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与抑郁

网络游戏的意义

网络游戏打的好的人往往都有深深的抑郁,这种抑郁不等同于“抑郁症”,更多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抑郁状态”。

 

这种抑郁状态通过“打网络游戏”可以被忽视或者不被看到,因为大部分的时间,在TA空闲/孤单/无聊/无助的时候,通过打游戏可以获得掌控感,而免于去面对这种无助、无聊或者跟自己相处的时光。

 

如果打游戏是跟一群人一起打或对打,这个时候获得团队里的重视和关注,或者与团队的合作,都会让自己感觉到不被丢失、不被抛弃的被承认与归属的感觉;

 

所以作为网络游戏,有它存在的正面意义,至少我们能看到:

它能防御我们内心对抑郁的一个深深的沉溺。

当家里有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作为父母来说,着急是必然的。

 

因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来适应社会与生活;并力所能及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沉迷在游戏,让一个人保有对现实的距离感;感受到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虚拟世界的可操纵性、可模拟性以及可重复性都是现实世界所无法比拟的。

 

通过游戏,即使是躲避的方式,也能让内心找得一所安息地,至少让某一段时间免于面对因为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带来的内心惶恐与不安。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看到网络游戏对于孩子的正面意义,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让原本属于“现实世界争夺主控权的游戏”发展为“网络虚拟游戏”,又将网络游戏演变为亲子之间争夺空间与权力的游戏,切切实实地通过不断在现实与虚拟的游戏中切换,躲闪与回避彼此之间的真实关系状况。

 

具体而言,父母可以通过孩子对网络游戏的追逐,尝试理解孩子的需要:

1、或许孩子在生活里或者日常作息中,寻找不到他存在的意义或者被尊重的感觉;

2、或许孩子内心世界的单纯很难接受与容纳社会化对自身的改变;

3、又或者,在TA内心里面有着许多成人化的无意义感。

…….

比如:


  • 读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 工作有什么作用?

  • 日复一日的朝九晚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 我们为什么要用仅有的一生背起房贷,这有什么意义?

  • 我们到底愿意怎么样过我们的生活,怎么去过我们的一生

  • …….

 

不少曾经有过这些思考的成人,经历了一系列失望后,选择习惯性的回避这些思考,“想太多”成了回避思考的保护屏障;

 

有些成人会自动化的用各种高大上的借口去阻挡、防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而作为尚未在社会上有一席位置的孩子,可能会更容易从他们的角度单纯的去选择他们想要的东西。

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对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


在该学习掌握知识的阶段,该努力的时候选择“掉队”,错过了最佳的人生“海绵吸水”的学习阶段;


通过自我攻击(浪费蹉跎)的方式完成攻击他人(父母的期待落空),代价太大。

而父母一再拧巴在让孩子重新回到这个正常的或者我们所说的比较正常的人生轨道,又恰恰是孩子唯一可以掌握的保护自己的“筹码”,这番“较量”两败俱伤。

理想的设想是,如果父母能看到网络游戏的正面意义,或许会尝试出让一个空间,允许自己和孩子的对话不被各自的“一言堂”取代,从而可以理解到孩子在网络游戏里到底获得了什么;


从孩子的眼睛里或者心理视角,看TA看到的世界

 

  • TA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的,

  • TA是怎样理解他自己的存在的,

  • TA是怎么看待他的未来的,

  • TA为什么如此这般地把自己彻底流放在网络世界中?

  • TA在寻找什么?

  • …….

可能作为父母,生存的压力让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需要,焦虑已远远大于他可以安静下来去思考这些种种并面对孩子。 


这个时候,严厉的责骂或苦口婆心的说服会起一时效果,或表面有作用;虽然简单粗暴的干涉、打压、强制都不是内心世界被看见的途径,但却能增加父母的掌控感,减少焦虑。即使结果常常是黔驴技穷。

 

粗暴强硬地将孩子心理逃匿的“安全岛”剥夺,孩子就会寻找另一种替代方式,比如“抽烟”、“喝酒”等等;要不孩子就会陷入深深的抑郁,往往这个时候,无能为力感让父母对孩子有更多期待和要求。

想想如果孩子呈现出来,不是网络游戏的沉迷,而是一个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或者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状况,作为家长,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当我们能够很好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每一项行为其实都在防御一些东西,而最根本的防御就是死亡焦虑。

 

网络游戏是脱离现实的其中一个途径,那么现实有什么让TA需要逃离?

