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愤怒是无能者的安慰。
我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身边那些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似乎真的很无知。比如,不愿接受他人批评,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人,他们在愤怒的时候,其实就表现为无知。因为没有人不犯错,更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
但如果我们仔细去想,那些总是愤怒的人,又是可怜的人,因为他们需要有人爱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原因。
01
愤怒的背后,
其实是在渴望爱
人会在什么时候愤怒呢?
一定是对方没有按照自己意愿做事的时候。
也就是说,发脾气的人,是在要求别人做出改变。
就像父母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发火,是想改变孩子,希望孩子做得更好,少让自己操心,而这个“希望”背后就是想得到孩子的体谅。想想看,如果孩子能够做到让父母开心,不仅学习好,还懂事乖巧,父母自然就省心很多。
而孩子的这份体谅,就是父母渴望爱的表现。
因为爱的表现包括体谅,还有尊重、理解、保护、认同、重视、支持、帮助、接纳,等等。
一个人越愤怒,就代表ta越需要爱。
当然,愤怒也具有破坏性,因为它会让彼此的关系疏远,但敢于表达愤怒的人,一定权衡过利弊,明白对方会为自己付出,而自己最终是那个受益者。
02
愤怒的深层原因,
是内心爱的匮乏
如果我们能从渴望爱的角度去理解发脾气的人,就会看到他们的可怜,以及内心爱的匮乏。
因为他们在用愤怒让别人满足自己的需求。
就像前面说的父母,他们对孩子发脾气,就是希望孩子改变,学会体谅自己,以满足自己对爱的渴望(被人体谅)。
如果我们自己也是时常愤怒的人,就可以问问自己,到底要他人弥补什么呢?
有些伴侣表达愤怒,或许只是期待对方不要说话伤人,这样的要求看似简单,只需要划清界限而已,但实质也是在满足内心缺失的爱。
因为期待对方有话好好说,实则是在渴望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这些也是爱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自己或别人的愤怒是什么,最后都可以找到一个关于爱的匮乏。
正如丛非从老师说的:“愤怒的人,就像是饥饿已久的人看到了食物一样,有一颗扑上去狼吞虎咽的心。并不是当下这个人刺激了你的愤怒,而是你一直以来的匮乏,发现了目前这个人是最容易、最有可能、最应该满足你的。”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对越亲近的人,越喜欢发脾气,因为他们觉得亲近的人“应该”满足自己的需求。
03
愤怒不是问题,
如何解决内心的匮乏感才是问题
当我们能够认识到愤怒的人是内心匮乏,就会明白,愤怒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找到愤怒以外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匮乏感。
也就是说,解决内心匮乏的方式有很多,不只是愤怒这一种。
就像对孩子发脾气的父母,他们想让孩子体谅自己,就只有“吼”这一种方法吗?当然不是,更何况,发脾气很可能会起反作用。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愤怒以外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匮乏。
很多爱发脾气的人,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匮乏感,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缺少向内求的习惯,因为他们习惯用愤怒,让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不敢说出自己的需求,因为他们认为提出需求的人,会显得很卑微。
总是发火的父母,他们心中或许就觉得,如果自己和孩子说出需求,就是在示弱,那就会丧失做父母的威严,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其次,我们要明白自己愤怒背后的需求是什么,然后表达出来。
习惯愤怒的人,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如果能够时常内省,就会明白自己内心匮乏的是什么,然后好好说出来,这样就避免了愤怒带来的破坏性。
比如,看着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可以想想,为什么自己总是控制不住情绪,总想发火,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担忧,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亦或是觉得自己无能,没有教育好孩子,再或是其他?
多反思反思,就会看到愤怒背后的爱的需求,找到那个真实的需求,说出来,然后再想想有没有其他方式来满足。
再次,我们要找到愤怒之外,满足自己匮乏感的方式。
这个寻找替代的方法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摆脱当下的愤怒情绪,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比如愤怒的父母可以这样想,自己需要孩子来为自己挣面子,渴望被尊重,那么自己能不能用工作出色来弥补;自己需要孩子认可自己的付出,那么选择和孩子好好说,看看是否可行;等等。
总之,替代方案肯定有的,且会有很多种,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个伤害最小,且效果最佳的那一种。
就像丛非从老师说的:“就像发烧一样,发烧只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它不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是杀灭病毒和细菌,甚至是改变睡眠、生活饮食习惯问题。盲目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是很糟糕的,正如盲目压抑和发泄愤怒很糟糕一样。”
写在最后
人都是渴望爱与被爱的,有的人习惯直接说出来,而有的人总是用愤怒来表达,虽然方式不同,但其最后需求是一样的。
只是,有时愤怒未必是一种好的表达需求的方式,因为其具有破坏性,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到自己(气大伤身)。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在否定愤怒的价值,或不允许人表达愤怒,毕竟,有些愤怒还是需要的,因为那是有力量的表现。就像我们在鼓励那些总是压抑自己的人,要活出攻击性,其实就是要他们看到,自己的愤怒或不满,是应该被允许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学会理解愤怒(自己和他人的愤怒),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最终目的是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毕竟,人离不开关系。关系,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