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电台|520特辑,你不必为了脱单而脱单

作者:甜菜
来源公众号: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ID:xlzxecnu)

你怎么认识幸福?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马斯洛说:“幸福在于如何填补内在的空虚感。”

艾青说:“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你对幸福又有怎样的认识和期许?又有哪些瞬间点亮了你的生活?幸福的奥秘我们一同讲述。

心理中心和Psy Echo联合推出“幸福电台”系列,用真诚与你作陪,用声音宽抚心灵。

大家好,我是主播环环,明天就是520了,这可是一个情侣们竞相秀恩爱的节日。

似乎在进入大学校园后,我们更加关注身边人的感情状态,也更频繁地使用“单身狗”、“虐狗”、“撒狗粮”、“秀恩爱”、“脱单”这些词汇。

这也难怪,我们所处的这个时期,在埃里克森发展理论中面临的主要危机正是亲密感对孤独。在这个时期我们寻求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以发展亲密感和情感方面的成长。

因此身处一段浪漫关系的人往往会被认为在成长道路上先人一步,而单身则有了一丝凄苦孤独的意味。

不知道单身的你有没有为身边甜甜的恋爱柠檬过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单身这件事。

单身者可能为了脱单而脱单


新华网曾发布微博称:“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士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影响。因为单身人士面临的责任小于已婚同龄人,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闲散的人生态度,这很容易转化为缺乏工作动力”。

微博下方,许多人艾特出自己单身的小伙伴,并评论:“哈哈哈哈单身公害。”从整个社会来看,单身者似乎面临着歧视。而心理学也证明了所谓“单身歧视”的存在。


Bella M. DePaulo(2006)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对单身者的评价相比有伴侣者更加负面,如认为单身者不成熟的、没有安全感的、以自我为中心、不快乐的、孤独的和丑陋的。


越来越多的人用“单身狗”指代身边单身的人,许多单身的人自己似乎也接受了这种“单身狗”的设定。

尤其是在节日里,给一个又一个用精修的九张图宣告幸福的“秀恩爱”票圈点赞,在下面排起整齐的“吃狗粮”队形。


这种单身歧视会对单身者产生一系列影响。

 

Sharp 在2007年研究发现单身女性会感受到自己缺失了人生的重大转变,并因此感受到来自自己和他人的审判,同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不确定。

 

在2011年研究发现单身的人认为其他人希望他们进入一段浪漫关系。单身的人可能会感受到单身恐惧——因现在或者预期没有伴侣而感到的担忧、焦虑和不幸(Spielmann,2013)。

是否建立、保持或者解除一段浪漫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决策过程。而如果一个人恐惧单身的话,那么比起其他的因素,这些决策更可能受到对建立和保持浪漫关系的渴求的影响(e.g., Le, Dove, Agnew, Korn, & Mutso, 2010;Rusbult, Martz, & Agnew, 1998)。


Spielmann(2013)的一项研究发现对单身恐惧的人会更不加选择地追求浪漫关系,即为了脱单而脱单。

 

Spielmann研究发现,不加选择地追求浪漫关系表现为对低吸引力的约会对象具有兴趣以及更难从一段不满意的浪漫关系中脱离。

 

也就是说,对单身恐惧的单身者迫切地进入一段浪漫关系,甚至降低了对于关系质量的要求。

 

而即使是有过浪漫关系的人,也会受“为了脱单而脱单”心态的影响。

 

Spielmann(2016)的研究发现,无论是谁提出的分手,无论这场分手已经过去多久,对单身恐惧的人更渴望他们的前伴侣也更努力地寻求复合。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更多地处于对任何一段浪漫关系的渴望,而不单是对前伴侣的渴望。

 

这种心态使得他们更难面对一段浪漫关系的结束,也会放大一段关系结束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抑郁、难以割舍爱的感觉,这会导致漫长的愤怒和伤心以及对分手更差的评价(Davis et al., 2003; Sbarra, 2006;Sbarra & Emery, 2005;Frazier&Cook,1993)。


