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想要什么?如何走出自我同一性迷失

文 | 俞林鑫
来源 | 俞林鑫心理工作室(ID:psychotherapist_ylx)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张大学毕业已经好几年了,但一直不能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他曾经做过几份工作,每一份都不长久,因为他无法确定某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他,他害怕长久投入一份不合适的工作会毁了自己,因此,他放弃了几份是在外人看来很好的工作。


在亲密关系上他也是如此。每当进入一段关系,他就会犹豫不决,经常想要分手,会跟一些女生分分合合。他自认是渣男,也为此深感内疚,但他无法在一段关系中长久地待下去,两人相处的时间越长,排斥与远离的冲动越强烈。他不知道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恋爱,他找不到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他不希望在没有明确想清楚的情况下匆匆进入婚姻。


如果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真的不知道,他想破脑袋,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答案,这些答案最终的命运是被他一个又一个地「咔嚓」掉。因为太痛苦了,有时他会在游戏或视频中取乐,或者把工作节奏排得特别满,而一旦空下来,焦虑、抑郁、迷茫、空虚就马不停蹄地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焦虑感越来越强烈了,绝望感也越来越明显。


为了理解小张,我们需要引入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自我同一性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了一种相对稳定且连续的认知这种连续的自我同一性,伴随着能够稳定投入于职业、关系之中,以及明确而有弹性的价值观、个人品味,和对自身充分的了解等。用一个通俗的话来说,自我同一性稳定建立好的人,就是那些能够成为自己的人。


与此相反的是自我同一性弥散的状态,也就是常说的自我迷失的人,这些人对于自己想要什么,未来职业选择,是否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包括个人的穿衣品味、消费品味等都是迷茫的、不确定的、犹豫不决的、随遇而安的。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个又一个的工作,甚至经常换不同的行业;或者,他们会在不同的亲密关系中切换。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见。我在一个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的一篇文章下看到了很多关于自我迷失的留言:


「我觉得我的人生浪费了五年,现在睁开眼睛就感觉要还过去的时间债。我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但却一直一直做不到。从小到大别人的孩子,如今活在本科学历将是人生顶峰的忧惧中。身边优秀的同龄人坚定而有力量的完成一件件任务,而我陷入到了自我拉扯中长达五年。


「初中毕业第一次想这个问题,现在三十多了。间歇性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每一次的缓解都是因为有事做,忙于学习,忙于高考,忙于找实习,找工作,工作。不忙就焦虑,不如忙起来。但这好像就是用战术上的忙,掩盖战略上的茫。随着年龄的增长,间歇性的焦虑感不那么强烈了。似乎不是因为达成,而是因为麻木。细思就又焦虑了,赶紧一头扎到忙里去。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自我迷失呢,为什么他们无法形成稳定的自我同一性?如果我们去深入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往往会发现一个自我迷失的代际传承,即他们的父母本身也是自我迷失的人。


这些父母一般只是在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下生活着,他们并没有独立的意愿、目标,在价值观上是摆荡的,经常需要别人来帮他们定义自己。工作对他们来说,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所以,他们会一边工作一边抱怨,没有体验到工作对于人的意义。婚姻对他们来说,只是社会或者父母的要求,他们对于婚姻往往是不满的,对伴侣有嫌弃和排斥。人生的两大任务——职业和婚姻,他们都有着强烈的不满意感。


在马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类型中,这类父母往往属于同一性早闭的类型,他们没有体验过明确的探索,而是按权威或父母的期望或建议来安排自己的职业和婚姻。同一性早闭只是一种对真实自我的压抑,一味按社会标准的要求来定义自己,因此,这些父母本质上是自我迷失的。


(介绍一下马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她按探索、投入两个维度区分了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即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弥散、同一性延续,以及同一性达成。通过探索和投入之后,一个人能够形成同一性达成的状态,能够对职业、亲密关系等做出明确的承诺并体验到持续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前三种情况都没有形成健康的自我同一性。

那么,父母的自我迷失是怎么导致孩子的自我迷失呢?这里有两个常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自我迷失的父母往往会按教条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不是基于自主的选择。他们会传递出一些自我压抑的理念,比如「要听老师的话」、「长辈的话都要听,哪怕错了也要听」、「你这样不对」、「你这样很不好」,他们既是这么对自己的,也只能这么对待孩子的。


当父母按教条的要求对待孩子时,孩子也会不自觉地认同父母,自然会变得「懂事」、「听话」,逐渐地迷失了自我的判断、情感和态度。由于孩子的情感和想法经常被父母质疑和打压,孩子也变得不够自信,经常怀疑自己。相反,如果父母是基于自己独立的情感和态度来做出选择的,那么,父母就有了共情、尊重孩子的能力,允许孩子表达自我(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孩子与他们不一样的选择,孩子的自我就不断地被确认、尊重和回应,从中不断地发展出成熟而独立的自我。


第二个原因,由于自我的迷失,这些父母内在有很多没有满足的需要,这些未满足的需要会带来嫉妒与怨恨,因此,他们会用各种恨的或“爱”的言行去打压那些能做自己的人,不断地控制孩子。他们经常会否认孩子的感受,排斥孩子与他们不一致的观点,动不动就进行语言暴力(「你很笨」、「你简直是垃圾」、「离开了我们,你什么都不是」),不相信孩子能够自我做主。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很多父母经常催促孩子早点睡觉、早点起床、不要迟到,结果孩子经常睡觉晚、起床慢、还动不动迟到,于是,家长指责孩子缺乏自律能力,孩子也会不相信自己能够管好自己。在不断地催促与指责中,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自律能力(包括其他健康的自我功能),阻碍了自我的发展。


无法做自己的父母很难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很难确认孩子身上的力量,不自觉地把孩子拖下了水,最终,一个本来可以做自己的小孩越来越迷失了自己:怀疑自己的愿望、态度和情感,经常会有自我责备(「我会不会太自私了?」「我是不是想多了?」「对方会不会生气了?」)他们无法确立稳定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由于真实自我的迷失,孩子对于父母,以及社会有一种持久的怨恨,表现在外的,就是不断地排斥与反抗。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会长期陷入叛逆之中,无法完成社会认同,对职业、婚姻、社会规范都持负面态度,也抗拒与父母和解。从情绪状态来说,他们往往是抑郁和焦虑的,快乐和投入的感觉并不多。


那么,对于难以做自己,难以确立同一性的人来说,要怎么改变呢?


第一,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会发现,那些从未离开过原生家庭,与父母粘连过度紧密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自我的态度较消极,害怕冒险和改变;相反,那些离开原生冢庭后独立成长的人,如果发展顺利,则能够确立自己的价值和方向,主动解决问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我。


公众号简介:俞林鑫心理工作室(ID:psychotherapist_ylx,《通过文字来体验和理解内心,用心理咨询推动成长和改变,这是我想做的事。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