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弥补你,我的孩子

笃笃笃,老师敲开了小强家的门,非常气愤地向小强妈妈“告状”,小强又把同班的一个男生打伤送医院了。小强妈妈听了之后,脸一红,失声痛哭,不停地向老师道歉:“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这都是我的错。”

 

小强坐在一旁玩手机,好像就是一个局外人。

 

老师上门“告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小强是个出了名的“小强”,在学校里极具攻击性,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几乎打遍了所有同学,一直被老师视为“害群之马”,是一个十足的“恶人”!老师们使用各种手段也无济于事,无论怎么责骂,他都不会屈服!甚至发展到公开跟老师作对的局面,哪个老师批评他,就在哪个老师的课堂上打瞌睡。

 

这个小孩听起来有点像“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其实,是完全不同的版本!哪吒代表的是一个青春期孩子叛逆的故事,而小强代表的是一个离异家庭的辛酸血泪。

 

小强三岁那年,父母离异,跟妈妈一起生活。妈妈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感,觉得自己应该加倍的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时时处处都在“迎合”他,屈服于他。小强常常不听从安排,如攀爬家具、睡觉时间不睡觉、吃饭时到处跑、拿着手机放不了……

 

由于妈妈的放纵和迁就,小强变得没有一点纪律性,更没有同情心,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所以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那么,妈妈为什么要放纵小强呢?


都是愧疚感造成的!因为她感觉自己离婚对孩子造成了冲击,认为是自己破坏了孩子的生活,让孩子遭受了磨难,离婚是孩子痛苦的来源,心里有强烈的负罪感。为此,企图通过减少孩子的挫折感,避免给他设置限制来补偿孩子。

 

加之,离婚后,妈妈跟小强相依为命。为了缓解自己的孤独,会过度依恋儿子。甚至会出现角色混乱:有的时候儿子会有老公和父亲的角色成分在里面。也因此影响了妈妈理性思考的能力。

 

愧疚感就像一把钢刀,深深地插在了妈妈的心里!怎么办?


1. 修复孩子的被遗弃感。


父母离异,被父亲抛弃的小强,非常需要情感的支持,特别是需要妈妈的帮助。但是,妈妈本身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仍然处于婚姻破裂的压力,而且在社会、情感和财力方面支持不足的情况下担当起单身母亲的责任,这也让妈妈感到压力山大。

 

为此,妈妈首先要建设好自己的支持系统,避免孤军奋战。而是在支持系统中获得信心、勇气和力量,能够面对和克服自己的愤怒、抱怨和痛苦。然后,尝试去倾听和理解孩子潜藏在心底的失落感,甚至包括那种“爸爸不爱我了”的伤痛感,帮助儿子去应对被父亲抛弃的恶劣感受,为孩子提供特别支持。

 

当孩子一旦发泄出烦恼的感觉,甚至有责怪和攻击妈妈的行为,要用一种冷静而温和的态度面对,切不可用愧疚来屈服。

 

当孩子感伤和愤怒被看到了,也被理解和接纳了,孩子就会变得“柔软”起来,变得有温度了。

 

2. 让孩子跟父亲恢复情感的连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不能够缺位!因为父亲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获得力量感,获得边界感。小强在3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正处于“俄狄浦斯”期,让小强经受着父母离异后的复杂状态:一方面要面对正常发展的恋母情绪做斗争,另一方面要面对家庭中发生的分离和离异。

一般恋母期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对母亲富有情感,母子关系具有性特点;二是与父亲的关系富有高度的竞争性,视父亲为对手。

 

在现实中,父亲是缺位的,导致小强没有竞争的对象。特别是跟妈妈单独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父亲起到自然抑制的作用,性欲就会增强,由此就会产生莫名的焦虑(乱伦焦虑),这种发生的冲动也会转化为一种攻击性,甚至包含有破坏性。

 

如果孩子能够跟父亲建立情感连接,就有可能达成一种平衡,让母子之间更加有边界,更加有规则。因此,妈妈应该去理解支持孩子跟父亲建立联系的愿望。支持并尽量帮助儿子给父亲写信,和他一起为他父亲买生日礼物,帮助他安排时间定期拜访父亲的亲戚,特别是爷爷奶奶。

 

3. 重建规则和边界。


科胡特说过,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这句话很适用于给孩子建立规则和边界感。


妈妈很爱儿子,但只有母亲对孩子的关爱,绝对没有其他诱惑的成分。不要控制孩子,也不要过度依恋孩子,鼓励孩子活出自己,不评判孩子,支持孩子做出决定。同时,要跟孩子设立边界和规则。

如带孩子逛超市,孩子无休止地缠着买零食买玩具之类的,妈妈可以做到温和而坚定:我知道你喜欢那个玩具,也喜欢那些零食,并且此时此刻这些对你来说,也很重要,但妈妈不是万能的,没有办法满足你的所有要求……

 

以上的方法也许都很好,但是对于一个怀揣负罪感的妈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确实,伤心总是难免的,已经造成的伤痛,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地避免。何况,离婚不是一个人的错。虽然有些无辜,但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中的一员,也有承担痛苦的责任。

 

最后,我想说,今天的伤痛是一个事故,到了明天就成了故事,将来,也许是人生中的一道风景线。


文:舒晓容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