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悲剧,让人扼腕叹息……
据媒体报道,近日,武汉江夏区一名14岁初中男生张某锐在教室里和两名男生打扑克被班主任发现,随后被请家长。
网上发布的视频显示,其母赶到学校后,很强势的对他进行了说教,言辞激烈,甚至对他锁喉,随后还扇了他两巴掌,还好赶来的老师分开了他们。
等老师和家长离开后,张某锐一个人待了大概三分钟左右,转身就从所在的五楼纵身跳下,最终不治身亡,此事引发广泛热议。
网传其同班同学对此事发帖称,张某锐妈妈骂人骂的很大声音,隔着一面墙打巴掌和骂人的声音都听得见,而且他妈妈还掐了他的脖子,并说,他妈妈本身就不怎么管他,打他只是为了做样子,最后还说逝世同学在班上一直都是活泼开朗的形象,谁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无独有偶,2017年9月18号,浙江15岁女孩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和父母争吵后,从19楼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2019年4月17日晚上10点,上海一名17岁男孩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被母亲接回家的途中,面对母亲的批评,竟趁母亲停车间隙,拉开车门从上海卢浦大桥一跃而下身亡。
当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反复重演,当很多的网友简单的把这个事件归因到孩子心理太脆弱的时候,我还是很心痛的,也担心这样的简单归因会让这样的问题无法找到症结和对症下药,最后变成一个被反复模仿和学习的危险游戏。
正好,北京交通台找我问到如何看待这个跳楼的孩子和暴躁的母亲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的问题,我准备从亲子沟通和教育的角度来谈谈面对青春期孩子出现问题时的沟通问题。
01
男孩会跳楼,是因为他心理有问题吗?
面对不少网友这样的疑问,我直接给出了我的答案,非也。
青春期本来就是一个异常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激烈的变化,情绪很容易激动,做事也容易走极端,叛逆性和敏感度都很高,甚至很可能发生下面的变化:
挑战父母权威、家庭价值和社会主流价值观;
过分在意同伴的认同和过分在意外表;
厌学、逃学、乃至辍学;
沉迷网络;
抽烟、喝酒、吸毒;
发生性关系;
寻求刺激伤害自己……
一个英国心理学家的父亲贾勒特博士指出,2017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2700多名德国青少年,结果令人惊讶:评定的人不同,得出的变化也就不同。
这些青少年两次评定了自己的性格,分别在11岁和14岁时;他们的父母也在同一时间对孩子的性格做出评定。
结果揭示了一些差异:比如,父母认为孩子们没那么友善了,变化的程度远大于青少年自己的认知。又如,青少年孩子们认为自己越来越外向,而父母却认为他们变得内向。
研究人员坚定地认为,“总体而言,父母对孩子的评价要低于孩子的自我评价。”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很容易变得“不正常”。而如果父母缺少对青春期孩子变化的认知,更加会加剧亲子关系的对抗和紧张,会导致各种叛逆情况的加剧。
因此,面对青春期孩子因为与父母的冲突而直接跳楼的悲剧,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孩子心理太脆弱太敏感这样的理由,这样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鼓励父母去了解青春期变化方面的消极不作为。
换句话说,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的“不正常”才是正常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学会观察和引导孩子的情绪,避免孩子走极端。
当然,有一项教育是我一直强调的,那就是“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这个教育其实应该贯穿于孩子教育的全过程,只要孩子对生死的问题产生了兴趣,好奇发问,就可以坦然的和孩子谈论生死以及如何珍惜生命的话题。
死亡教育可促进孩子更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教育虽名为谈死,实乃谈生。死亡会使人对人生的价值及意义作深刻的检讨。如果引导得当,会使人体会到“向死而生”的境界,从而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面对经历挫折轻易选择结束生命的孩子,我只能说他们确实太缺少对于生命的敬畏心和珍惜情了。这和我们这方面的教育缺少不无关系,是时候补上这一课了。
02
这个当着其他孩子面斥责甚至打骂孩子的妈妈心里怎么想的,是不是有病呢?
其实,这个时候最伤心最崩溃的很可能是这个妈妈。
就像以前看过网上的一个视频,一个泰国的爸爸,看到孩子趴在收银台上玩游戏,破口大骂,羞辱孩子,随即掏出一把上了膛的手枪拍在桌子上,说:你怎么还不去死,有种你去死啊!