一段关系的结束必定由于它自身存在问题,而如果因对浪漫关系的迫切寻求而盲目追求复合,却不仔细思考和解决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将不健康的关系循环重演,给双方带来新一轮的痛苦和失望。

 

由此可见,“单身歧视”导致的单身恐惧”可能会使单身者迫切地希望脱离单身状态。

 

而出于逃避单身状态而进入或者回到的浪漫关系可能质量并不令人满意。


当然,单身生活也可以充实而美好 


罗素曾说,“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幸福并不是有伴侣者的专利,单身者的生活也可以像诗篇一样美好。

 

是否处于一段关系中从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享受自己所处的状态。

 

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揭示了,绝大多数单身者正热忱地投身社会与社交生活中,他们比同龄已婚人士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与艺术及音乐课程、公众活动、演讲以及公益活动。

 

甚至有证据表明,比起与配偶居住的已婚人士,独自生活的人们身心更为健康,而他们都市公寓的生活方式,相较郊区独栋家庭住宅,也更为绿色环保。

 

根据针对三百多名不同年龄和阶层的男女所做的深度访谈,克里南伯格得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在如今这个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社会中,独自生活令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更懂得享受伴侣的陪伴。

 

而拥有伴侣,也并不意味着总比单身者具有更高的幸福度。

 

一个为期十八年的纵向研究调查了数千名德国成年人,结果发现人们在婚后的一年幸福度有些许提升,而之后幸福度则回到单身时的水平。(Lucas,2005;Lucas,Clark,Georgellis,&Diener,2003)

 

由此可见,如果单身的人可以追求自己心爱的事业。可以坦然地接受孤独和人际交往,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直等待着“the one”从天而降,那么相比有伴侣的人并不会生活得更不幸福。

纵然存在对于单身者的歧视,单身的人还是可以从更多元的关系中找到亲密感,在各种喜欢的事情中体会自我实现的快乐。

 

因对单身的恐惧而盲目投身一段关系或是不愿从一份糟糕的感情中脱离,或许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预想之中的快乐。

 

我们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为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负责,而不是期待着一个人从天而降,使我们的生活忽然美满起来。

 

不要把不开心归因为没有伴侣,自己让生活充实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在这个光棍节还单身的你,不要因所谓的单身歧视而焦虑担忧,真正准备好开始一段亲密关系或者是遇到一个可以开展亲密关系的人或许需要时间。

 

在这之前,祝你给自己的快乐,在夜阑深处如门前大树,即使没有他依靠,归家也不必撇雨。


参考文献&注释
[1] Davis, D., Shaver, P. R., & Vernon, M. L. (2003). Physical,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actions to breaking up: Theroles of gender, age, emotional involvement, and attachment sty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 871–884
[2] Sbarra, D. A. (2006). Predicting the onset of emo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nonmarit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Survival analyses of sadness and ange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2, 298–312.
[3] Sbarra, D. A., & Emery, R. E. (2005). The emotional sequelae of nonmarit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nalysis of change and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over tim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 213–232.
[4] Frazier, P. A., & Cook, S. W. (1993). Correlates of distress following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55–67.
[5] Spielmann, S. S., MacDonald, G., Maxwell, J. A., Joel, S., Peragine, D.,Muise, A., et al. (2013). Settling for less out of fear of being sing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5, 1049–1073.
[6] Sharp, E. A., & Ganong, L. (2007). Living in the gray: Women’s experiencesof missing the marital transi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69, 831–844. doi:10.1111/j.1741-3737.2007.00408.x
Sharp, E. A., & Ganong, L. (2011). “I’m a loser, I’m not married, let’s just all look at me”: Ever-single wom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soci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32, 956 –980. doi:10.1177/0192513X10392537

作者:甜菜。来源公众号: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ID:xlzxecnu),关注·接纳·成长,小丘带你聊温暖科普,搞有趣事情!

排版:小鲸鱼 郭锅锅锅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