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明灿
来源:微信公众号:王明灿(ID:wmc19870405)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准备从多个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这一行为,有些概念可能会比较晦涩,难以理解,我尽量用故事和通俗的例子来进行阐述,让大家明白“为什么父母总想控制自己的子女”。
01
规范性社会影响
20世纪90年代,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曾经在孩子间流行过这么一款游戏,就是在火车车顶上冲浪,当火车急速行驶时,他们就会张开双臂站在车顶上,被视为勇敢者和英雄的行为。
虽然这个游戏比较好玩,但是造成的事故也很多,每年丧生的青少年会达到150多人,另外还有超过400多人会因为惯性超速等原因摔下火车而受伤,然而还是会有很多人做。
为什么这些青少年会热衷于如此冒险的行为,哪怕证明这样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甚至是危险的,也有人这么做。这里面涉及一个社会学心理现象,规范性社会影响。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很少有人能够不与他人见面或交谈,一个人快乐地生活,通过与他人交流,我们能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情爱,同时也能感觉到幸福感,这种需要,是人常规的心理状态。
既然同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常常就会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去从众,这就不足为怪,从众是为了更好地融入集体,获得大家的认同和理解。
因此,当我们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喜爱,而顺从他人的影响时,规范性社会影响就发生了,这一类的从众行为,会导致人们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
注意,请留意我上面一句黑体字,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这是父母控制子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举个例子大家好理解一些。
比如你的孩子25岁了,是个女生,还没结婚。作为父母去和周围的人聊天,得知大家的女儿都结婚了,然后跟你说“哎呀,你孩子怎么还不结婚,都25岁了,再大了就没人要了”,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有怎样的心理?
你会感觉焦虑、难受,看着大家的孩子都结婚了,自己的女儿还没有结婚,连对象都没有,非常着急,于是回家以后,看到孩子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游戏,一时烦躁的你,忍不住说了孩子两句,叫她赶快找对象,尽快结婚。
女儿听了,自然不高兴,说我才25岁,还不想结婚,你管我那么多干什么?两个人闹得非常不愉快。
看到这,大家明白了吧,控制欲是怎么来的。由于和周围的人比较,要是女儿不结婚,就会感觉跟周围人不一样,失去了支持。为了让女儿能够顺从自己的意志,不让自己在群体里面过得难堪,就想控制女儿的思想,让她听从自己,这样就不会感觉在同辈面前听到闲言碎语的声音,女儿再不结婚就是奇葩的感受。
这种控制欲,是父母控制儿女最为典型的心理状态,受规范性社会影响,导致的情绪、认知以及行为失控的状态。
02
依恋类型理论
安斯沃斯曾经提出过一个依恋类型理论,婴儿与他们的母亲存在三种关系:安全性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这个理论大家比较熟悉,具体的内容不再详细阐述。
依恋理论的核心假设是:我们在婴儿和儿童时期学会的特定依恋类型,成为我们描述亲密关系的即行模型或者图式,会伴随我们一生,扩展到任何人的关系。
也就是说,一个人亲密关系相处状态是否稳定,跟一个人能否处理好自身的依恋关系有关。
比如,一个人是安全性依恋,那么会很容易亲近别人,信任别人,对他人友好,不担心会被抛弃;但如果是焦虑型依恋,就会感觉担忧、恐惧,时刻会害怕别人是不是真的要和自己一起,会不会不爱我了,要离开我,从而产生紧张、焦虑的体验,导致情绪冲动。
这个依恋关系,不仅存在于恋人之间,在子女相处的亲密关系中,也同样可以适用。
举个例子。
当你年纪大了,年老力衰,身体不行,有各种疾病,此时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就特别需要子女的照顾。然而子女长大了,总会离开自己,要有自己的家庭和前途,不在身边。作为父母,看到这个局面,会觉得很缺乏安全感,时刻觉得子女会不爱自己了,会抛弃自己,于是会产生恐惧的感受。
为了达到子女留在身边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什么事都要控制,当你控制了他们,他们能够听你的,你就不会感觉难过,会有一种安全感。
这种控制欲,就是父母为了减轻自身压力而达到的平衡状态。要是不控制,就会失控,这也是父母会想控制子女的原因之一。本质是“自身无能的状态,导致痛苦的体验,利用控制来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
03
社会交换理论
亲密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既然是人际关系,那么就需要面对“社会性收益”的状态,让我们的态度得到证实,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举个例子,作为父母你培养孩子参加补习班,补习英语,自然会希望他能够考出好成绩,拿高分,这是对你父母抚养孩子的“正向奖励”,也是高社会奖励的过程。
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金钱、精力、人力之后,得到反向的反馈,这会让自己特别难受。就像你玩游戏美少女梦工厂,培养女儿,总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后来一事无成吧?
要是看到数值往下掉,你一定很失落。
于是,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就是:某个人能够提供给我们的社会收益越高,我们喜欢这个人的程度也会越高,如果一段关系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它所能给予的,很可能就不会长久。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取决于他们对这段关系的收益与成本的知觉,他们对他们应得到何种关系,会从收益来进行判断。
子女是父母培养的,子女成绩好,各方面出众,父母会感觉有收益感,没有感觉付出不值得;要是各方面都不行,内心就会觉得特别不舒服,试图通过控制,来达到“扭转成本亏损”的状态。
比如你语文学习差,父母就会督促你、控制你去学习语文,学不好?哼哼,挨一顿鞭子,让你体会一下老子的厉害。
控制的源头,根源在于成本的收益,成本越低,收获越高,控制感就会越少,反之控制感会愈加强烈。
04
“我为你好”——刻板印象理论
我为你好,这句话听得太多了,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听到父母这样的言论:
你怎么不听我的?你应该考公务员,工作稳定,考了以后就不愁工作了,我是在为你好;
你28岁了,要结婚,生孩子,以后不会孤独,免得老了以后会孤单,我是在为你好;
你吃饭应该是清淡的,不要吃零食,那样容易长胖,我是在为你好……
这些事,估计大家都听出老茧了吧?为什么父母总是在强调“我为你好”,你要听我的,这里面涉及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刻板印象,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偏见。
刻板印象,它是人的认知,也是反映人态度的体现。主要的是,刻板印象是认知进程,而不是情绪性的,不一定会故意导致的虐待行为,而是人们为了简化世界的一种方法,在某些时候,我们都会这么做。
比如,你作为人力资源的HR,想要招人,看简历,你会挑“本科学历”的,这个过程,就是你刻板印象在使用的状态。因为你知道,“本科学历的人学历高、素质好,管理不费劲,也有发展潜力,比起专科学历以下的,要省掉很多人力成本的困扰”。
刻板印象,他可以被形容为“最省力的规则”,世界太复杂了,很累,我们很难完全理解每一个事物,为了最大化地利用我们的认知时间和精力,刻板印象是应付这个纷繁世界的好办法,这能让我们处理复杂的事情与人际关系。
同理,父母控制子女,也有刻板印象的做法在里面,按照固定的认知和经验之上,能够避免很多弯路,减少麻烦,免得到时候不舒服。比如找工作,如果子女不考公务员,以后失业了,到时求父母帮忙,这份感情,你能不帮吗?子女过得不好,父母也很心疼,如果早一点控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道路走,也就不会这样了。
说到底,我为你好的背后有两层原因:
1、子女不懂事,父母不放心,要管。
2、父母太爱子女,多管闲事,让子女不悦。
控制感的背后,需要的是掌控一切的状态,以免生活过得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