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enlossiby
来源:爱与生命(ID:sexuality_edu)
01
《何以为家》与性别刻板印象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在中国上映业已超过一个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令人几近绝望的故事:
十二岁小男孩赞恩(Zain)承受着本应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重压,他的妹妹被父母强行送给商贩为妻,在巨大的痛苦与绝望之中,他选择离家出走,与生活在邻市的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母亲拉希尔Rahil与儿子尤纳斯Yonas)相依为命。
不久后,拉希尔因为没有证件被抓,只剩下赞恩和尤纳斯为伴。然而,缺乏成人照料的两个孩子几乎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在经历一段痛苦的艰难生活与内心挣扎后,赞恩决定将年龄尚小的尤纳斯卖给人贩子,以赚取移民至和平国家的路费。
得到路费之后,赞恩决定回家找出身份证件以彻底逃离这个让他绝望的国家。而当他回到家中后,得知妹妹由于过早怀孕,且缺乏相关知识,孕期缺乏照顾与护理不当最后意外大出血而死去的噩耗。愤怒之中,赞恩捅了商贩一刀,锒铛入狱……
一系列事件之后,几近绝望、不堪重负的赞恩将亲生父母告上法庭,认为父母在缺乏抚养孩子能力的时候不应再生孩子,终于,法院裁定赞恩是对的。
我们会为小男主赞恩那与其年龄不符的坎坷故事而动容,也因其中透露出来的社会问题陷入思考。
而除了对阿拉伯地区儿童基本人权、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影片里对阿拉伯女性的人权与教育等问题的关注也不容忽视:女孩早婚早育、遭遇性侵害、充当生育工具、缺乏科学的性知识等严重的问题让当地女性寸步难行,她们身处性别严重不平等的社会,基本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人权被肆意侵犯。
而令人悲哀的是,她们身边几乎没有人能为她们发声,男人们说“不知道会这样”、“周围很多女孩都这个年纪结婚”,
就连女性自身也会觉得很多显然不合理的安排与规则是“正常的”、“本就应该这样的”、“没有办法的”,就像影片中所呈现的,赞恩的妈妈虽然难受,但依然不顾赞恩的阻拦,亲手将自己的女儿(即赞恩的妹妹)送进真正的深渊。
(图片截自影片)
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是什么?
原因很多,并且涉及到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而今天,我们希望和大家聊一聊社会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造成社会性别不平等状况的原因有很多,而性别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生活中频繁发生的性别不平等现象、许多所谓“正常”“应该”“本来就是这样”实则损害到个体利益的不合理现象时常发生(如家庭对不同性别子女进行过度差别教育)……
这些现象常常与性别刻板印象有关。很多时候,性别刻板印象会直接或间接地加剧社会性别不平等。
那么,性别刻板印象是什么呢?
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是指人们有关男性或女性性别属性的相对固定的看法与观念[1],具有固定、僵化之特征,就比如“小女孩应该玩洋娃娃,不应该玩小汽车;小男孩应该玩小汽车,不应该玩洋娃娃”说法的出现。
同时,刻板印象又有如下的主要特征:
-
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群体中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例如我国社交网络中对国内男性女装现象的评论往往趋于戏谑调侃的态度,舆论对于那些想通过女装吸引更多流量的男性博主如此,对于那些真正喜欢女性裙装的男性亦是如此。
而对后者持尊重理解态度的舆论仍为少数,国内大部分人对于本国男性女装的态度仍然趋于负面且难以包容,以至于我们走在大街上几乎不会看到一位身着裙装的男性,即使真正看见了,无论是出于猎奇(“这个男的居然穿裙子不会是变态吧”)还是出于理解(“啊现实中居然真有这么勇敢的男性”),我们都难免会多看两眼;
-
刻板印象往往和事实不符,甚至有时是错误的,并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我们感觉四川人爱吃辣(刻板印象),不自觉地让我们认为“每一个四川人都爱吃辣(认知)”,并对“不吃辣的四川人”加以评价,甚至调侃(行为),却没有意识到“四川人爱吃辣”这句话其实以偏概全了(即刻板印象与事实未必相符)[2]。
简而言之,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形成一般而言人们所理解的“偏见”,而性别刻板印象则容易造成我们对性别的偏见。
(图片截自影片)
02
刻板印象的危害
在谈性别刻板印象的危害之前,想邀请大家一同进行一次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小体验。
下面的表格是1998年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关于“我国当代性别定型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问卷调查中“青少年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与期待”部分结果的表格整理[3],让我们看看二十一年前的研究结果中,人们对男性的性格、职业期待和对女性的性格、职业期待。
那么,二十一年后的我们如果把属于男性的词汇和属于女性的词汇交换一下,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会觉得怪异?尴尬?违和?搞笑?还是觉得“很正常啊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把描述词交换之后,我们可能会思考,这些词汇真的只适合或者更适合描述单单一种特定性别么?我们可以大方地使用这些词汇去描述另外一种性别么?