听到这句话的孩子,没有任何犹豫地拿起手枪,饮弹自尽了。
接下来是如梦初醒的父母的哭天抢地,痛得在地上捶胸顿足,满地乱滚,我相信他们的内心的剧痛和后悔是无法言表的,但是,孩子的生命已经逝去,哭天抢地又能怎样呢?
面对这位当众羞辱男孩的妈妈,我并不认为她真的有病,但是她的情绪管理是有很大问题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详细讨论过“窄化效应”的问题,也就是当一个人被愤怒、恐惧或者惊吓等情绪控制的时候,关注点会急剧变窄,为了满足当下的内心需求,放任自己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钻牛角尖”。
不见棺材不落泪,是人一种被情绪绑架而处于偏执状态的一种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任由情绪泛滥,很可能会导致情绪崩溃引发的悲剧。
很显然,这位妈妈处在“窄化状态”下没有及时预警,带着愤怒的情绪当众羞辱孩子,最终又导致了孩子的情绪窄化和崩溃跳楼。
所以,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面前的每一次情绪失控后的情绪或语言暴力,其实都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很深的创伤,而如果正好处在孩子的异常敏感的情绪爆发点上,那么,你的情绪暴力很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03
那么如何沟通才能在保护青春期孩子敏感自尊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呢?
这里推荐两种沟通方式,对待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效果应该都不错。
一. 非暴力沟通
先摆事实,再谈感受,然后把感受背后需要说出来,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请求。
但是,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在运用非暴力沟通方法的时候更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沟通前的情绪调整。
沟通前可以先问问自己,自己的情绪是否调整到位了?是否还是处于窄化效应中,特别希望把孩子说一顿解气?
如果是这种心态,建议先把注意力拉回自己的呼吸,先做几个深呼吸,等情绪平复的差不多了(大概五分钟左右),然后再开始说话比较好。
二是先倾听后讲理。
在表达自己观点之前,不妨先弄清楚情况。而带着关注和好奇的提问是倾听的有效方式。你可以多采用开放式问题,比如“发生了什么”“何时”“怎么做”等问题,而不是先入为主的直接质问,“是不是你做的?”“你是故意想气死我吗?”,这样的问题会直接让沟通渠道关闭,最后变成数落和对抗。
提问后针对孩子的回答,最好可以在复述和确认一下,确保自己准确理解了孩子的意思。可以用这样的句式,“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对吗?”“我听起来你的意思是……”
倾听到位了,然后再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你需要先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才有可能反过来尊重你。
二. “三明治”沟通方式
三明治沟通方式我也多次提到过,在职场中上司对下属用得比较多。不过在欧美文化中其实父母对孩子也很常用,只是在我们中国父母的沟通习惯中不多见。
三明治沟通方式最强调的是要先找出对方值得肯定的地方,然后再来说问题。这对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尤其重要。
教育大家陶行知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先让找到学生的优点,然后让学生自己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比如他遇到两个孩子打架,他让那个打人的大孩子去他的办公室等他,他先去调查一下打架的原因。
到了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奖励这个孩子一颗糖,夸奖他“尊敬师长”,主动服从他的命令。那个大孩子受宠若惊,他完全没想到校长没有严厉的责罚他。
接着他又奖励孩子一颗糖,说了解了这个孩子打架的原因,原来是因为那个小男孩欺负另外一个小女孩,他为小女孩出头。陶行知说这个叫“见义勇为”。
结果这次连大男孩都不好意思了,主动说自己打人不对,不应该通过打架来解决问题。
这时陶行知又奖励了他一颗糖,说了句:“人非圣贤,孰能不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对你知错能改的奖励!”
我相信这三颗糖会伴随这个孩子的一生,让他牢牢地记住“尊敬师长”“见义勇为”和“知错能改”这三个重要的品质。不愧是教育大家,这就是用肯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最好范例!
著名诗人纪伯伦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
孩子都是上帝寄养在你这里的天使,请每一个父母记住这一点。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相信,你的孩子就能顺利的度过叛逆的青春期,真正成长为自信、有爱、温暖的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