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译言
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我不允许还有人没加入“劝分组”。
要说收看当今都市爱情故事大戏,一定不是八点档的电视剧,也不是早就过时的言情杂志,而是实时更新、涌动着真实丰富又离谱荒唐故事的“劝分组”。逢年过节更是好戏连台。
在刚过去的情人节,劝分组又让大家见识了不少抠门男频大戏。比如屏幕点燃迪士尼烟花,大方送我166g蚂蚁森林能量,把钱借给别人过情人节了,以及0.52的红包……
一方面让人大呼又见世面了,一方面也让人心生疑窦:从什么时候开始,物质交易成为了浪漫爱情的主流表达形式?
01
基于消费主义的爱情
如今,各种各样的商业化交易形式已经成为了践行浪漫传统的先决条件。例如,如果你想要开始一段恋爱,或者维持已有的恋爱关系,你都不可避免地要与恋爱对象面对面或通过网络视频交流,因此,一副符合大众审美的皮囊必不可少。
世人皆有爱美之心,虽然大众对美貌的追求已是司空见惯,但“女为悦己者容”这一重复行为预示着新的美容技巧层出不穷,甚至超越了个人的审美范畴。
对美的渴求已经等同于追求美丽的视觉享受。外表美丽并不是衡量美的唯一标准,但却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唯一目标。每个人对美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女性会去美容,例如去化妆和脱毛。
一旦有了伴侣,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就又增加了一个维度,你会想要猜测伴侣心目中的理想型。由此带来的心理负担成倍增加: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审美眼光之外,还要注重考虑伴侣的审美标准和喜好。
由对美的追求而衍生出层出不穷的美容产品和服务,无疑提高了公司的绩效,却并没有促进我们恋爱关系的发展。当我们购买商品装扮自己,去追求时刻变化的主流审美,这些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恋爱中缺乏安全感,导致我们无休止地进行消费,一些跨国公司成了获利者。数字媒体下的大众主流审美不断更新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标准与对美的追求,于是我们继续保持着对外表的投资。有时人们并不认可这种审美标准,但还是在商业公司的鼓吹和宣传之下,接受了这种形象。
02
爱情=物质交易?
有时,即使生理上的情感也需要借由物质上的交易表达出来。例如,当我们收到伴侣的礼物或惊喜时,我们最常见的反应就是给他们一个拥抱或是亲吻,由此加深情感。这种亲密的举动成为了我们对接受物质赠予时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这些物质可能是一块手表,几张水上乐园的门票。
在收到伴侣送给我们的礼物后,我们会用爱来回报他们。每一次的交易所带来的感恩和回报都是一次正强化,鼓励伴侣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继续投入,交换的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社交平台上自称是爱情导师的那些人经常重申情侣之间保持“新鲜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不断创造新的体验,带给彼此惊喜。在当下以数字为媒介的经济社会中,恋爱中交换礼物十分常见。
虽然爱情并不一定要建立在礼物交换的基础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礼物和惊喜的确创造了很多浪漫时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除了经济上的付出带来的浪漫惊喜,我们越来越无法理解其他形式的浪漫了。
但要注意的是,这类浪漫交易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许多人负担不起现代城市中物物交换的浪漫惊喜,这一点也是很多情感博主和恋爱导师们都忽视的地方,要求伴侣为你付出并非不合情理,但许多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践行所谓的情感博主和爱情广告中宣扬的浪漫传统。
一旦我们认可了“他不为你花钱就是不爱你”,我们就会要求伴侣的经济条件,他们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成为我们的“灵魂伴侣”。
一旦接受了这一价值观,这种“浪漫”循环就会持续下去。人们花大价钱盛装打扮并与伴侣见面。他们买礼物送给伴侣。他们从伴侣那里得到情感回馈。在“商业化爱情”的背后,他们之所以认定了对方就是自己想要与之共度余生的人,究其根本,就在于他们相信这就是“灵魂伴侣”该有的样子。
我们将爱情建立在这种不稳定的物质交易之上,随着一次次交易,我们越来越疲惫,情感负担不断加重。任何一对相爱的夫妻都不想最后以分开告终,但有时候却不得已作出这个决定。
例如,我的一个朋友自2019年以来就一直在考虑分手。但三年后,她仍然与在2018年时交往的伴侣在一起。她刚刚21岁,但她担心,如果结束这段令她不太满意的感情,她可能再也遇不到更合适的人选了。
03
“灵魂伴侣”的标准并不唯一
我们亲身的感情经历,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其他人的感情经历,以及社会上种种对于伴侣关系的预期,都导致了我们在感情中迟疑不决。重要的是,我们要反复思考这些所谓的爱情箴言是不是真的对我们有用,真的符合自身的情况。
千禧一代和后千禧一代相信网上流传的“灵魂伴侣”之说,但这也有可能会让我们很难摆脱那些给我们情感上或身体上带来痛苦的关系。一味相信“灵魂伴侣”,可能会令我们局限于那个“真命天子/天女”,让我们局限于一段不值得继续下去的恋爱关系,甚至婚姻。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浪漫的感情可能是一种深刻的人类需求,但它可以以各种方式存在。浪漫的爱情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易,更是情感上的依恋,亲密与支持。如果一段关系开始让我们喘不过气,那么与伴侣分离也未尝不可,这并不是对爱情的亵渎和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