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凤姐见平儿寻死去,便一头撞在贾琏怀里,叫道“你们一条藤儿害死我,被我听见,你也勒死我!”贾琏气得墙上拔出剑来,说道:“不用寻死,一齐杀了,我偿了命,大家干净。
这是《红楼梦》第44回,王熙凤与贾琏夫妻对打的一个愤怒现场。如果仔细分析,会很有收获。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许多愤怒。愤怒很有价值,值得仔细研究。今天,就来聊一聊愤怒。
01 愤怒是双方心理势能的标尺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愤怒”,有时候是你冲别人发火,有时候是别人冲你发火,有时候是你们双方都在发火。愤怒的当时,我们被情绪占领,很难理性思考;愤怒过后,如果我们能分析一下的话,会发现,愤怒可以作为一把标尺,直接标识出,你们双方在潜意识层面,是怎样互相安排的。谁是强势的一方,谁是弱势的一方。
《我真的很棒》这本书里认为,“愤怒是向下流动的”。也就是说,在一个系统里,愤怒会自动从较强的一方,流向较弱的一方。这个角度,让你可以理解很多愤怒。
孩子惹父母不高兴了,父母会吼孩子,但上司惹父母不高兴了,大多父母不会去吼上司。原因很简单。孩子在父母那里,是弱势的一方,父母的愤怒流向了孩子;父母在上司那里是弱势的一方,愤怒不会流向上司,而上司有可能将愤怒流向下属,因为下属是弱势的一方。
《红楼梦》第44回,王熙凤在窗外听见丈夫贾琏和情妇在谈话中赞自己的丫鬟平儿,伸手就给平儿一个耳光。她的愤怒流向了平儿,因为平儿是弱势的一方;平儿受了王熙凤一耳光,她没有回击,她转身去打贾琏的情妇。因为王熙凤是强势的一方,她的愤怒无法流向王熙凤,只能流向比她更弱的情妇。
贾琏见王熙凤打自己的情妇,他没有还手,他是弱势的一方。但当平儿打情妇时,他开始愤怒了,他的愤怒流向了平儿,平儿是弱势的一方。被王熙凤和平儿一起打骂的情妇,愤怒流向了自己,因为她是最弱的一方。
愤怒就是这样在潜意识层面流动的。分析愤怒现场,我们就知道,参与愤怒的这几个人中,每个人的心理势能孰高孰低了。先发起愤怒的一方,是心理上的强势方;愤怒流向的一方,如果不反击,那一定是配合强势方做了弱势的一方。
有了这个分析工具,下次和伴侣吵架时,我们就知道自己和伴侣这个双人系统中,谁是心理上强势的一方了。谁先发火,谁就是被潜意识标识为强的一方。但是不是真强,还要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不还手,或者将愤怒转嫁,是心理上的弱势方;如果对方回怼的,双方势均力敌。
02 观察愤怒现场,合理安排自己
理解了愤怒的流向之后,当我们身处愤怒现场时,就可以知道自己被潜意识安排的位置,让自己成为愤怒现场的“观察者”,这样不仅能减少伤害,还能从愤怒中学到许多。当有人先冲我发火时,我们明白,是对方认为Ta是强势的一方,Ta要将愤怒流向我;当我们先发火时,我们明白,我将对方看成了弱势的一方,我要将愤怒流向Ta。
成为愤怒现场的观察者,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合理地安排自己。当愤怒的一方先朝向自己的时候,我们看清了愤怒的流向,就可以有选择了。是配合TA?还是远离TA?亦或借此机会向TA表达一下自己的愤怒,让TA重新评估一下双方的强弱?
