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感和情绪有什么关系?

01

常见现象

一位学员在向我抱怨:“为什么我太太在出门前,总是要花很多时间,有时候我着急催一句,也不是很重的语气,也就是说:‘欸,差不多得了,该出门了!’,她就生气了:‘你着急你走啊,我不去了,你自己去。’然后,她就发脾气,我只好慢慢又把她哄回来。何必呢!不就是说了一句吗,事实上,也确实的太慢了。”

这里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或者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境。

伴侣平时脾气很好的,突然就爆了脾气?

比如当你男朋友在加班工作,你抱怨他不陪你出去玩的时候,你男朋友就很可能会发飙了。

又或者,当你那高冷的女朋友在犹豫选择穿哪件衣服出门的时候,脑子处于高度运作,此时如果你抱怨她怎么出门这么慢,她肯定会生气的。

为什么呢?

02

不安全感会导致情绪调节困难

安全型依恋个体的情绪调节障碍或困难水平相对较低。高依恋焦虑和高依恋回避的个体,情绪调节障碍程度或困难程度相对更高。

在生理学实证研究方面,年轻男性的迷走神经张力与依恋焦虑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迷走神经越兴奋,焦虑水平得分越低,相反则越高。研究还发现,安全感更高的人能够更好地从愤怒情绪中恢复到平静的情绪,说明安全感高的人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迷走神经,Vagal tone,一种反应情绪调节效果的生理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情绪调节的效果越好)。

在另一个实验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在社交情境下,对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进行认知思考的时候,脑部杏仁核区域的兴奋和依恋回避正相关,脑部杏仁核越兴奋,回避越高,说明在社交情境下,依恋回避得分高的人激活杏仁核的区域,抑制杏仁核的激活失败,也说明依恋回避的人对于情绪管理的策略相对失效。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依恋回避得分较高的女性在观看婴幼儿情绪图片的过程中,在脑部的边缘系统区域和脑部镜像区域过分激活,也许是在努力抑制该区域的兴奋,有可能导致情绪调节出现不顺畅。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非常高冷的人,很难在亲密关系里面体验到愉快的心理感受,因为需要个体努力地抑制神经系统的激活,这种抑制过程,是无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个人很难知觉到心理过程如何发生,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因此会认为不喜欢投入到亲密关系里面。

如果说回避型的人显得非常高冷,那就要持续使用压抑情绪的方式来管理情绪。回避型依恋的人,会主动回避亲密关系,有人把这类回避命名为“防御性排斥”——为了减少自己情绪不被激活采取的主动隔离措施,可能使得他们更习惯下调自己的情绪,也会让自己表现出来的情绪更少一些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调节情绪的时候,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在脑子不够使用的时候情绪调节出现明显的困难。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日常的情绪管理上和安全型的人是一样的,但是一旦回避型的人脑子超负荷的时候,情绪管理能力就下降了。

03

咨询室当中

哪种不安全的类型多一些


我们在咨询案例中经常会接触到不安全依恋的来访者,有相当多的不安全感来访者是焦虑型,而来访者的伴侣却是回避型依恋,不论是哪种不安全依恋,都会让来访者导致非常不开心的互动体验,对于这类来访者,咨询师首先要让来访者知道自己的依恋类型,如果不知道依恋类型,咨询师也很难开展咨询工作,来访者也会觉得自己的问题没有被咨询师知觉到。

对比回避型的不安全感类型,焦虑型的情绪调节更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来找咨询师帮助的来访者大部分是焦虑型的原因。

McDonald 等研究显示,个人的依恋焦虑得分和情绪调节困难得分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焦虑得分越高,有可能情绪调节越困难,焦虑得分越低,情绪调节越容易。也许成人的情绪调节困难要追溯到青少年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间隔两年的研究显示, 青少年的依恋焦虑得分与情绪调节障碍得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也可能依恋类型属于人格特质,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

04

对于不安全依恋的人

来说怎么办


我们经常听说“我emo了——我情绪不好”。

经常说自己是emo的人,很可能是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那么,对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来说,怎么办呢?

情绪调节灵活性(emotion regulation flexibility)非常重要的了。

可是不安全依恋的人,在情绪调节灵活性上得分都不好。比如焦虑型的人,很容易激活焦虑情绪;而回避型的人经常采用防御型排斥策略,让自己不要卷入到亲密关系当中。

但是,要让自己的亲密关系改善,就不得不正确面对困难、正确面对问题,子曰:“知耻近乎勇。”明知自己不安全依恋,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灵活性,为什么不可以进行自我改善呢,让自己情绪调节更有弹性呢?

05

什么是情绪调节灵活性


第一 , 情绪调节灵活性的首要原因在于情境的改变,包括主观、客观情境的改变。情境观理论解释了情境,具体可以参考《心理套娃》这本书。

第二, 调节的核心在于个人使用的调节策略,包括主动选择调节策略。比如夫妻吵架了,这时候,可以选择先离开一下,让自己情绪冷静一下。又比如上面的例子,妻子出门前要花很多时间化妆选衣服,此时,你可以自己刷一刷手机,静静等妻子选择结束再出门。没有必要因为小事情而争吵。夫妻之间,很多时候不是大原则的问题,而是因为许多小事情的摩擦、纠纷,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差,最终有可能导致离婚。

第三 , 关键在于要做一些改变。前面讲,个人首先要知觉到需要管理情绪,这属于情绪自我觉察。比如感觉到情绪低迷了,那么要运动起来,增加身体的能量,情绪一定会有改善。这个策略,在我的咨询室里面已经帮助了很多来访者。

个人还要当自己觉察到要管理情绪的时候,必须同步动作,比如发现自己夫妻吵架了,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吵架,自己情绪开始准备爆发,那么这个时候要离开吵架的情境,让自己冷静一下,也要让对方冷静一下。有许多夫妻在吵架后会说:“离婚”,另一位说:“离就离!”然后就离婚。非常可惜。事实上,需要做好情绪管理,很多婚姻不会离婚的。

(有时间,我再跟大家讲一讲情绪调节的模型,今天先到这里了,要去吃饭了。大家好好吃饭。)

更多心理学知识,更多婚恋沟通技巧,记得关注哦!

文:吴翔  (心理套娃发明人 ,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直播、录播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心理咨询,请在壹心理咨询页面,搜索“吴翔”)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