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育儿,真的没救了吗?

父亲经常不在家,怎样处理这种“缺位”?


我们需要的是“精神的父亲”。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接触到一些常年在外工作的父亲,在对待家庭,尤其是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拿捏不准宽松还是严厉,而他们的长期不在家也引来妻子的不满。还有各种原因形成的单亲家庭,今天我们重点来谈谈,在已经存在父亲缺位的家庭中,母亲如何建构父亲的功能。

 

父亲不在家,对妈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她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母亲一个人照顾孩子,身边没有人协助与支持,一天下来筋疲力尽,自己的时间完全被孩子占据,只有孩子睡着之后,才有片刻的时间休息,很难有额外的精力去扮演“父亲”这个角色。

  

母子之间天然连结,当母亲为了养育孩子,将情感全身心地投注在孩子身上时,是不希望有第三个人出现的,哪怕这个第三者是孩子的父亲。 


不少母亲一方面抱怨父亲缺位,一方面又利用父亲缺位,享受着自己与孩子的二元关系,将孩子牢牢抓捕在自己的欲望之中。还有人直接将孩子放在丈夫的位置上,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这样的情况可能妈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们一方面抱怨带孩子的辛苦,又享受着这种“不被打扰“的辛苦。

母亲对缺位父亲往往有不满情绪,觉得自己在家里受苦受累,孩子父亲却在外面轻松自在。这种情绪会传染给孩子,造成了孩子与父亲的对立,这种父子之间的情感裂痕,一旦出现,很难填补。


虽然引入父亲功能充满了重重困难,但母亲应不应该去做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母亲,如果不想让现实的父亲缺位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或者唯一的方法就是:帮助孩子建构一个精神的父亲。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有父亲呢?有些由母亲抚养长大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可以成长的很好。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区分现实的父亲精神的父亲,也就是要了解“父亲”的在场并不等同于“父亲功能”的在场。

 

精神的父亲可以理解为是类似于原始部落的图腾,是精神力量的象征,当原始部落的人们认同这个图腾,并将它作为一种自我理想时,人们会得到一种精神指引,形成稳定的自我认同。

 

父亲的功能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一种作用,个体从中得到必要的精神力量,能够从婴儿式依赖母亲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不再是家庭关系的提线木偶,而开始真正寻求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这无疑是一种象征性的授权,剪断了那些无形地操控着孩子的家庭关系的线,授权孩子不用再背负母亲欲望的债务,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主体性。

 

简单来说,父亲的功能就是让孩子知道,在家庭关系之外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去探索,同时授予孩子去探索的权力。 

 

如果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那些在单亲妈妈的教育下成长得很好的孩子,就会惊讶地发现一种共性:虽然没有现实父亲的在场,但父亲的功能始终在场。而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种在场是由母亲的语言所带来的效果。

 


在家庭中维持父亲功能,母亲需要做到:

 

1、向孩子解释父亲不在家的原因

 

很多母亲担心父亲缺位对孩子有影响,刻意不提父亲,以为只要不提,孩子就不会想这方面的事情。


有的单亲妈妈从来不主动跟孩子讲父亲的事情,电影《蓝色大门》中孟克柔的妈妈从来不提父亲,对她的疑问:父亲不在这么多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妈妈也不置可否,父亲在这个家里是不存在的。

 

对小一点的孩子,这样的做法,不仅无法打消孩子对父亲缺位的好奇,反而会加重了孩子的疑惑,比如“为什么我的爸爸总是不回家呢,是不喜欢我吗”。孩子得不到答案,会一直困扰在这样的疑问中。

 

所以,不论是何种情况导致的父亲缺位,母亲都应该清楚告知孩子真相,让孩子了解父亲每天在外面做什么样的工作,比如在出海开采石油,造大桥等等。


让孩子了解父亲的职业,有助于孩子将身边的现实与父亲相链接,孩子很有可能看到正在修建的房屋和桥梁,就会脱口而出,“我爸爸也会建房子,修大桥”。让父亲的元素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

 

2、要始终留出父亲的位置

 

不管父亲是偶尔不在家,还是常年不回家,都要留出父亲的位置来。这个位置尽管是指家庭结构中的位置,不过可以基于现实层面的一些布置来实现。

 

母亲在家中比较显眼的位置上放上跟父亲相关物品,摆放整齐的书籍,一张全家福,父亲工作中使用的一些工具,父亲在家使用的茶具等等,并且要刻意告知孩子,这些父亲的物品是不能随便动的,必须经过父亲的同意才可以。孩子每天在家中看到父亲的物品,就会在精神世界中划出一块属于父亲的空间。

