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梵
编辑 | 睿睿
本文由周梵公号(zerofield0)授权发布
案主杨女士第一次找我做咨询时非常焦虑,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辛苦养育几十年,从985名校毕业的儿子,现在却像废材一样躺在家里,不愿意去工作。
自孩子上学以来,杨女士对儿子生活上是悉心照料,学习上对他要求也格外严格。
从小就给他定下目标要考上一所好大学,每次的考试成绩一定要在全校前10名。
在对儿子的支持上,作业检查辅导,校外各种培训,上学接送样样不落下。
好在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也很听话,一路顺利考上了985名牌大学,杨女士也很欣慰,觉得自己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
可儿子毕业工作后,一年多的时间断断续续换了三家公司。从第三家公司辞职后,儿子说要休息一段时间再找,结果两年过去就再也没去工作了。
这两年儿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在家里就是打游戏,还总和她吵架,说自己就是不想去上班。
杨女士觉得儿子现在正是为事业和未来去打拼,组建家庭的的年纪,却每天躺平在家打游戏,这让她担心又着急。
01
我遇到过很多像杨女士这样的来访者,虽然他们孩子的年龄各不相同,有的已经成年,还有很多青少年,但都有相同的表现:
只要有一点儿休息的时间,如果没有家长的催促,就只想缩在家里打游戏刷手机,对其他事情没有任何动力。或者曾经优秀上进的孩子到了某个时间段会断崖式的垮塌,只想躺平。
前段时间有位家长问我,怎样才能把孩子养的像谷爱凌一样,对这个世界和很多事情都能充满热爱和自发的动力。
显然,谷爱凌和杨女士的儿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生命状态:
* 一个对世界充满渴望、探索,去积极实现自我;
* 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排斥,用龟壳将自己缩起来。
而这截然相反的原因,是源于两个人内驱力的不同。
上一篇文章《谷爱凌的成功秘诀:她只是比我们更会爱自己而已》(点击标题即可阅读)我们聊到谷爱凌的成功是因为超强的自爱力,其实谷爱凌的成功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她具有非常明显的内驱力。
所谓内驱力,就是一个人能在自己的目标和现实局限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目标的能力。
同时相信自己能改变现实局限,并调动各种资源去解决问题,达成自己目标的意愿和信心。
可以说一个人的内驱力决定了能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和力量感。
怎样才能让孩子从小就拥有这股内驱力呢?
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内驱力的种子,而孩子后天的成长环境就是培育这颗种子的基础。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让这颗种子茁壮成长,也可能会无意识地把它扼杀掉。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不去破坏孩子内驱力的种子,并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去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让这颗种子充分的成长发芽。
02
其实每个生命都有天然渴望发展的原动力,然而太多的父母在破坏孩子的内驱力上往往是浑然不觉且孜孜不倦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父母在养育孩子中,基本都会踩中的两个大坑。
【a、奖惩机制】
这个方法几乎很多家长都用过,就是金钱奖励。或者也可能是奖励玩具,奖励玩游戏的时间等等。
比如说放假时让孩子做家务这件事情。
很多家庭会觉得孩子应该要做家务,如果他不干,那我就奖钱,扫地5块钱,擦桌子5块钱,买菜10块钱等等。
这种用钱来诱惑孩子做事儿的好处是:效果立竿见影。
父母用了一个钩子来推动孩子去做一件事情,那么孩子在行为和结果上会马上做出改变。
一个孩子挑食,死活不愿意吃苦瓜,你要说吃一口50块钱,他马上能光盘。
但这种奖励机制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就是会影响孩子的内驱力。
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原本是可以体验到很多的正面感受的,比如扫完地之后光洁干净的地板,会让人十分的舒适。或者学习时解出一道题的成就感、自信心和满足感。
但奖励机制会让孩子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奖励本身上,并且只想赶快拿到这个结果,而忽视掉自己内心生发的正面感受。那个奖励带来的刺激已经完全覆盖了做那些事情本身内心丰富而细腻的体验了。
同时这么做还会扼杀孩子对很多事情的责任感。
比如做家务这件事情,你只需要和孩子说:
“这是我们共同的家,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你也需要分担一些家务”。
