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影响幸福的三个因素
研究提出,整体幸福有三个主要来源(Lyubomirsky, Sheldon, & Schkade, 2005 )
-
设定点(set point)
-
客观生活环境(circumstance)
-
个体行为(intentional activity)
1.设定点(50%)
设定点一般受到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
设定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保持稳定,并且部分取决于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利于幸福)和神经质(不利于幸福)。
虽然在不同时间段内,遇到一些好的事情或者不好的事情幸福也会随之波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体的幸福感会稳定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
2.客观生活环境(10%)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个体的客观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小,也就是说,很多人认为的”换个环境就会幸福”的观念是不太现实的。
就像电影《革命之路》里的艾普利,认为如果与爱人迁居巴黎,那么他们的生活就会焕然一新、充满激情且脱离庸俗 ,但到了最后却发现这种幻想只不过是对现实生活中矛盾和痛苦的逃避。
生活中没有”完美的巴黎”,不要寄希望于环境的改变就可以让诸事顺遂,我们的幸福感并不完全由环境决定。
电影《革命之路》海报
3.个体行为(40%)
这是我们手中真正可以把握住的部分。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幸福感是指在人的一生中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积极情感和相对较低的消极情感。
也就是说,从总体的角度来看,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且积极情感占有主导地位。完全消除消极情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认为幸福感来自于每时每刻 、接连不断的“快乐”,那你对幸福感的认识就存在误差。
心理学家Jordan Peterson就认为“不要刻意寻求幸福,生活中总有一些时刻是不如意的。”
2、如何把握好手中的40%
首先,关于我们与金钱相关的购买行为。
增加幸福感的一种途径是把钱花在体验上而不是物质上。
体验就是与朋友看一场电影,与爱人一同度假这样注重过程的而非结果的事情,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幸福感,还可以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其次,我们看待事物和看待自己的观念也会影响幸福感,并且这一部分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塞里格曼(Seligman)认为,幸福感包括下列三个成分:愉悦感、参与感和意义感。
-
愉悦感(pleasure)包括指向过去、指向现在、指向未来的积极情绪。
指向过去的积极情绪:满足、坦荡、自豪等
指向未来的积极情绪:乐观、希望、信念等
指向现在的积极情绪:此时此地的快乐体验
-
参与感(engagement)指对一切生活事件的高度投入以及因此产生的内心充盈的感觉。
-
意义感(meaning)指将自己与外界建立联结、精神自我得以延展升华的积极感情。
参与让你感到愉悦、有意义感的活动,尝试与外界产生良好的联结,是提高幸福感的一种方式。
最后,还有几个心理学家总结的小建议可以帮助提升你生活的幸福感:
-
看待事物的积极的一面
-
将生活视作”漫长而舒适”而非”短暂且艰难”
-
朝着重要的生活目标努力
-
花时间做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