 

要警惕是母亲将孩子置于父亲的位置上,让孩子取代自己的丈夫,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孩子就是孩子,丈夫就是丈夫。妻子的情感需要即便在丈夫身上得不到满足,也不可以转而从孩子那里寻找一种情感的代偿。

 

《蓝色大门》孟克柔在父亲缺位的家庭里和母亲的粘连,让她难以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就是因为她无法发展出她的女性性,使她成为一个”爱女生“的女生。


 

3、母亲要表达对父亲的爱

 

中国的夫妻相处比较含蓄,不会把爱挂在嘴边,但母亲可以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爱恋,当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如果母亲的话语中总是充满了父亲的元素,就会在孩子内心种下一颗小种子:“既然妈妈的情感是朝向爸爸的,那爸爸究竟是如何吸引妈妈的呢?”

 

是母亲对父亲的认同,是母亲的话语,促进了孩子对父亲的认同。

 

4、母亲要引入父亲对孩子的关心、期望与爱

 

母亲可以经常告诉孩子,父亲对孩子的爱:


“你爸爸虽然在外面工作不能回家,但他昨天告诉我他特别想你,并且答应下次回来会给你买你超喜欢的乐高赛车。”


“你爸爸这次虽然不能回来参加你的入学典礼,但他很关心你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他相信你能够越来越清晰自己的热爱,并为之而努力。”

5、母亲要帮助父亲与孩子互动

 

当父亲长时间离开再回到家之后,孩子难免会对父亲有生疏的感觉,不会主动上前亲近。这时候就需要母亲先主动迎接父亲,让孩子看到这个过程,并且要询问父亲有没有给孩子带回来惊喜(事先商量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个时候父亲再将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孩子很自然地就愿意靠近父亲了。

 


6、理想化的父亲在母亲的话语中

 

在父亲缺位的家庭中,孩子对父亲的概念往往是模糊的,即便父亲出现在家庭中,孩子也无法顺利地建立起一种认同。这就要求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讲述父亲的一些特质。


比如家里的什么东西出了故障,母亲可以对孩子说:“要是你爸爸在家就好了,这些他都能搞定。”当孩子生病需要去医院,可以说“如果是你爸爸在,我们可以更快赶到医院。”等等。

 

母亲要用话语帮助孩子建构父亲的理想化形象,让孩子找到榜样,一种发展的方向。

 

7、不要故意在孩子面前传递父亲的负面形象

 

小A刚上小学时,父亲出轨,母亲用尽所有贬低打击男性的名词和手段对付父亲,直到他上大学,父母终于离婚。


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小A的性别认同也出现了问题,他无法认同自己的男性身份,因为男人是妈妈痛恨和讨厌的,所以他成为一个“女人”,不断交男朋友。

 

单亲妈妈充满对孩子父亲的怨恨,对孩子来说,是灾难。

 

即便是母亲对丈夫有诸多不满,但如果不想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和伤害,也要尽量控制自己对丈夫的负性情绪。


不然之前做的所有的引入父亲功能的努力都可能功亏一篑。不仅使得孩子排斥一个现实父亲的在场,同时也毁掉了其建构精神父亲的可能。


这其中的利弊,的确需要母亲有更大的视野,更理性的思考,如果只管自己发泄情绪,伤害的就是孩子。

8、不要让父亲变成一种惩罚的象征

 

有的母亲因为搞不定孩子,总会说“你再不听话,我就告诉你爸爸,让他回来收拾你。”这么做会使孩子一想到父亲,就同惩罚关联在一起。孩子面对父亲始终会带有一种负罪感,一种想要逃避的冲动。父亲回家就会引发孩子的不安。

 

母亲应该换一种处理的方式,“我相信你知道自己错了,你父亲在的话,你一定不会这么做,所以我就不告诉他了,你觉得呢?”

 

但如果是一些原则性错误,母亲也必须清楚地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必须要同父亲沟通,让父亲知道同时听取父亲的意见,或是需要父亲的帮助和支持。

 

一个家庭中,父亲功能始终在场,并非意味着父亲的始终在场,就类似一个依恋关系发展的好的孩子,也不意味着母亲的始终在场。

 


丧偶式育儿并不可怕,孩子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父亲和精神上的母亲。和母亲良好依恋关系,是我们一生安全感的来源;父亲的在场,又让我们有力量离开母亲。

 

缺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需要的,是必须的。不仅仅是父亲的缺位,也包括母亲的缺位。正是通过缺位所留出的“空”,才有机会让孩子去发展新的意义,如果孩子始终没有经历父母的缺位,也是一场灾难。

文:金瑜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