他可能一开始容易忘记,但你多去提醒并在做到时表达赞赏,强化正面感受,和鼓励(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正面鼓励,这个下次再讲),孩子慢慢就会有做家务的意识和对这件事的责任感。
但如果你用钱奖励他去做,他不会把这看做是自己的事,反而会更加强化了:家务只是爸爸妈妈的事情。
一旦没有奖励或奖励的刺激度下降就碰都不想碰了。
当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就会特别喜欢用谈条件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刺激孩子达到自己的目的。
* 我想让你叠被子,不叠?那好,一会儿不要玩手机了。
* 带你去朋友家做客,让你懂礼貌叫人,不叫?好,那这个星期的零用钱取消。
* 让你一回家就做作业,非要玩一会儿,好,那周末的踏青计划取消。
奖惩机制其实就是父母拿出各种资源和筹码来交换孩子的行为。
这种以奖惩谈条件的做事方式,最初看起来见效快,但其实极大的消耗了家庭中的信任和联接。
有一次我在公园玩,就看到一个妈妈对孩子说:“哇,儿子,你看这个湖好漂亮,你快站在这里,我来给你拍张照。”
儿子说:“你让我拍照可以,等会你要让我多玩半小时手机。”
妈妈一听就不高兴了说:“臭小子,我给你拍照,你还提条件,不拍算了。”
儿子说:“哼,不拍就不拍。”
然后就走了。
我看到这一幕,就特别有感触,这个妈妈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肯定是经常用奖励的方式,跟孩子提条件。然后慢慢地,孩子也学会了这种方式,随时随地拿条件来和父母谈条件。
当我的大女儿多多第一次试图用这种方式跟我谈条件的时候,她说:
“妈妈我想要买一个那种可以飞的小娃娃,如果我这次考试考得很好你就给我买行不行?”
我当时就告诉她:
“我这两天有空就可以给你买,但这跟你考试好不好没有关系,我愿意给你买是因为你喜欢,而我刚好也有能力可以满足你。但考得好不好是你自己的事情。”
当很多家长不明白滥用奖惩在亲子关系中暗藏的代价,长期如此,不仅会破坏关系,孩子也会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功利。
在开始一件事之前,会快速评估能不能立刻得到好处,只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既得利益投入。
这样的人即使有些成果,也不可能有大成就,也不会幸福。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这种精于算计的人,也绝不会奖励他们的精明。
并且逐渐的,这种思考模式甚至会成为一种人格底色渗透进生活的方法面面,变成一个功利、短视、浅薄的人。
【b、说一不二】
在中国家庭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果一件事,如果父母拒绝了,接下来无论孩子怎么哀求,怎么试图讲道理沟通,父母都坚定不移,绝不动摇,坚决不被说服。
这样的父母通常会觉得:
我都已经说不行了,不能他一求我,他一哭一闹我就改口,这样就显得我说话不算数,然后他就会蹬鼻子上脸。
所以,既然我说了不,那不管怎么样都是不,无论他怎么说怎么求都不能答应,没得商量。
中国大多数父母会把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建立在家庭地位上,也就是想让孩子搞清楚谁是家里的老大。然后很多的沟通,其实并不是在处理事情本身,而是变成了父母要捍卫自己的权威感。
在他们眼里,比起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去解决问题,去满足双方不同的需求,能守住自己的绝对话语权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亲子间慢慢的就变成权力博弈的关系。
这种博弈关系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会带来非常剧烈的冲突和割裂。不仅破坏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在孩子的人格背景上,刷上一层创伤性的人格模式——习得性无助。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无助感:
* 无论我做什么都没用;
* 无论我做什么都没有办法改变现状;
* 无论我做什么都没办法得到那个我真心想要的东西······
从而严重削弱孩子对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信心。
03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要不断尝试并学习的,把自己的意志投注在世界中,去克服各种各样的现实阻碍,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但如果孩子从来没有体验过这一过程,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各种问题,拥有达到目标的正向经验。当他长大后真的想要一样东西时,哪怕只碰到一点点困难,一点反对的声音,他都会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直接放弃。
这种习得性无助如果没有大量的干预和重新疗愈,会伴随他一生。
在他选择伴侣,选择工作,包括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只要遇到困难,他都会在内心已经败下阵来。
所以当他们长大之后,很容易就会有一些很丧的口头禅,比如:
哎!现实就是这样,我又能怎么办呢?