(表格为自制)
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这些描述性词汇似乎不应局限在单单一个性别里。
其实,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与生理性别的因果关系甚微,造成其形成的更多是社会文化环境的结果[4],并且随着社会的变化,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容或是强度也随之改变。
社会环境因素拉大了两性之间的差异[5],而当性别刻板印象在人脑生根发芽时,这对自身和他人都是具有危害性的。
就自身而言,性别刻板印象意味着对于性别群体认知的过分简单化,且这还会常常夸大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而忽略了男女个体之间的共性可能远比男女群体之间的差异大得多且富有变化的事实,
比如舆论中存在的“男性应当在外工作,女性应该好好持家”之观点忽略了现如今社会存在的诸多“优质奶爸”“女强人”的例子;
而由此导致可能的对于某一群体的偏见或歧视,既伤害了被歧视群体本身,又使业已将性别刻板印象内化于心的人们成为形式的奴隶,从而失去个性[6],
比如上述例子中后续可能发展出类似“个别女强人迫于来自家人与朋友等压力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有些奶爸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找份正当工作做,否则就会没有面子”之类的例子。
以及在影片中出现的,赞恩的父亲在讲述自己的难处时,有人告诉他“没有孩子,你就不是男人”,因而他的家庭里有了很多很多的孩子且还未曾停下继续生育的步伐,相比于他们家庭极度缺乏的抚育孩子之能力而言,不断生育显然是不合理的,因而我们可以看出,赞恩的父亲似乎在“有人告诉他应当怎样才是个男人”中丧失了自己的个性。
(图片截自影片)
对他人而言,第一,抱持性别刻板印象的个人可能成为歧视者/评判者,甚至欺凌者,那些不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他人有可能成为被歧视的对象,在不被理解甚至是误解中受到伤害,比如校园欺凌中较为柔弱的男性有较大几率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而社会文化中的刻板印象,很有可能使得某些群体成为特定社会问题的“替罪羊”,比如社会舆论很多时候会将艾滋病的存在归因为男同性恋甚至是整个同性恋群体的存在;
第二,他人亦可能被性别刻板印象影响,并将性别刻板印象自我内化,形成一轮新的恶性循环,比如影片中赞恩的父亲接受他人和社会舆论灌输的观念,将“男人应当有孩子”的性别刻板印象自我内化,并将其付诸实践,即父亲在生育与抚养能力完全不匹配的情况下仍不断坚持生育。
综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想一想,在生活中碰到的与性别刻板印象有关的事件,在当时,我们有怎样的想法、态度和行为产生呢?而我们当时的应对方式有没有可能给他人带来困扰或是不好的影响呢?我们是否应该警惕性别刻板印象的自我内化呢?
