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这个词早已泛滥,成为了大量书籍、文章的主题,也成为了很多人挂在口头的词组。
但要真的聊起来“活在当下”,可能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释:
——专注现在这个时刻所做的事;
——及时行乐;
——按自己的预期生活;
——相比于他人的期待,更多按自己的想法来……
看看百度搜索的数量就知道,对“活在当下”的理解,要多少就有多少。
那加拿大人萨姆·哈里斯,是如何通过这本书,来告诉我们如何活在当下呢?
如果有充分的人生经验,我们很容易就能明白作者对痛苦和快乐的分析。
快乐本质上是易逝的,不管获得它的过程是艰难还是轻松。
快乐在升起的瞬间,就已开始衰弱,只能被新的欲望或不适感替代。
于是,我们不断努力寻觅,以持续获得这样虚无的快乐,永不停歇。
更不用提体验的适应感,一旦一种快乐被我们适应,就只有更强的刺激才能获得同等的快乐了。
我们逐渐成为了自己搭建的无形的牢房里的囚徒。
看似充满了自由,实则困在追寻快乐幻象的原地,却越来越难以被满足。
作者为我们开出的解药,正是“活在当下”。
什么是作者所谓的“活在当下”?
他没有直接谈,却把内容转到了神经科学和意识研究领域,让我们看看意识和自我是怎么回事。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意识是大脑不同脑区相对独立并联合工作时涌现的,是有利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演化结果。
在意识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出现“我”这个代词,指代一个特定的人,一种特定的感觉,一类特定的归属。
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这个意识中的“小我”的,只有孩子在意识中逐渐形成了“我”的概念,才开始形成有关于“我”的自传体记忆。
我们倾向于将“我”等同于特定的躯体和意识,我们对自己的躯体和意识保有所有权,对自己的物品保有所有权,对自己的财富进行积累,一群“我”还能形成特定的文化……
通过“我”,我们和世界以及他人产生联系,发生关系,并在这样的关系里,有着独特的感受,这些感受甚至能转化为外显的行为以满足“我”的快乐。
“我”给了每一个人必要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保证了明天睡醒的“我”,和今天吃晚餐的“我”,以及十几年前在学校读书的“我”,是同一个人。
这种同一性给了我们安全感,也便于我们储存体验、经历、记忆和知识。
但同样是这个“我”,受情绪控制,摆脱不了脑子里纷杂的想法,讨厌困难,喜欢快乐。
“我”会体验到各种情绪,会形成自我意象,会讨厌被冒犯,会想控制好自己的“领地”。
正是这个“我”,让我们永远不满足当下的体验,永远想要更多。
然而,我们每个人意识中的这个“我”,实际上并不存在。
正像大脑中没有一个单独的脑区提供给“我”居住一样,意识中也不存在“我”的位置。
意识并不等于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个“自己”。
意识是我们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躲藏在意识之中的“我”,既害怕又敏感,所以情绪一唤起,这个提心吊胆的“我”就会出来行事。
他/她会指挥我们逃避困难,追逐利益和感官快乐,会因为一点小事爆发,也会因为不满足而继续循环。
作者鼓励我们用包括专念在内的各种心智练习,来意识到意识本身,破除“我”的幻象。
这样的注意力使用方法,会让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焕然一新。
那些由于客观世界通过感受在大脑中片面的表征,感知中的盲点,脑补出来的图形,都开始逐渐的如其所是。
我们的注意力和感觉一起变得敏锐起来,色彩、触感、气味、声音,我们开始觉察到过去的我们难以感知的东西。
同时,“小我”的幻灭,让我们得以真正的剥离很多情绪的影响,进一步让我们跳脱出那个恶性的循环之中,跳脱出自己给自己设立的牢笼。
我们能够用新的视角,来看到身体产生的种种情绪,我们既能够悦纳这些情绪,也能够在内心毫无波澜的情况下去观看这些情绪在意识里的表征。
对无我的一瞥只是一个开端。能够从自我感里解脱,获得宁静,但只是旅途的起点,而远非其终点。
这种觉醒,就好比在我们和孩子发生争执时,通过之前指定的一个关键词,可以让双方快速跳脱出两个“自我”之间的冲突。
观察到两个人情绪的那一刻,我们的意识得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刚才那个情绪中的自己。那个自己充满了情绪,固执地捍卫“我”的完整性,决绝任何对“我”发起的挑战。他还充满了想象,不肯活在现实世界里,期待着别人的改变,幻想着完美的生活,脑补着大量的幻想。
而一旦脱离这个状态,打碎了刚才“小我”的这种控制,意识可以觉察到刚才的情绪和想法,但却已经不会执着于留在那些情绪和想法之中。
我们仿佛就像在电影院看完一场电影一样,刚才电影中的人物和剧情掀起了一些感受上的波澜,但我们已经能客观看待,甚至已经有了更好的决策。
一旦体验过这种感觉,通过回想就能明白书中提到的这种感受。
这是一种瞬间脱出情绪状态的感受,情绪还在,但我们成为了情绪的观众,从演员的舞台上退到了观众席。
这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活在当下”的方法:
破除意识虚构出来的“小我”,回归意识本身。
意识充满了体验,但如何看待体验,除了那个充满不安全感的“我”的看法以外,意识还能有更多的维度和灵活度选择。
这样的人生,能够跳脱出不满与失控,不在趋利避害的原地打转,逃离不满意和追求快乐的陷阱,更如实的生活,如实的体验,如实的收获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