还有一种是在弱小的年幼时期受到压制,但又无能为力,一直无意识压抑愤怒的孩子。
可能到了某一个年龄,有能力反抗之后,委屈的情绪攒了太多太多,突然之间产生非常巨大的反弹。
所以有很多用这种模式养育孩子的家长,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来问我:
“明明我的孩子之前那么乖,那么听话,怎么突然间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像吃了枪药一样,一下子就发脾气了。”
因为曾经早年被过多的压制,被“说一不二”的方式对待太久,他们成年之后很容易对这个部分变得过度敏感。会厌恶所有的要求和规则,不管它们是否合理。
所有遵守要求和规则的时刻,都会诱发出过去那种无可奈何的,被逼迫的委屈感和无助感。
我的一个学员曾经跟我说: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让她把椅子往旁边挪一点,把走道留大一点。她听到之后,理智上明白这个要求一点儿也不过分,但就是感到生气。
后来她才发现,原来在她被要求时,就有一种被他人强烈逼迫的感觉。
这个就是因为曾经被过度逼迫,留下创伤,导致了他过度的敏感。
这就让他们进入到另一个极端——在创伤的反应之下,没有办法松弛地去配合一些规条,遵守一些规则。在人际交往和与他人的合作中,过度敏感,对他人没有包容力,失去处理问题的弹性,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难以解决的困境。
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倾听、理解、沟通特别重要。
特别是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够与他们商量,邀请孩子一起去面对、解决,能鼓励孩子自己想出办法去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倾听是真实的倾听,而不是走个过场。
有很多父母表面上是问了孩子想法,但只是为了表现出民主的形式和形象,象征性的问两句,其实压根儿就没准备听。
这同样也会引发习得性无助,还会造成更恶劣的影响,这就好像你鼓励孩子:
“你努力了就会有希望,爸爸妈妈是讲道理的人”。
但结果本质上依然是说一不二的专制父母,并且还用了一个开明的外壳诱骗孩子的信任,并辜负了它。
这时父母就要学会智慧的闭上嘴,管住自己的行为,接受孩子与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并且愿意去不断调整,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我记得在多多5岁时,有一天晚上很晚了,她想去对面邻居家玩,我说不行。
她问我为什么?
我说:“这么晚,人家已经睡了”。
她说:“那我去敲门,如果他们没睡开门了,我就去玩一会。”
我说:“不行,万一别人睡了,会把别人吵醒的。”
她觉得有道理,就没吭声了,但有些失落。
结果没过一会,她又过来和我说:
“我可以去阳台上看看,如果他们家的灯是亮的,就说明还没睡,我就去,如果是黑的我就不去。”
我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最后,她看到邻居家的灯是亮的,就去敲门,在别人家玩了十多分钟很满意的回来了。
虽然我一开始不同意多多去玩,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在不断地想办法,并突破各种阻碍,去找到证据来说服我,最终达到她的目标,这对她的内驱力是非常好的成长。
当父母总是给孩子很多机会锻炼出改变现状、突破障碍的能力和信心时,内驱力也可以被不断浇灌生长。
孩子也只有在不断尝试,做选择,打开自己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出突破现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
但父母不要期待孩子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正确的,面面俱到的,其中肯定会有不够好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因为不够完美,就不允许孩子去不断尝试。
在不断去尝试、行动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慢慢接受那些不完美的决定,和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同时他会越做越好,越来越有信心,也会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对未来无限的可能。
他的内驱力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孩子内驱力的强大动能,源于父母对自己的信心,和能给予的自由、包容、松弛的外在空间。
孩子永远有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只要你愿意去相信他,更愿意去面对自己的那颗紧绷不安的心。
-end-
作者简介:周梵:幸福心理学家,资深关系教练,蝉联2019&2020年心理咨询师权威排行Top50,百万级女性成长课《自爱力》体系主理人。著有畅销书《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公众号:周梵(ID:zerofiel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