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1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可见一段要经营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的确是不容易的。
人的一生中,有三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以及和伴侣的关系。
而这其中又以和伴侣的关系最为特殊,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终究有血缘的牵绊,无论如何这关系是不会断裂的。
但是我们和伴侣之间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因此,当这段关系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我们也就更容易从这段关系中逃开。
不管是否结束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关系,伴侣双方实质上却已经没有情感链接的现象比比皆是,婚外情、丧偶式婚姻、无性婚姻、空壳婚姻等等。
然而,人类的依恋本能会促使我们一直去寻找“爱与被爱”的感觉。婚姻关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与需要就随之消失。
于是,寻找亲密关系的链接也许是我们一生兜兜转转都在做的事。
只是,有人从一段关系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段关系,带着旧伤又添新伤;有人在关系中受伤之后,就隔离自我的情感,不再轻易打开心门;也有人能在关系中觉察纠缠与坑洞,不断自我成长,增加在下一段关系中幸福的可能性。
滚滚红尘中,亲密关系是世人无法逃避的功课。那么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能收获幸福的亲密关系呢?
在这本《亲密关系:如何获得幸福婚恋与自我成长》中,北大心理学博士马泽中联合青年心理咨询师、作家刘晔,从他上万小时的咨询案例里,精心挑选了14个,对它们进行剖析拆解,带我们看到复杂亲密关系问题背后的心理成因,并从中发现解决关系冲突、获得幸福的秘诀。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真实的咨询案例展开,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让读者在阅读他人故事的同时有那么一些瞬间能照见自我,从而获得启发。
从这14个案例中,我们找到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并借此探讨如何获得更幸福的亲密关系。
一.
婚外情:
希望他人填补的情感缺失
出现婚外情的案例在这本书中比较多,其实这恰恰也是现实社会的真实缩影,出轨、小三、婚外情这些词汇不仅仅出现在新闻、影视作品中,在我们周遭也时常听闻。
对婚姻的不忠诚,从道德层面来说,结论非常简单:不忠诚的那一方,注定要受到谴责。然而从人性的层面来说,不忠背后的那些心理需求也有着其合理性,为了去获得关系之中的关注、理解、接纳和支持,人们往往是可以不惜代价的。
书中的第一个案例是一个女下属和一个男上司的故事。长相、能力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女孩却爱上了比她大将近20岁的已婚老板,成了“小三”。
在世人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以身体换金钱的拜金女孩,甚至还会对她们口中的爱嗤之以鼻。
然而作为咨询师的马泽中老师,却能在藏在阳光背后的这段关系里,共情到其光明的、真实存在着的情感。因此,良好的咨访关系得以建立,我们也才有机会去看到当事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
当事人从小家庭条件相对比较穷苦,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在她小学没毕业的时候,她的父亲就生病过世了,而她的母亲却没有在这个时候自立起来。
于是当事人就自然而然地去代替了这个家庭“父母”的角色,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
她从初中开始就非常好胜而且独立,并且成年之后和男性的关系也一直比较疏离,这与她成长过程中没能从父亲那里学到如何与男性相处有极大的关系。
另外一方面,虽然她呈现给外人的是独立的那一面,其实内在深层次是渴望依赖与依恋的,而这份渴望的根源就在于父爱的缺失。
所以她的理想伴侣模型就是一个可依赖、依靠能给自己指导的人。当她遇上事业成功、有钱有能力,同时又能懂她给她依靠的老板,就彻底陷进去了。
这份“不道德”的感情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女孩深层次父爱的缺失。而过往的缺失往往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并放大着当下的需求,于是人们就会为了满足潜意识的需要而走进一段关系里。
但是事实却是,我们会发现这些想要的或许能够短暂体验到,却难以持续地去获得。
于是,有人带着满身的坑洞与需求,投入一段又一段的关系,更换一个又一个的伴侣。只是,除了自我疗愈与成长,没有他人能填补内在的情感缺失。
如果陷入到这样的关系模式里,首先就要觉察自我,去“看见”自己对于那一段段关系渴望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真实需求。然后,再去疗愈它、纪念它,不再让它主导我们的情感生活。而这些通常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与帮助下,更容易做到。
二.