03
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男女两性在被性别刻板印象的过度束缚中被限制了更为全面的发展,这是在今天依然普遍存在的事实,无论是在宏观的社会还是在微观的家庭之中。
即便是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繁重的家务劳动依旧使得女性受到的压迫没有减轻反而更为沉重。
今天的女性除了全职家庭主妇之外,那些在外有工作的女性在家庭承担家务劳动的比重依旧没有很大改变。
而身处于家庭中的男性,亦往往因为所谓的“要承担大事”“要有担当有男子气概”等男性气质的过度束缚,令其几乎甚至根本没有展现其柔弱一面的机会,同时在家庭建设中也存在着缺位现象。
男性和女性被各自的性别刻板印象所绑架且难以逃脱。
(图片截自影片)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作为一个人经历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个“课堂”,同时作为儿童社会联系中持续最久的一种社会联系,其对孩子的教育是最先且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并加以内化的;
孩子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文化的信念、价值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在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中形成[7],
比如孩子在玩“过家家”游戏时,父母会更多地鼓励男孩扮演父亲等成年男性角色,鼓励女孩扮演母亲等成年女性角色,通过游戏对孩子进行相应性别气质、观念、价值观等的塑造。
而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以其高度个人化和选择性[8]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孩子接受教育的渠道,亦因此在孩子性别观念形成初期,父母对于孩子的性别教育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否,
比如父母在不赞成学校老师或是亲戚朋友给孩子传递的个别观点时,会告诉孩子“不要听***讲,听爸爸/妈妈的话”,虽然这样的做法能够屏蔽他人一些不太正确的教育观点,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但这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形成了一种垄断。
亦因此,家长在进行性别教育的时候应当意识到性别层面上的差别教育可能性,并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的差别教育将性别刻板印象灌输给孩子的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性别观念上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与选择。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会限制孩子的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而现如今存在于不少家庭的现状依然是父母会针对孩子的性别进行有差别的教育,
例如家长会不让男孩玩似乎只属于女孩子的洋娃娃等玩具,同时也会对老是和男孩扎堆玩儿的女孩有所顾虑和担忧。
然而事实上,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细腻气质的男性,与过于柔弱自闭而缺少勇气自立气质的女性,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将会有所劣于那些将性别刻板印象业已弱化甚至是消除之个体[9]。
(图片截自影片)
在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中,我们的着重点真的在于塑造孩子相应的性别气质么?其实不然。
小汽车、洋娃娃,当然可以自由选择。弱化性别刻板印象,摆脱过度差别教育,能够促进男女两性的孩子各自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健康发展,且随着孩子的成长,男性和女性特征两者兼具之个体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更易占据优势地位[10]。
在孩子的性别教育中,我们更应该注重于更趋全面的双性化培养。
04
家庭教育中对性别刻板印象应当如何弱化?
如今,性别平等意识愈加深入人心,推动家庭内部性别平等观念的建立也变得愈发重要,而弱化性别刻板印象,建立科学的性别平等观念需要家庭中每个成员的不断努力,家长更应树立起正确的性别观念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那么,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如何弱化性别刻板印象呢?
(图片截自影片)
首先,无论家长是什么性别,家长都应从自身出发,确立起较为科学的性别观念,认识到性别刻板印象的不良之处,同时通过学习相关性别知识等方式,从思想意识层面上弱化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家中构建性别平等的文化与性别之间权利义务平等的观念,营造出相互理解和包容的氛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如今我们仍然处于父权社会,男性仍然在许多方面享有特权,如果男性能够利用现有优势积极地推进性别平等,男性整体利益非但没有遭受损失,反而整个社会都将从中受益[11]。
其次,在家庭中将科学的性别观念付诸实践。
我们平常很容易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关怀,但我们却往往误解了对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误解”的最典型表现莫过于在家庭责任构成中占大部分比重的家庭分工。
据统计,一个家庭中,女性承担的家务劳动是家中其他成员的至少2.5倍[12],即便在家庭双职工化愈发普遍的今天,女性在家庭中承担家务劳动的比重也并没有显著下降的趋势。
而由于过多家务劳动对时间的占用,女性受教育和工作等机会以及权利保障都难免受到了一定影响,不合理的家庭分工背后,隐含的是性别不平等对个体发展的限制。
那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对于女性而言过于繁重的家务劳动适度地分担给家中其他成员,比如分摊一定比重的家务劳动及其他任务给男性与家中的孩子呢?
在面对家庭分工时,父母可以通过协商、沟通的方式进行家庭分工,而分工标准可以尝试转变思路进行创新,不应以生理性别作为家庭分工的单一标准。
这样的协商、沟通,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分工、甚至家庭生活中的平等。
接着,主动和孩子讨论性别议题,让孩子了解并包容差异性,建立起性别平等的观念。
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面对不擅长的东西的时候,也会害怕,爸爸妈妈难过的时候,也希望可以倾诉或者痛快地哭一场;
爸爸妈妈面对梦想的时候,都特别勇敢、自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追寻自己想做的事,成为一个坚强又优秀的人;
男孩可以喜欢粉红色,女孩也完全可以喜欢蓝色等。
最后,鼓励孩子表达。
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对性别观念的理解,曾经因为性别刻板印象受到伤害的故事等,同时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勇敢面对因为性别刻板印象、性别不平等带来的种种困难,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为弱化性别刻板印象做出自己的努力[13]。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幸福地成长,都能够在尽可能多的选择中,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
。也希望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中,“生理性别”不再是限制孩子发展的因素,我们能够更加自然地发现并欣赏作为一个“人”的更多元、丰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