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已经结束,人们陆续返回工作岗位。朋友圈里不少人订下计划,立下FLAG,整装待发,准备重启生活。但仍有不少朋友在感叹:年后不想上班,超级焦虑。
或许是因为长假结束,我们不得不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那些未能解决的难题,也不得不重新面对。难怪有人会说:开工第一天,一年365天痛苦的开始。一想到又是很累、压力很大的一年,就心有余悸。
我们一边渴望重新开始,另一边却心怀焦虑,恐惧开始。
如何应对年后焦虑呢?
在《别想太多啦》一书中,作者名取芳彦提到了“自然体”这个概念。
“自然体”源于柔道中最基本的站立姿势,是指自然站立的状态。它稳定性好,不易疲劳,能做各种敏捷的动作,被认为是应对攻击和防御的最佳姿势。
如果能够在心态上保持“自然体”状态,就能妥善应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在名取芳彦看来,应对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并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以不刻意、不用力、不抱先入为主观念的自然状态来应对一切。
01
顺其自然是保持初心,
不抱先入为主的观念
日本禅师铃木俊隆常常提到“初心”这个词。
所谓“初心”,并非我们常说的“最初的心愿”,而是指“初学者的心”。
“不抱先入为主的观念”,就是放下成见,以一颗初学者的心来看待事物。
前段时间,山东一萌娃的滑雪视频走红。视频中4岁的小多多面对眼前的超级大陡坡,一点都不害怕,控速、转弯、飞跃都灵活自如、驾轻就熟。
那些成年人都望而生畏的滑雪技巧,她仅用了三周时间就掌握得十分娴熟。
为什么很多成年人难以做到的事,小孩子却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而且做得比成年人更加自如?
原因就在于,孩子有一颗单纯的、开敞的、初学者的心。成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正因为是“老手”,所以饱受经验带来的各种限制和羁绊,无法像孩童一样,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很多简单的事情,也因此而变得困难重重。
佛经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在世时,他还没有真正悟道,在佛陀入寂之后,大迦叶召集第一次佛典结集时,便以此为由拒绝阿难参加。
他对阿难说,只有已经悟道的罗汉才能参加结集,你要想参加,除非能从大门的锁孔走进洞窑,否则就请回吧。
阿难只得回到住处,他彻夜禅坐参究,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他猛然惊醒,便立刻起床,迎着初升的太阳,大步走到结集圣会的窑洞口,伸出双手,推门而入。
大迦叶看到此时的阿难,知道他已悟道,便立刻将其升座为结集圣会的主讲人。
作家南北曾说:“什么禁令,什么封锁,那都是你自己心头的铁枷啊,你只要伸出双手一推,就解决了,事情就这么简单。”
有时,我们的经验越是丰富,越是老道,反而越容易先入为主、自我设限。
如果能放下预设去做事,不再固执己见,而是以初学者的心态放松心情、不断尝试,你会发现,大多数事情根本没有焦虑的必要,它们就是伸手一推就能解决的事。
当你能以初学者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你也一定会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自己。
只有对一切抱持敞开的态度,人生才能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02
顺其自然是不刻意、不强求
在《别想太多啦》这本书中,禅师名取芳彦提到了这样一件事。
他说,日光东照宫有一个阳明门,那里所有的柱子都和树木生长的方向相同,唯有一根柱子上下颠倒。
对于这一特殊之处,导游解释道:“如果太整齐,妖怪就会进入,因此才这样做。”
太过精准的东西,往往隐含着危险。因为只要出一点点差错,就可能引发全面崩溃。
凡事太较真、太刻意,一旦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就会惊慌失措,难以应对。
相比“用尽心思刻意为之”,遵循“自然体”的人往往能够随机应变,灵活随意地处理事情,而结果往往是最好的。
演员霍建华在拍戏之前,曾有一度很想成为歌手。可以说,他是为了唱歌才进入娱乐圈的。为了得到演唱电视剧原声带的机会,他跑去参演了电视剧《摘星》,但反响平平。
为了生活,他只得暂时放下歌手梦,开始在电视剧中跑龙套。直到2003年,终于凭借《海豚湾恋人》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
在那之后,他陆续接拍了好几部偶像剧,人气渐渐高涨,手里也有了积蓄。
此时的他仍然放不下当初的歌手梦,他找到熟识的音乐制作人,打算自掏腰包出唱片。
后来唱片是出了,但依旧无人问津。
刚好那时有内地的影视剧找到他,他们一拍即合,他将事业重心转向内地,一门心思专心演戏。
在内地发展的十几年中,他接拍了各种类型的影视剧,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角色,完成了一部又一部有口皆碑的影视作品,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做好了计划,立好了FLAG,却不一定能够按照计划去实施。
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即使做好了准备,事情也不一定按照我们设想的发展。
就像日剧《家族的形式》中所说:“不管确认了多少遍天气预报,总有被不期而至的大雨淋成狗的时候。人生也和天气一样,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与其想太多、计划太多,不如从一开始就抱着“准备好也无济于事”的心理准备。
努力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或许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在前方等着你。
03
顺其自然是用对力,
懂得借势而进
在名取芳彦看来,顺其自然是一种“不用力”的状态。
所谓“不用力”,就是顺势而为,借力使力,不在无谓的事情上过度消耗自己。
在《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一书中,神秘咖啡馆的女招待凯茜,向迷失的约翰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她说,有一次她在夏威夷海滩浮潜,下潜到海底之后,她看到一只绿色的大海龟,她特别兴奋,就跟上了这只海龟。
奇怪的是,这只绿海龟明明游得并不快,但穿着蛙鞋的凯茜,却始终追不上它。
第二天,她来到同一个地方下潜,遇见了另一只绿海龟,当它向海洋深处游去时,她再次跟了上去。结果,不出十分钟,依然被它甩掉了。
她开始仔细观察,发现绿海龟的动作是遵循海水的运动规律的。
当海浪推向岸边,与海龟行进方向相反,海龟就会浮起来划水,但它不会太用力,只是为了让自己浮在原地而划水。
而当海浪向海洋方向涌起时,它就会加快划水速度,这样就可以乘着海浪前进了。
凯茜之所以追不上绿海龟,是因为她不顾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终都在划水。
当海浪涌起的方向与她划水的方向相反时,她仍然用力向前游;等到海浪前进方向与她划水的方向相同时,她却没有了力气再游了。
海龟的速度并不快,却能很快甩掉穿着蛙鞋的凯茜,原因就在于:它始终借助海水的力量,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积攒能量,绝不浪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受到负面情绪的侵扰,忧伤、愤怒、嫉妒、焦虑……
如果你和它对抗,总想着战胜它、消灭它,它就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消耗掉你的精力,瓦解你的斗志。
正如张德芬所说:“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种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强大了。”
对于负面情绪和想法,无须过分在意。该来的自然会来,太在意反而会让人精疲力尽。
不如学学那只绿海龟,顺境时借力前行,逆境时放松心情,积攒力量,等待下一个顺境的到来。
04
写在最后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忧伤、愤怒、焦虑、嫉妒等等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试图消灭它们。我们视它们为失序,我们由此想控制,以为控制的局面就是秩序。其实,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是活在当下。”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让我们保持初心、借势而进、乘势而上,不强求也不气馁,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
2022年,你一定会收获一个意想不到的自己。
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专注当下,顺其自然,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