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爱说一句话:“人,是没有缺点和优点;人,只有特点。”
为什么?
— 1 —
很多人,都喜欢盯着自己的缺点看。
我不善于沟通表达,怎么办?
我缺乏同理心,怎么办?
我缺少行动力,怎么办?
在我的学员中,有人说自己总是瞻前顾后、犹犹豫豫,非常讨厌这样的自己。
于是,我问他:“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的另一面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是谨慎和小心。”
我问:“那么,谨慎和小心都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他想了想后说:“让我没有做过风险很大的事,让我免受了很多伤害,也没有入过任何坑,我周围不少人都入过各种各样的坑。”
你看,这种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的个性,看起来似乎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缺点,因为它会让人变得不果敢、缺少行动力。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却会带来相当明显的好处 – 即对于风险的洞察与预防。
这种对风险的洞察与预防,则能给你带来巨大收益 – 免于某些灾难性的风险或后果。
比如:P2P来了,别人都入坑了,但你没有,于是一下子就少损失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这些灾难,是非常谨慎的你不曾经历过的,但却是很多人“入坑”、“亏钱”的关键原因。
因为这个特点是你一直具备的,所以你就无法去体会“没有它”的那些时刻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因此也就体会不到它的重要价值,于是对它“弃如敝履”。
如此一来,你就把目光全都聚焦在了自己的问题和缺点上,认为自己浑身都是缺点和毛病,想要除之而后快。
但其实,这正是对自己身上的珍宝“赤裸裸”的无视。
这些珍宝,说的正是缺点背后的东西,也就是你的优点,二者合起来就是你的特点。
就像这位学员,他具有“审慎”这一特点,所以当他遇到暗含重大风险的事情或机遇时,就会完美避过。
但是,当他遇到风险并不大,应该去试一试的事情或机遇时,他也会完美避过。
当前者出现时,“审慎”这个特点就表现成优点,即“总能完美规避风险”。
当后者出现时,“审慎”这个特点就表现成缺点,即“不够果敢、缺乏勇气”。
可见,缺点和优点根本就是同时存在于人的每一个特点之中。
你的某个特点,在有些时候看起来是个缺点,但有些时候,却是一个十足的优点。
所以,我会说“人没有缺点和优点,人,只有特点。”
毕竟,没有光,就不会有影;没有影,也自然不会有光。
— 2 —
那么,到底什么是一个人的特点呢?
它指的你在面对人和事时,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思维模式、感受和行为方式。
就像这位学员的例子,他在遇到事情时,总会自然而然的看到其中隐藏的风险,这就是他的一个显著特点。
而事实上,每个人身上的特点也正是他的天赋所在,如果简化一下,我们可以这样说:特点 = 天赋。
很多人都不喜欢天赋这个词,觉得它是玄学或鸡汤。
但其实,在我文章和课程中反复提到的“天赋”一词,代表的正是一个人身上的特点,也就是你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思维模式、感受与行为方式。
因此,它说的并不是莫扎特、爱因斯坦、科比这类人身上的音乐天赋、物理天赋或体育天赋。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或是你的老板、妻子、孩子,就会发现,每个人在面对不同事情的时候,他的思维模式、感受与行为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
在项目启动会上,老板宣布了一个新的项目。
有人立刻想到的是,要在什么日期前完成什么事项,才能确保自己负责任务的按时提交。
有人立刻想到的是,老板为什么要这样分配,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立刻想到的是,自己手里还有别的项目,应该怎样统筹安排时间人力物力。
你看,大家面对的分明是同一个场景,但进入每个人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却是完全不同的,为什么?
这就是因为每个人的特点(即天赋)不同所致。
那么,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独特特点,或者说独特天赋,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在我们三岁的时候,大脑中就形成了1000亿个神经元。
每一个神经元,都在向外伸展,力图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连结。而每一次神经元之间的成功连结,都意味着形成了一个突触。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连结,最后每一个神经元都有了15000个突触连结,而我们的大脑也就产生了精妙、复杂的神经网络。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是园丁在花园里栽培修剪枝叶,在此之后的12年时间里,我们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这些神经元的突触连结,也会被不断地被修剪,一些连结消失了,一些连结被保留下来了,一些连结被极大的加强了。
最后,在你15岁的时候,这些连结基本定型。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16岁后,你就不可能发生变化,毕竟神经具有可塑性,而人生也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
但必须承认的是:变化发生的几率和难度要比16岁前大上很多。
而你的特点,也就是你的天赋,其实就是你大脑中保留下来并得到加强的那些突触连结。
比如:如果你小时候对万事万物都很好奇,同时这种好奇并未被家长、老师、同学嘲笑或打压,那么最后它就会形成你的一个特点(即天赋),也就是“学习”这个天赋。
它代表的是你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这一特点。
我就具有这个特点或天赋,日后,这个特点(即天赋)也在我的人生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 3 —
那么,对于你身上的同一个特点,到底什么时候它会表现为优点,什么时候又会表现为缺点呢?
