上,你可以义无反顾,也可以从很多走得通的路上一一去尝试,但并非是在没有道路的过程中消磨掉自己的意志力和决心。
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本身令我们困扰,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意见造成了困扰。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问题,认识面临问题的态度和视角是如何影响到了问题本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受困于各种条条框框中,无论多么努力或者理性的想要寻找解决方案,都可能落到最后只能在原地慌乱的兜圈子,加重问题,影响情绪。
重新框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瓦兹拉威克说到: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可以理解的和经历过观点,改变成另外一组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贴合事实的设定,这样转换一下,该情景对人的意义就改变了。而且这样的重新框定并未涉及到情绪的变化,只是人们赋予这种情景的意义有了改变,结果也就变了,但具体的事实并没有变化。
简单一点阐释,就叫,换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看世界。
如同半杯水问题。同样的半杯水,有人想到我只有半杯水了,喝了就没有了,又要重新去找水。有人想到我竟然还有半杯水,足足够我喝了。
事实还是那个事实,问题就不是那个问题了。
03
讲了那么多,无非就是想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一方面,我们需要跳出问题的框架,重新去设置新的框架,赋予问题新的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多从外部视角去看待问题,让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举个例子,有一个14岁的孩子,想要帮助作为医生的爸爸戒烟。
他可以怎么做。
按照惯常的理解,医生爸爸肯定知道抽烟对自己不好,但是让他就此戒烟他又做不到。
14岁的儿子,如果直接和父亲讲道理,列举各种吸烟的危害,对于父亲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这就犹如很多人都会说的话,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做不到。
做不到,并不是真的做不到,是没有触碰到一个人内心真正的动力。
也就是,儿子希望爸爸戒烟的动力比爸爸想要戒烟的动力更大。
于是,问题就回到了儿子身上。
他要如何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他非常智慧。
他跳出问题视角,重新设置了新的问题框架。
他偷偷拿了父亲的香烟,趁着父亲恰巧出现的时机,开始生涩的点着了烟,装模作样的抽起来,抽的时候还把自己给呛住了。
这时,父亲看到自己14岁的儿子开始抽烟,气不打一处来,急忙跑到儿子身边把烟抢了,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父亲说,你这么小,怎么可以抽烟?
儿子说,你不也每天抽烟吗?我只是想学学你。
与其说父亲有自我反思功能,不如说,这个聪明的儿子已经预料到他的方法一定会让父亲对抽烟这件事有所行动。
于是,晚上睡觉时,父亲坐到儿子床边,非常慎重的与儿子约定,答应他,他会戒烟。同时要求儿子也不能再抽烟,彼此遵守君子约定。
儿子心里当然非常乐意,他用了父子之间的爱让父亲心甘情愿的戒烟。
他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04
很多时候,问题总是在关系中产生,也常在关系中解决。
当我们在回忆与他人关系中由问题带来的挫折与痛苦的时候,多去看看关系中真实的发生过什么,又是如何发生的,这可能比单纯的去分析因果要重要,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索和成长空间。
如果我们在关系中,只看到问题,只想要消除问题,反而容易把消除问题的方式都变成问题。
关系里,人才是最重要的,你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你和自己的关系怎样,你和他人的关系怎样,你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关系中问题的来去。
当问题出现时,思考一下,问题正在表达什么,诉说什么,它想要你做什么,或许它只是调皮的想简单的寻找一下存在感而已。
如果你真的想选择一条路走,你得努力尝试这条路是否能够走得通。
否则,就需要及时掉头,换一条可能可行之路。
就像,明明知道拖延不好,耽误事,就是解决不掉拖延。
明明知道迟到不好,就是做不到准时。
明明知道那样想不好,就是控制不住。
明明想自己好起来,恢复到和以前一样,就是做不到。
既然你知道自己做不到,为何还要撞了南墙才回头呢。
这时候,你更需要的是及时掉头,换一条或者几条能走的交通通畅的路。
光明正大的拖延一次……
堂而皇之的迟到一次……
心宽体胖的想一次……
心安理得的不好一次……
又或者,你还能有其他更好的更适合的路可以走,但不是在那条不通的路上死磕、自责、懊悔和愤怒。
放过自己,放过自己在关系里的挣扎,让道路多一些通道,未尝不可。
有人说,我们一味追求不可能的事物,却使那些可能得到的东西变成不可能。
我想说,我们一味在不通的路上走,会使内在真实的自己变得没有力气在通路上探寻。而那些通畅的道路上,本该有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