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心人6大作业3 #
作者正在参加壹心人活动,欢迎参加投稿,赢丰厚鲸币!
现在很多家长都奉行鼓励式教育,对孩子的一切表现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唯恐孩子受到一丁点打击而失去自信。
但其实,有时候让孩子经受一下挫折,反而能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
保罗·史托兹教授在他的著作《逆商》里提出了“逆商”这个概念。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培养逆商,也是一件重要而有所讲究的事。
01
鼓励式教育存在不足
目前流行的鼓励式教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足。
家长们平时对孩子多加赞赏和鼓励,本是希望能以积极正向的态度来推动孩子肯定自我、相信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
但是,有些父母在进行鼓励的过程中的操作,或是出发点有偏差,或是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或是不分情况过度赞赏和鼓励,反而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比如说,凡是孩子做得好就表扬孩子聪明,忽视了能力方面的肯定;或是只鼓励而从不批评,掩饰孩子的不足,为错误找借口;或是过度依赖物质和金钱奖励,扭曲了鼓励的初衷。
这些做法很容易使孩子内心膨胀,无法从错误中学习成长,无法正确认知自我,导致过度自信甚至自负自大,从而对挫折和错误的承受力下降。
当遭遇挫折时,孩子会难以接受自己失败的事实,或是受到严重打击自尊受损,或是用谎话掩饰错误,或是逃避责任,或是自我怀疑。
而这些表现,正是因为孩子缺乏“逆商”。
对于婴儿来说,会有一种“全能自恋感”,就是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无所不能,养育者要无条件满足他的所有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全能自恋感会因为对外界的认知而逐渐消失。
但如果无法得到正确良好的引导,这种全能自恋感会延续到长大后仍然存在,而个体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大自负,自尊水平不稳定。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挫折体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逐渐消除全能自恋感。
由此可见,逆商教育对孩子来说很有必要,也需要注意细节。

02
了解“逆商”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智商、情商,那么逆商又是什么?
根据定义,逆商全称逆境商数,简称AQ,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就是说,在面对挫折、困难、失败时,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和心理体验,具有什么能力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AQ高或低,影响着个体面对困难的反应和表现。这又影响着孩子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去应对可能,是勇敢挑战,还是畏难逃避?
保罗·史托兹教授在《逆商》一书里,将逆商分为四个部分,即:
① 控制感:个体对环境的信念控制能力。
② 担当力:从建设性和实用性出发重新定义责任,承担责任。
③ 影响度:高逆商者能把负面影响控制在小范围内。
④ 持续性:困难带来的时间影响,高逆商者认为很快就能结束,低逆商者则认为影响会长存。
我们可以通过这四方面的表现,来评判一个人在挫折面前的心理韧性和内心力量的情况。
在面对逆境时,一般会有三种类型的人以及行为表现:
① 攀登者:不急于一时,把人生看做漫长的挑战。
② 扎营者:曾经努力过,有一定的成就后便松懈、停顿下来。
③ 放弃者:喜欢逃避和放弃,不去面对困难。
孩子在身处逆境、面对挫折时表现出的不同的反应,也体现出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需要侧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03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1、信任孩子,适时放手
首先要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来看待,信任孩子的独立性和有关能力,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自控力。
家长要懂得适时放手,把一些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去独立思考和处理。
2、客观认知世界和自我
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学会客观地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懂得世界不会以自己为中心旋转。
要看到世界和自己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并不是只有美好的人和事,有时候也要接纳不好的情况。
3、进行适当的鼓励
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进行适当的鼓励,在遭遇挫折时也要鼓励孩子坚持,帮助其建立稳定的自尊水平。
但是,在对孩子进行鼓励表扬时,要注意是表扬他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表扬他的能力或天赋,避免孩子过度依赖自己的“小聪明”去解决问题。
同时,家长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建议,帮助孩子学习怎样去解决问题。
4、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
在一些场景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也就是说,不要孩子一提要求就马上给予回应和满足,而是稍微拖延一下再进行满足,或是适当地进行拒绝。
比如在商场里,孩子哭闹要买个飞机模型,这时候家长就可以拒绝,或是跟孩子达成一个“协议”,在下次某个节日再买。
5、培养成长型思维和积极态度
培养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世界和自身,懂得此次表现不佳、下次还有机会改善的道理。
学会用积极正向的态度去看待和评价人和事,建立适度的自信心。
6、允许孩子犯错,接纳不完美
家长要有允许孩子犯错的胸襟,接纳孩子的出错和不完美,并给予孩子体验错误和失败的机会,从中学会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培养复原力和心理韧性。

孩子的逆商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但最重要的是,家长能包容、陪伴孩子,从旁进行引导,成为孩子挑战困难、向上攀登的“脚手架”。
文:微格尔青
责任编辑: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