对这个问题,我思考良久,以下是我给出的答案:
第一:每个特点都是一体两面,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所以,当感受到这个特点“好的一面”时,你会觉得它是优点,当感受到它“不好的一面”时,你又会觉得它是缺点。
以“学习”特点(天赋)举例,当你感受到它驱动你不断学习新知识时,你会觉得它是一个优点。
可是,当感受到它无法让你持续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学习,总是无法控制的变换学习领域时,就会感受到它的“坏处”,这时你可能会说它是我的一个缺点,因为它让我无法专注和聚焦。
第二:你对这个特点的使用场合,会决定它是优点还是缺点。
如果你要做的某个事情/工作,正好能发挥出你某个特点中“好的一面”,那么你就会觉得它很有价值,认为它是优点。
比如:如果你的工作是“风险控制”,而你刚好有一个特点(天赋)是“审慎”,这时你在工作中的感觉就是如鱼得水,因为你比其他人更容易注意到项目中隐藏的风险。
相反,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对项目/项目进行快速迭代”,也就是无需思考过多风险,先做了看结果再说。
那么,你这个“审慎”的特点(天赋),就会让你动不起来,做不到快速迭代,这时你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出了问题,或是觉得自己有一个名叫“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的缺点。
第三:你对这个特点的使用方式,也决定了它是优点,还是缺点。
一个特点中好的一面,如果你把它用过头了,也会成为“缺点”。
这就是古人说的“过犹不及”。
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具有“审慎”特点的学员,如果他把“审慎”这个特点用在了生活工作中的所有大小事务上,包括吃饭点餐,购买日用百货等,那结果会是什么?
他可能会成为为了很多小事而前思后想、犹犹豫豫的人,同时他也会因为这些小事而浪费很多时间精力,无法把时间拿去做更重要的事,去获得更大更重要的成就。
这时,“审慎”就成了他的缺点。
— 4 —
说了这么多,那又该如何用好自己的特点呢?
拼多多的黄峥曾说: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比我强,我只在很少的方面比很少的人强。比如隔绝外部压力,回归本源理性思考的能力,有时有逆向思考的能力。”
一个如此成功的人,也只是在某些方面很强,不是在所有方面都很强。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只有神才能面面俱到。
所以,一个人如想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就得有正确的策略。
什么是正确的策略?
这个策略不是终日改正自己的缺点、忙着“补短板”,因为你的短板再补也不可能变成长板(90分以上),最多变成“不那么短的短板”(60分以上)。
相反,这个策略是:把身上1-5个重要特点(天赋)发展成“优势”,同时,管理好这个特点带来的“不好的一面”,以及弱势天赋(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什么是“优势”?
不是随便什么特点能被称为“优势”,而只有在这个特点的帮助下,你能反复的、成功的、愉快的做成某类事情的时候,这个特点才能被称为优势。
比如:我的思维特点(即天赋),就已经是我的优势了。
对于这个天赋的发展,我非常专注的用了几年时间,才终于达到了现在的优势水平。当成为优势后,我就能够总是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写出有深度的书,设计出有深度的条理清晰的课程。
而不是偶尔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做出一次有深度的课程。
这时,这个特点(天赋)就可以被称之为“优势”,否则它就只是一个特点(天赋)。
对于自己的重要特点(天赋),需要集中火力进行压倒性投入,在最强的点集中能量可以事半功倍。
这就好比在一个丰富的煤矿进行深度挖掘,要比在多个贫瘠的煤矿不停转换,收获多得多。
这才是正确的策略。
最后的话
如果说人生还有捷径,我想这就是唯一的捷径 – “因势利导”、“借势而为”。
“势”,至关重要,可惜我们无法凭空生成“势”,只能“借助”已有之势。
我们身上的独特特点,也就是天赋,正是我们应该去借的“已有之势”。
我的经验与观察是:如果一个人能早点认知自己的特点(即天赋),就能极大节约走弯路的时间,并找到努力的确切方向,于是就能在那个确切方向上持续努力,并最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从而,在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就。
发现你的特点、认识你的特点、发展你的特点、管理你的特点,把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全都发挥出来吧!
那时,你将活出独一无二的蓬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