当王熙凤的愤怒流向平儿时,平儿如果可以评估一下她在这4人组中的强弱,她大概能判断出,在她的生存还依赖王熙凤的情景下,忍王熙凤一掌,或者躲她一掌,也许是对自己的最优解。如果她将愤怒流向了更弱的情妇一方,就给了贾琏机会,让贾琏把愤怒给了她。当施加到她这里的愤怒无处可流的时候,她将愤怒朝向了自己,拿把剪刀要寻死。原本没她什么事的家庭纠纷,她成了最无辜受伤的那个人。
成为愤怒现场的强势一方,不代表就是正确的一方;如果你是强势方,你得明白,你不一定正确;如果你是弱势方,你也要清楚,你不一定是错的。明白这个之后,身处愤怒现场的受害者,就能将伤害降到最低;如果你是强势的发起方,也能由此进入反思。
03 愤怒男女有别,有无围观也很重要
人们曾一度认为愤怒是一种雄性情感,《两性情感与家庭》一书中指出,“认为男性表达愤怒多于女性的看法,并不准确”。在亲密关系中,女性往往争吵时更为激烈,甚至比男性更倾向于暴力。
男性发怒的原因常常是由于权力受到威胁,女性发怒则是因为别人不符合自己的意愿。
妈妈冲一个写作业磨蹭的孩子发火,是因为孩子没有满足妈妈的意愿;爸爸冲一个顶嘴的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孩子的叛逆,影响了他的权威。现在的家庭,爱发脾气的妈妈,不在少数。
除了男女有别,是否有人围观,也直接影响着愤怒的走向。
我的邻居是一家三口,有一次夫妻二人在家里大动干戈,他们的孩子很聪明,为了防止爸爸妈妈继续吵下去,她把家里所有的门窗都打开,让父母吵架的声音传遍四方。后来,这夫妻忙着关门关窗,吵架被中断了。
我们在愤怒时,自己失去理性,头脑短路,但我们的潜意识一直在准确无误地工作,如果发现有人围观,再激烈的争吵也会瞬间扭转方向。
王熙凤一脚踢开家门,与贾琏争吵,贾琏不敢还手。但当有人来了的时候,局势发生了改变。王熙凤瞬间由撒泼的一方转为受害的一方,贾琏瞬间由软弱的一方转为强势的一方,他甚至拔出宝剑做出一副要杀人的模样。
社会规范对愤怒现场有影响,女人一般来说会担心被看成泼妇而转而压抑愤怒,男人则怕被诟病软弱转而引发愤怒。这就是为什么公众场合,男人更容易愤怒,而女人则更容易关起门来发脾气。
04 愤怒是礼物,一次也不要浪费
愤怒现场是激烈而失控的,愤怒好像心中的野兽,代表我们最有力量的时刻,也是最容易伤人伤己的时刻。如何管理心中这匹奔腾的烈马,或是撕咬的雄狮,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愤怒背后,有礼物。
一般来说,愤怒的情绪背后,藏着其他情绪,深入分析自己的愤怒,就能深入了解自己。从哪里入手呢?从仔细回忆愤怒的细节入手。
愤怒现场中,你说的话,你的动作都是潜意识层面流露出的你的真实需求。当愤怒过后,理性回归的时候,我们要静下来,好好整理一下自己,重新上路。
《红楼梦》中那个愤怒现场,王熙凤在愤怒中的话是,“你们一条藤要害死我”。可见她的愤怒背后是恐惧。王熙凤做为贾府管家,位高权重,她深深的恐惧是众叛亲离,自己在高处不胜寒中死去。潜意识层面的恐惧将她带进了现实,事实是,王熙凤最终真的走向了她恐惧发生的事。如果她能在此次愤怒后仔细分析自己的话,明白了自己的恐惧根源,从现在开始改善亲密关系,也许可以不让自己落入众叛亲离的结局。
妈妈看到别的孩子考得好,生气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你就不行”。这个愤怒背后是一种期待。妈妈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妻子面对繁重的家务,对丈夫发火,“你怎么这么懒!”。这个愤怒背后是一种评判,妻子真正表达的声音是,“我很累,需要你帮我”。
妻子与丈夫吵架,愤怒地大喊,“你给我滚!”。这个愤怒背后是一种情感连接,她真正想说的话是,“不要离开我”。
每一种愤怒的背后,都有一个你深藏的需求,挖出来,体会体会,再想办法改进改进,你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说,愤怒是带给我们的礼物,一次也不要浪费。
最后
我们都想获得一个平和的人生,我们都避不开愤怒。也许,通往平和的道路,是愤怒铺就的。将愤怒现场定格,回忆,挖掘,分析,提炼,改进,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疗愈自己,看到那个压抑了真实需求的自己。这就是爱自己。先爱自己,之后才能更好的爱别人。
祝愿:每一对夫妻,每个人都能抓住愤怒带来的礼物,做一个管理愤怒,不断升级的人。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1.《红楼梦》 曹雪芹
2.《两性情感与家庭》 雷斯利.布迪斯
3.“如何适当表达愤怒,你学会了吗” 心师之友
4.《我真的很棒》丛非从
5. 鲸选会员学习计划-情绪之海
作者简介:水石头的小屋 (心理学爱好者一枚,用写作来整理自己。微信公众号:水石头的小屋。转载请注明作者)
点链接,与我一起开启心理学的探索,从2000+文章中搜索学习。
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1216FBFDEF349EA923DDD93D66275B52/y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