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幸福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消除了对自我的关注。”
减少对自我的关注,是收获幸福人生的开始。
如何做到这一点?
在读了《心 :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一书之后,我竟然从稻盛和夫一生的经营哲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降低自我,以一颗单纯的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就是最好的心灵修行。
人,最难舍弃的,其实是“自己”。
人生最顶级的修行,是与“自我”断舍离。
放下对自我的执着,让心变得单纯、良善,人生就会越来越顺遂。
01
放下对自我的关注,
心就轻松了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聚光灯效应。
说的是,我们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当做聚光灯下的舞台主角,以为别人会注意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就会无形中把自己的问题放大。
换句话说,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作家渡边淳一在写作初期,曾经遇到过一位才华横溢的同伴O先生。
那时,因为大家都是新人作家,约稿本就不多,退稿更是家常便饭。
看着自己煞费苦心写出的作品,却被原封不动地退回,会令人非常失落。
不过渡边只要喝喝酒,在心里骂骂编辑,心情就会好起来,不久后又会重整旗鼓,继续写作。
而那位天赋不错的O先生,由于自我意识过强,在遭遇了几次退稿之后,自尊心就崩塌了,人渐渐消沉下去,不再写作。几年之后,就从文坛消失了。
稻盛和夫说:“人的过错、傲慢、事业失败,都是过分的爱己之心生出的弊端。”
关注自己是必要的,但过度关注反而容易毁了自己。
少一些自我关注,就少一些挣扎和纠结。
坦然接受挫折,就没有跨越不了的障碍。
日本禅师尾关宗园刚开始做演讲时,总是害怕自己做不好,就特别紧张。
有一次上台时,他紧张得绊了一跤,引得全场学生哄然大笑。
这一笑,反倒让他释然了,他意识到,再也不会有比跌一跤更糟的事了。
于是,他一边幽默地自嘲,一边把关注点放在了演讲上,最后以轻松的心情成功完成了演讲。
那之后,他渐渐不再害怕当众讲话,后来竟成了著名的演说家。
冥想专家安迪·普迪科姆曾说:“人有一种固有倾向,喜欢执迷,喜欢反复思考,喜欢没完没了地分析,无法自拔。”
别太把自己太当回事,人生就像演讲,跌一跤也不会怎样,别人没有那么在意你。
放下对自我的关注,轻松上阵,把精力用在该用的地方,你的境遇会越来越好。
所谓境随心转,就是这个道理。
02
减少心中的杂念,
人就专注了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神射手,技艺堪比后羿。
皇上听说之后,对他非常赏识,很想见识一下他的本事。
于是就命人把这名神射手请到宫中,让其展示他的好箭法,并向他许诺:若是射中,就赏他黄金万两,再加五百户的封地;若是没射中,就要削减他一千户的封地。
神射手听后神色凝重,他一边瞄准靶心,一边想着这一箭射出可能引发的两种天差地别的结果,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双手也开始发抖。
犹豫了半天,箭终于射出去了,但箭却落在离靶心几寸远的地方。
这下神射手慌了,再次搭弓射箭,但精神却再难集中,射出的箭离靶心更远了。
无论射箭还是做事,一旦关乎切身利益,心中难免产生欲念,再优秀的射手,也无法静下心来专心做事,当然也就难以成功了。
稻盛和夫说,唯有纯洁的心灵才能轻易成就难事。
所谓纯洁的心,就是以“无我”的状态融入当下,不再去评价眼前事情的好坏。
放下主观评判,心就静了,人就专注了,事情也就成了。
正如五祖弘仁所说,“制心于一处,无事不办。”
知识情感类达人赵涵,在做自媒体的过程中,曾遇到不少网络“酸民”。
有人抹黑她,说她的高学历是花钱买的;
有人嘲笑她做人失败,38岁都没有孩子,婚姻一定不幸福;
还有人说她做自媒体、拍视频是不务正业,瞎嘚瑟,不如回家生孩子。
面对酸言酸语,她根本不放在心上,依旧专心研究自媒体,想方设法拍出更好的视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几年过去,如今的她已经成为坐拥近千万粉丝的知名KOL,还出版了自己的书。
庄子云:“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减少心中的杂念,不多想、不乱想、不内耗,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和生活,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03
舍弃对自我的执着,
好运就降临了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将一手好牌打烂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
毕业之后,他一心想要干出点名堂,就进入了当地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因为勤奋好学,能力出众,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做到了全店经理,还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然而很快,他就遇到了困难,半年多时间过去,一单都开不出来,压力之下,他渐渐丧失了信心。
为了干出一番事业,他辞了职,加入了朋友的创业团队。新的领域激起了他的热情,他依旧努力工作,干劲十足。
一年过去,公司日渐平稳,他又觉得这行干不出什么名堂,就又辞了职,跑去外地搞建材,干了半年又觉得没什么起色,就又不干了。
看着当初不如他的同事,如今也混到了经理、总监的位置,他的内心不禁感慨万千。
一心想要做成一番事业的人,为何最后反而什么都做不成呢?
稻盛和夫认为,人类心灵中,同时存在着相反的、相互斗争的自我和真我,即“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
当我们抱着一颗患得患失,只顾自己的心时,人生就会充满挫折;
当我们在利他的方向上努力思考和行动时,人生就会走向幸福。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降低对自我的执着,多去关照他人,发挥“利他之心”。
漫威之父斯坦·李早年时曾一度非常自卑。
当他看到身边朋友不是做了建筑师,就是做了医生,再不就是做了商人,而自己只是一个漫画作者,既没有钱,也感觉不到什么价值,就产生了动摇,时常纠结要不要转行。
直到他发现,自己的漫画给人们带去了很多快乐,陪伴了很多人成长,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是有娱乐价值的。
为了给更多人带去欢乐,他便沉下心来潜心创作,不再纠结,最终在漫画领域取得了惊人成就。
大卫·J.利伯曼曾说:“当事情本身不再关乎自身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完成愿望。
当“自我”不存在时,我们就能超越任何恐惧。”
放下对自我的执着,多关注他人的福祉,心灵柔软了,好运就降临了。
04
写在最后
思维鬼才程驿曾说:“真正的高手,就像盐粒那样,你看不见他,他却无处不在。他没有自我的形状,没有自我的感受,所以也不去和别人比较,也不会计较自我得失。所以他才能无坚不摧。”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行,是与“自我”断舍离。
唯有放下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放下对自我的关注,心就不累了;
减少心中的杂念,人就专注了;
舍弃虚妄的自我,关注他人的福祉,好运就会降临。
以一颗单纯的心,全力以赴地投入生活,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关注我,与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