“过家家”式婚姻:
原生家庭的过度抱持
什么叫“过家家”式的婚姻?简单来说,就是伴侣双方都心理年龄都还处在孩子阶段,依附于各自的原生家庭,这样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婚姻就像一场过家家的游戏。
不得不说,这样的婚姻在现在年轻人中还不少。两个人结婚,仍然享受着各自父母的照顾,一切家庭琐事都交给父母解决,就算生了孩子,也把孩子扔给父母。
总之,双方父母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的生活,这样的婚姻中没有一方是真正的成年人,把本该承担的家庭责任都丢给父母,婚姻更像是两个孩子的游戏而已。
孩子一方面可以享受到父母的照顾,而另一方面却也无可避免会遭到自身边界的被侵入,从而引发种种问题。
《三十而已》中的钟晓芹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典型的婚姻中的“孩子”,她的父母每个星期都会到她家给她做饭、洗衣服,钟晓芹觉得很正常自在,而她的丈夫陈屿却感到了小家庭边界被入侵的不快和别扭,也因此跟钟晓芹爆发种种矛盾。
记得有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陈屿的检查结果出来,钟晓芹偷偷给自己母亲发消息被发现,陈屿质问你能不能给我留点隐私。钟晓芹却说她妈不看不踏实。
很显然,钟晓芹的人生角色依然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小家庭的妻子。甚至是涉及到丈夫隐私的事,她的考虑仍然是以母亲的感受为先。
从家庭系统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两个人从原生家庭出来、建立新家庭之后,新家庭的次序是优于原生家庭的。怎么说呢?就是考虑事情、做决定的顺序是要优先考虑新家庭,也要优先尊重伴侣的,否则就会乱套。
在本书的案例中,有两个年轻人因为兴趣相投、门当户对而结合,而婚后琐碎的生活使得矛盾丛生。更因为双方都没有跟各自的原生家庭形成有效分离,遇到事情不是和自己的另一半去沟通,而是先找各自的母亲商量。
因此,本来是两个人的婚姻,其实背后是由两家父母在主导,双方父母对小家庭的介入插手直接导致了最终婚姻关系的结束。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最后的离婚场景,是由双方父母代表两个年轻人去完成离婚手续的。
在过家家式的婚姻中,都会存在一个共通的问题,那就是原生家庭的过度抱持。
“抱持”是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母亲能满足婴儿早期的各种生理需要,也指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对其心理需要的满足与支持。
适当的抱持,可以让一个孩子的人格得到良好健全地发展。但是过度的抱持,往往就演变成了溺爱和软控制,让孩子永远无法真正成长起来,离开父母。
父母一厢情愿地认为在自己的羽翼下孩子就能不受风雨地长大,想要替代孩子去做一切,却不知道有些事父母是无论如何也替代不了的。当他们走入婚姻,面对亲密关系的人生功课时,父母的过度抱持反而变相成为了一种风雨。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在婚姻中的状态是个“孩子”,想要获得真正的婚姻幸福,就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没有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就很难有新家庭的组建,也无法走入真正的亲密关系。
想要真正的爱,就要先让自己成长起来,能够独立地去生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
三.
婚姻中的孤独感:
无法托付的人生
我们以为爱能驱散孤独,于是为了不孤独我们结了婚,而结婚之后却发现我们更孤独了。
因为害怕孤独而结婚的人不在少数,带着对婚姻能驱散孤独的期许,到头来我们却发现,婚姻中的孤独更像是一个人孤身跳进了太平洋,一望无际的孤独!
于是我们会怀疑,对方是自己的真命天子吗?对方是自己的灵魂伴侣吗?
我们常常错误地以为伴侣能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把自己的一切都托付给了婚姻,以期待婚姻解决我们当下所有的问题。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对伴侣、对婚姻失望的根本所在。
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很久以前,人本来是一个圆球,每个人有四只手、四条腿和两个脑袋。这种人很厉害,走路疾如奔马,打架左右开弓,极为聪颖和傲慢,以至于连神都有些害怕。诸神于是请宙斯祭刀,把人劈成了两半。
所以人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当我们找到真正的另一半时,我们会感到圆满。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所有人在心理上都是两性的,既有男性的一面,也有女性的一面。他把男性心理中的女性特质称为阿尼玛,女性心理中的男性特质称为阿尼姆斯。男人和女人都无法看到自身中的异性特征,而是会在吸引他(她)的异性身上发现这些特征。这时候就容易坠入情网,以为自己找到了灵魂伴侣。
事实上,这时候我们爱上的是并不是真正的对方,而是把自己心中的异性特征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已。
所以,在激情期过后,我们就会失望。而就算一再寻找,也不可能找到完全符合我们理想的对象。因此,追求圆满的关键并不在于伴侣身上,而是在于自我。我们对于伴侣的失望,其实是对自己的失望。
将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他人,注定无法得到期望中的满足,越追求只会越失望、越孤独。
婚姻的最大意义,是给我们一个契机。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去探索和体验生命的真相,完善丰富自己的内在人格,拥有在无常的生命中恒常的自我支持与自我依凭。如此,我们才能同时拥有面对孤独以及与他人链接的能力。
最后,婚姻关系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是昨天的延续,而是每天新的开始。用心地去经营关系,同时接受关系的不确定性,去好好地经历和享受关系中所呈现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过多地想未来、想永远。这大概就是婚姻幸福的秘诀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