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打工人”你害怕什么?

01


最近几个月以来,“社畜、打工人”字眼频频出现在各个媒体上,在网上随意搜索一下,便满眼是红色的“打工人、社畜”。再看更新的频率,更是让我这个不太观注外界的人忍不住咋舌。

猜想:之所以能这么火,可能一方面击中了现代人被社会身份光环和光鲜生活掩盖的辛酸,另一方面这么被津津乐道,说明“我”紧跟时代步伐,没有被时代OUT。自嘲的同时,透着不服输的劲头—-中国人骨子里喜欢的悲壮情绪。


点开链接,查看了一些内容,真可谓: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大体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面:


积极的一面认为:打工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打工,不打工会有什么后果,是对自我、对现实保有清醒认识,且积极应对的人。


消极的一面认为:你再优秀,你做的再好,你始终是个打工人,处于社会的底层,就算混个中产,但终究摆脱不了为上层有产者打工的命运。因为你不干活,你就没有了一切,就失去了一切。这样来说,和只能干活的畜性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生活在社会,是社会中的打工人,所以用社畜来称呼,似乎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无论从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一面,我们不难发现:观点都有些固化在现实物质层面,忽略了“人”,这个高级、文明动物的“文明”的一面—-内在精神需求,或者说是心理需求。而这恰是我们不同于大自然中其它“物种”的关键所在;恰是人类能创造文明,发展到今天的关键所在。


02


或许真正认同自己是“打工人”、或“社畜”的人,可能原本在自我成长中就少了一些对自我内在需求、精神世界的觉察,少了些对自我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吧。


也许在他们看来: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物质财富,然后再以个体拥有的物质优势压倒别人,从而获得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社会认可。


或许长久以来,他们认为自己是有绝对能力实现上面的目标的;是有绝对能力掌控外界或世界的。


所以当社会竞争加剧、生存压力增大,特别是当新冠疫情突然“杀入”,让整个社会可见的、惯有的运作机制不得不暂时“停摆”时,那个“夸大的自我”不攻自破了……


随之而来的公司破产、倒闭,被裁员、被催贷,日益捉襟见肘的日子,“逼迫”他们不得不认识到:自己也就是个打工人、社畜而已,自己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命运还是握在“他人或公司”的手中。


自己所能决定的和能做的就是为“他人”打工。不比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外卖小哥、快递员……,自己曾经无意中“看不起”的人好多少。


看似有些悲壮的选择,背后隐含着“高傲夸大的自我”不肯屈服的抗争和妥协。


03


人类发展创造了文明,文明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文明。如一系列鄙视链的产生: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读书的看不起文盲,有钱的看不起没钱的,卖菜的看不起收破烂的……


无穷无尽的鄙视链交织占据在人们的脑海中。人们不自觉的鄙视着别人,也被别人鄙视着,好像只有鄙视,才能显出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地位。


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把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大自然的联系,人与宇宙的联系,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以可见的方式立体的呈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普天之下,我们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高贵,没有谁比谁了不起。我们同等的面临着世间的一切。


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充分说明,这个世界从来没对谁厚此薄彼过。不管你是平民还是首相、不管你是黑人还是白人,不管是贫穷落后的国家,还是超级大国……


破灭的夸大的自我,虽然令我们心痛,但让我们离这个世界更近,离本真的“我”更近。不管你相不相信,不管你承不承认。

04


“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自我否定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动力。自我否定的发展观是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自我否定的内涵是对自己的不足的承认。”


“承认自己的不足,是一种勇敢也是一种智慧。否定自我,或者开创未来,或者一蹶不振。”


是开创未来,还是一蹶不振—-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无论是“打工人”还是“社畜”,还是别的什么称呼;不论是总统、老板,还是街头百姓;不论是人,还是别的动植物;存在的本质是:我们都为自己活着而活着,但又不仅仅为了自己活着而活着。


请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定义我们在这个世界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只有我们自己。


原创:心玥诚服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