 

网络游戏玩得好其实并不简单,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不停的重复训练,才会又快又准,而且在游戏中获胜,成为一个赢家,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反反复复的操作;

 

请问为什么他们在这里面就不会感觉到无聊、无趣,而学习却让他们感觉没有意思呢?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心理主动性。


心理主动性

心理主动性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主宰感。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谁是自己人生的设计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许多人从小就活在一个被动的人生里,不少父母即使表现出来是很努力、很上进、所谓很正能量、很光芒、很热情……但实际上他内心是充满了焦虑,也就是说他需要这个孩子来帮他的人生完成一些什么,而不是他自己去努力完成一些什么。

而这个孩子被迫成为父母内在焦虑的承担者时,TA是没有还手之力的。  

当TA具有还手之力的时候,TA已经形成了一种或者习得了一种习惯,也就是说我要为别人做什么事情才有价值,或者我为别人的需要而活着,或者他人需求总在自己需求之前,或在他人的需求与自己需求中摇摆不定,无法厘清……这些种种;

带着深深的内心对失去了自己的恨意,或者无法保护自己完整性的委屈……

当这些小累积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往复循环,成为一个无法逃脱的死结;便以“恨意”“抱怨”“委屈”“无奈”等将父母与孩子的人生捆绑在一起,成为抑郁的一个重要的制发元素。

  

如果孩子已经过了青春期,这个被动部分转化为主动,就更不容易。

作为父母,若不从自身寻找焦虑的心理原因并做反思,就会无意识地将这份焦虑投射到身边亲人,孩子因为处于家庭的较弱小位置而成为首当其冲的承受者。

承受的代价就是难以获得生命的生机。

  

我说的主动并不仅仅是挣钱,有一份职业或读好书;主动的意思是:他会觉得生命是他的,生活是他的,他为自己活着,他为自己做事情,他为自己负责任。核心是活力与创造性。  

这种内在的对自己的认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对自己存在的要求是根本的心理需要。

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少父母不但不懂得孩子内心需求,而且自己心智还不成熟,不由自主的剥夺孩子自身的主动性而让孩子成为实现自己内心期待、梦想、想法的工具或者是替代人,且不自知。

  

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主动还是被动,并非一成不变。

一辈子这么长,能对人格影响时刻也不仅仅是童年的创伤与情结,在成年后的各种经历与经验也有机会使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内心的主动性。

 

这种主动性的三个组成部分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尤其“受益者”这部分;

 

不少人似乎知道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设计者与建设者,但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父母,为了家族,为了亲戚,为了孩子…….

敢于确认自己是设计建设的首位受益人,而且实实在在的受益,最终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性才有机会拥有。

 

心理层面明白“自己是自己人生的受益者”,并非意识层面的确认,口号式的践行,而是需要在潜意识层面,经过不断对过往成长经历中积攒的各种内疚、愧疚与羞耻的处理,才能获得

内在主动的起点


一个人获得人生的主动性,便如同动力机车获得了燃料与电力而高速飞驰。
其中,设计者、建设者与受益者,三合一的整合认同,缺一不可。

对于孩子,如果能够选择网络游戏来替代或者来防御TA内心的抑郁状态,其实是相当聪慧的,也就是说TA实际上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点点不得不做出来的选择。

 

如果这也算是TA对自己人生仅有的一点掌控感或主动性的提示,或许有机会成为孩子重新获得他内心主动的一个起点。

 

成人亦然。

注明: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广州心理咨询师陈丽华(ChenlihuaXinli),转载须授权。

相关文章链接:
《打开内心大门的钥匙
《心理守护者
《单向度的人格水平
《二手人生
《被骗是你的内心需要,你可曾看到
《海外游子的陷落孤独之旅
《活在时间之外的人

文:陈丽华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